理查德·里夫斯编著的《里根(想象的胜利)》以时间顺序为经度,详细记录了里根总统在1981年到1989年的任职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历史事件,以及里根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政治态度。同时,以人物为纬度,记录了里根时代,发生在他身边的幕僚、亲人等的一系列态度、观点、政治立场等,让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那个时代的里根和那个时代的美国。
本书是2003年初至2005年中,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与法国《外交世界》月刊主编、有名记者伊格纳西奥·拉莫内谈话的记录,这100小时的访谈先后以《与菲德尔100小时访谈》《菲德尔·卡斯特罗:我的生活》等英、法、西班牙文出版,引起世界的关注。 全书共分三部分:一是关于卡斯特罗的生平和革命斗争,从童年到参与学生运动和古巴革命; 二是讲述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切·格瓦拉之死,苏联解体,古巴与非洲、美国、西班牙和拉美国家以及和中国的外交关系; 三是阐述新时期的古巴,主要是古巴社会主义和优选化的今天。 这是卡斯特罗靠前次全面地讲述自己的生平和革命思想,古巴的内外政策以及对靠前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
约翰·F·肯尼迪从小就是一个特权青年。他早早步入政坛,更在43岁的年纪便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成为美国历目前第4位遇刺身亡的总统。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射出的子弹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令人痛心的离去更增添了他的传奇光环。“年轻、英俊、迷人、富有,战争英雄,哈佛毕业生”是他的标签,而困扰他一生的疾病、在国会中平庸的表现、作为徒竞选总统时遭受的指责和怀疑、当选后面临的各种靠前压力(是民权问题上)、猪湾惨败后的痛苦与自责、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权衡与斟酌、深陷越南战争泥沼的苦闷、对私生活和健康问题被曝光的担心等等,又增添了肯尼迪的神话色彩。
在描写西征的具体过程中,朱耀廷著的《成吉思汗大传》一方面写了花刺子模内部的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写了战争的挑起者海儿汗的抵抗及其悲惨的下场;写了摩诃末国王的无能和不抵抗政策;同时也描写了花刺子模名将帖木儿灭里和札兰丁王子的英勇抵抗;描写了蒙古内部的反战情绪,尤其是耶律楚材、长春真人对西征的批判态度。其中用了篇幅描写长春真人西游,目的正是为了对这场战争进行反思。从主题思想看,本书将西征视为历史的悲剧,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不成吉思汗,也有花刺子模的海儿汗和摩诃末国王等人。战争当然免不了杀人、死人,本书对这一问题既没有大力渲染,也没有故意回避,而是用批判的态度适当予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