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的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又是公认的晚清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国藩可谓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之言,说他“立德、立功、立言
《中国六大政治家》由梁启超、麦孟华、李岳瑞、佘守德四人编著,20世纪初由广智书局陆续分编出版。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之衰败,唯有崇尚法治,始得振衰起隳,富国强兵。书中被称为六大政治家的是:管仲 、商鞅 、诸葛亮 、李德裕 、王安石 、张居正。
这本书,不是原创,是在1999年初版《秦桧传》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史学界为了拨乱反正,普及历史知识,曾经出现一股撰写人物传记的热潮。这些人物,大多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圣君贤相,即所谓正面人物。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些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作过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为历史增添了光辉。人们常说,历史一面镜子。但是,这面镜子,犹如《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一样,是有正反两面的。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是并存的,而且,总是在斗争与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因此,写好一部有血有肉的奸臣传,也是历史教育所必需的。它既可以突现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起到“嘉善矜恶”的作用。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历史小说难得,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更难得,读毕此书,当有收益。
综观林则徐一生,是典型的宦海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林氏之于家的责任心却并未因此少一分半分,此次结集的十多万字的家信,皆依其有据可查的手稿整理而得。细读起来,字里行间,无不催人泪下,其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论述精当,感情真挚;有涉及行政治理难题,军事布局谋略,民族问题剖析,治安暴乱平定,鸦片治理前因后果,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精妙,两百多年来,窃以为除后来者梁启超先生稍稍足以并肩,余人皆不可及。
一个天分并非出众的农家子弟,二十七岁考中进士,点了翰林,从此循规蹈矩地生活,按部就班地升迁,以一凡庸官僚的身份随波逐流了大半生,孰料,在四十二岁那年,与国家一同遭遇了历史巨变。危难当头,他于艰难竭蹶中奋起,终于使生命焕发出异彩,将自己的印记深深烙在了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一个晚清之际挽狂澜于既倒的名臣,抛开其身后百余年不绝的赞美与詈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年代,作为肩负国家存亡、文化续绝的栋梁,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的思想、事业与为人,给后人以何种教益?一个故去百余年的人,何以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这部评传,既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也是以真实可信的史料勾勒历史人物,复苏国民记忆的一个尝试。它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更为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曾国藩。
唐浩明编著的《曾国藩》(注释本)一套三册,将近代中国最显赫、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以及以他为首的湘军集团写得栩栩如生。小说在史实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对事件描述、情节细部作了恰当的虚构。通过大大小小的战事以及此起彼伏的矛盾,还有波谲云诡的官场,刻画了曾国藩以大局为重、以江山为先的英雄人物形象。《曾国藩》(注释本)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注者对一些专深的名词做了注释,既增强了可读性,又方便了读者。
本书始终紧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避免了片面性和*化。 本书尽可能多地收集了各个朝代的帝王,以丰富自己的内容。除全国性政权的帝王外,还酌情收入若干重要地方政权的帝王。 为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史前时期的情况,对上古传说时代的人物也作了记述,历史的视野是全面开阔的。同是帝王,差别较大,有的在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有的则平平庸庸、开同虚设,这样在对他们叙述时就有详有略,既顾及一般,又突出了重点。 本书注重对每位帝王介绍的全面性,力求避免干巴巴地平铺直叙。对历史的经验教训做了深刻的总结。皇帝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人,他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加速或是倒退。大凡重视生产、体察民情、知人善任的皇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