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图人物志: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侧重描写李鸿章海洋观念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他把建立海防、海军的这一理念投射在实业、军队建设中去。他经营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说服朝廷购买引进洋人舰船、聘请洋教官,组建北洋水师。但是整个北洋水师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官僚体系,种种人事、技术问题频繁出现,不过又一一被李鸿章忽视,他在封建体制下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了。甲午战争战败后,他作为海洋战场上的主要领袖,签署了《马关条约》,落下遭众人唾弃的骂名。全书以清廷内的海陆之争为中轴,前面探讨李鸿章海洋、海防观念的形成,结尾处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处理。
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书记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为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群众立场、群众感情问题。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查找差距中增强动力、拿出措施,切实改进,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出由穆青、冯健、周原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书。本书系上个世
戚厚杰著的《巾帼英雄(赵一曼)/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全书共十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用轻松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中国历 名的巾帼英雄赵一曼。从李家有女初长成写到感天动地育英雄,使读者认识这位感天动地的民族女英雄。作品占有资料丰富,写作严谨而不失生动,可读性很强。
自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在这6年期间,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首倡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主党的时期。但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国共合作的惊涛骇浪,终使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一批从山沟中、从枪林弹雨中打将出来的领袖,再次走上历史的前台,中共这艘巨轮被导入毛泽东时代。本书所言中共早期领袖,是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含早期中央局、中央书记处成员,涉及人物近40位。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07年赴美留学,1914年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获文学士学位。191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结婚。1927年流亡苏联、德国。1932年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创建保卫中国同盟,长期主持其后续组织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弥留之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同年6月安葬于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宋氏家族墓地。
该书运用大量档案馆收藏的尚未公开出版的史料,如:蒋介石日记、书信、年谱、会访记录;蒋介石的亲信们的各类有关史料;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献资料等,详述了蒋介石复杂曲折、耐人寻味的人生历程。并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较详细地介绍了蒋介石在台的政治生涯及其巡视各地、出国访问、经济举措、其他经历等一些重要的鲜为人知的活动,客观再现了一个血肉丰满历史人物,并对其是非功过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蒋介石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这个家族百年来的兴起、演进与蜕变,家族成员的生平、起伏、功过,无不吸引着人们去探寻。本书以此为核心,透过蒋家几代人的家事与情事,来探求充溢在这个大家族中的赫赫威仪与款款温情,向世人描绘这一“悬崖边的贵族”的独特画面。 众所周知,蒋氏家族子孙众多且遍布世界各地,因此本书只选择了其中一些最有特点、最具代表性、堪称蒋家发展脉络上主要“节点”的成员加以介绍,其中有蒋介石、蒋经国、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以及蒋家第四代部分成员。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来展示这个百年家族的兴衰与流变。 《蒋介石后代的人生沉浮》由虞晰编著,介绍了一代政治家庭的沉伏。
详细叙述了蒋介石之家世、出身、求学、人生观等方方面面,真实再现了蒋介石与盟兄弟、黑社会巨头、地方军阀、幕僚间的复杂交往,展示了民国政坛云诡雾谲、怵目惊心的内幕秘闻,全面综述海内外蒋介石究之各种观点。 蒋介石也有被人捧为神的时候。洋人如此评说他的同时,并没忘记摊开他那难言“光荣”的发迹史。 蒋介石骂人是出了名的,有时越骂越气,以至把人拉出去毙了,有时被迫认错,说声“不要在意”。 “关怀之殷,有如骨肉;政见之争,宛如仇雠”蒋介石死后张学良写给他的这16个字,道出了两人之间的半世情仇。 蒋介石把中国战区参谋长逐回美国,史迪威成了惟一“败”在蒋介石手下的美国将领,尽管他称蒋介石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原想葬在母亲身旁,又想安息在中山陵旁,墓址都已选好,却都没用上。
张景惠的传奇从做豆腐开始。他有无数的艳遇,性命攸关时刻,艳遇让他化险为夷;他野心勃勃,却心甘情愿让出“首领”宝座,审时度势总是能让自己把握住机遇;他毫无学问,却能把一大批读书人,包括留日博士都玩于股掌之间;他是个扛豆腐盘子走街串巷的小贩,却扛起了上将肩章,当上了伪满洲国总理,一当就是十年,对手被他一一整掉,成为“不倒翁”。战场、情场、官场,他路路通,到头来却在“哎哟”声中怀念豆腐。战场、情场、官场,古今一然:任你再会运作,到头来不是人命运,而是命运人!
徐畅编撰的《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侧重描写李鸿章海洋观念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他把建立海防、海军的这一理念投射在实业、军队建设中去。他经营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说服朝廷购买引进洋人舰船、聘请洋教官,组建北洋水师。但是整个北洋水师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官僚体系,种种人事、技术问题频繁出现,不过又一一被李鸿章忽视,他在封建体制下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了。甲午战争战败后,他作为海洋战场上的主要 ,签署了《马关条约》,落下遭众人唾弃的骂名。全书以清廷内的海陆之争为中轴,前面探讨李鸿章海洋、海防观念的形成,结尾处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处理。
本书主要讲述蒋氏父子到台湾后的轶闻逸事,在台北初版印制发行繁体字版距今已经12年了,因此在我社今年独家引进该书的简体字版时,作者又补充了新的内容,增加了对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采访,以及近年来作者针对台湾涉蒋事件所发表的时评等,使内容更为丰富。本社为该书选录了反映蒋介石一生重要时刻的历史照片并予以简要说明,以使读者更为直观真切地了解蒋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中的历史痕迹。
时光飞逝,陈云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在陈云的一生中,有些人对陈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同样,他也对很多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给他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倾听那些曾经与陈云有过或长或短接触的同志的回忆,走近陈云,让我们再次感受伟人的情怀与追求、品格与风范、业绩与思想……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主要笔墨集中于自1976年到胡耀邦去世前的这段时期。该书记述了胡耀邦作为普通人的生动一面,其中附录的许多家庭图片为首次公开出版。 “父亲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也喜爱各种动物。‘文革’初期,不知是哪家的猫,在恐惧的抄家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洗劫京城时,避难来到我家……那是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虽然我们兜里的钱不多,市场的供应也极少,父亲常会突然很有兴致地跟我商量:‘给咱们家的猫买点小鱼吃吧?它要生小猫了,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喂它。’” 这样家长里短的细微小事,在满妹女性细腻、温婉的叙述中一一道出,这是一个女儿眼中的胡耀邦。“无论世人如何评论我的父亲,在我这个当女儿的眼里,他首先不是领袖,而是一个最慈祥的父亲,一个最善良的益友。他从没打过孩子,甚至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