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 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 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律师这个职业,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几乎是寸步难行。作者终于坚持了下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这十年中,从国办律师事务所到合伙制律师
2015年10月,贾斯廷·特鲁多领导加拿大自由党在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实现了自由党的成功逆袭。加拿大人民热烈回应特鲁多的竞选纲领,将他送回萨塞克斯路24号的总理官邸,这次不是作为总理之子,而是作为加拿大的第23任总理。身为前总理的长子,特鲁多记录了童年与政界名人的交集,以及之后的心路历程和跌宕人生。原本无心政治的特鲁多在父亲逝世后开始赢得政坛关注,逐步成长为一位风度翩翩、意志坚定的政治领袖。他坚信,加拿大因多元而伟大,共同的希望和梦想能激发出更大的国家潜能。书末另精选七篇演讲,展现了这位政坛新星备受赞誉的高妙口才。
《工笔人物:重彩法》向您介绍了工笔人物的重彩法画法,对工笔人物多种技法的不同特点、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融精妙的技巧、绚丽的色彩、严谨的造型于一体,极尽描摹之能事,再现大千世界的人间百态,体现画家丰富的情感和自我的灵性。 工笔人物画渊源较早,至晋唐已相当成熟,其“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一直为历代所推崇。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至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从张萱、周昉的“华丽富贵”到李公麟的“素笔白描”,丰富的线描技法,奇古的人物造型,精绝的敷色技巧,为后学者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西画东渐、严谨写实的人物造型方法逐渐被引入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从而大大丰富了人物画表现技法和造型能力。于是新题材、新风格、新样式
在微漫画的绘制中,干净利落的万用风格是最常见的风格之一。这种风格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微漫画故事,外形简洁,几笔就能画出一个经典的形象。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就来详细讲解这种万用风格的人物的画法。 用简单的线条绘制头部 首先要学习的是用简单的线条来绘制人物的头部,下面我们将分别学习女性和男性的头部的画法。 女性的面部表现:和较Q的人物相比,绘制干净清爽人物的面部时,要更加注意轮廓的变化,女性的面部细节会更丰富。另外,4头身的人物可以将脖子也画出来。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 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 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律师这个职业,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几乎是寸步难行。作者终于坚持了下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这十年中,从国办律师事务所到合伙制律师
本书选取近现代中国12位 法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状况为案例,分三个部分逐一展示他们带领子女奔向理想人生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 篇重点表达四位驰名中外的法学家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方面给子女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篇则重点展开另外四位法学大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高瞻远瞩、坚实铺垫给儿女带来的底蕴与机遇。第三篇从世家发展与父子接力的角度展现了四位法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与效应。
早在18699,上海租界就出现了外籍律师,上海由此成为中国律师的诞生地。1912年,上海留日法科毕业生发起成立了*律师总公会,并经上海都督批准,律师可以出庭办案,这是近代意义上律师组织的开端……历史注定选择上海这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成为全国律师业发展的重镇。而本书的大律师们,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派律师的标志性人物,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杰出代表,我没有理由不记录他们。
本书选取近现代中国12位 法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状况为案例,分三个部分逐一展示他们带领子女奔向理想人生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 篇重点表达四位驰名中外的法学家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方面给子女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篇则重点展开另外四位法学大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高瞻远瞩、坚实铺垫给儿女带来的底蕴与机遇。第三篇从世家发展与父子接力的角度展现了四位法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