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禅师,号海明,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佛门巨匠。本书从破山的成长经历、佛学造诣、书法艺术和诗歌创作等几个方面介绍并剖析破山的一生。本书稿前五章讲述了破山海明禅师传奇的成长历程,第六章介绍其兼容并包的佛学思想,第七章介绍其浑朴超逸的书法艺术,第八章介绍其清新自然的诗歌创作。该书填补了对历史人物破山禅师系统地介绍其佛学思想、书画艺术和诗歌的空白,客观地再现了明清之际西部地区人民的生存状态和佛教发展方式。通过破山政治态度的前后变化以及他与 夔东十三家 抗清武装势力的密切接触,揭示出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活动之所以失败的深刻原因,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史料价值。该书已通过重庆民宗委审读,没有违背宗教政策法规和伤害宗教感情的内容。
苏曼殊是晚清民初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画家和佛学家,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外文化一文学交流都有重要贡献。他交游广泛,与晚清革命一代、与新文化运动一代多有交集,尤其与陈独秀、章太炎、柳亚子、鲁迅等交谊颇厚,不仅在晚清文坛和译坛独树一帜,对五四知识分子、新青年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更是《新青年》杂志第一篇创作小说的作者。 百年来有关苏曼殊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繁多,但除了柳亚子主编《苏曼殊全集》(北新书局1928年初版,北京书店1985年影印本)收录了早年文学界一些回忆和研究文章、柳无忌将柳亚子1926-1940年间所著有关文章编为《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外,一直没有较为全面的苏曼殊研究文献面世。这不能不说是苏曼殊研究界和热爱苏曼殊之读者的一个遗憾。 这本资料选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优秀
《莫向外求,但从心觅》是一本李叔同的文章精选集,收录了他各个时期写作或选定的文章或语句,包括《断食日志》《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改过实验谈》等,在这些文章中,他详细回忆了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艺术创作、教育事业、佛学修行等重要阶段,对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鉴赏、治学悟道、佛学修养娓娓道来,看见金刚怒目,看见人生正念。看见菩萨低眉,看见悲欣交集。既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回顾,也有对于人生、艺术、教育、修行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启示,传递了一种内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这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焦虑的人们来说一盏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