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伟人中的伟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既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和伟大的行动家。他在青年时代就拥有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 史怀哲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在年少的时候,他便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因此,21岁时他立下志向:30岁之前为学术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为此,30岁时他开始学医,38岁时他毅然前往非洲,成为一个以行动实践信仰的丛林医生。 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史怀哲以不知疲倦的直接服务于人的方式,践行着他对基督的追随、他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他与生命的休戚与共。可以说,他是真正“为了人而成为人”的人,也是真正“在完整的意义上成为人”的人。 1953年10月,因为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热爱,以
20世纪*杰出的语言学家诺姆 乔姆斯基相信:人类大脑具有一种内置的语言官能。语言是人人都具有的生物天赋。他还认为,所有的人类语言及其语法结构都与人类的大脑有联系。 乔姆斯基既是一位富有开创性的语言学专家,又是极富争议的国际主义者,在两个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两位 乔姆斯基 均是启蒙运动传统的继承者,而这本书正是对 他们 *好的介绍。
暂无内容简介。。。。。。
《台湾故事会》是东南卫视一档主持人在演播厅的节目,以人物、事件或社会现象为故事主体,以主持人讲述并辅以视频资料、历史图片为叙述手段,运用轻松、风趣的表现方式,讲述发生在台湾的形形色色的故事。在节目中,主持人不光是故事的讲述者,还常常是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和目击者,常以即兴模仿和腹语表演的形式变身为当事人,在剖析新闻故事的同时,带给观众会心的一笑和无穷的回味。 节目邀请台湾政治模仿秀人、腹语大师邓志鸿为嘉宾主持。邓志鸿在台湾娱乐圈沉浮几十年,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台湾当代传奇故事如数家珍。他擅长腹语,曾在台湾主持多档知名综艺节目,主持风格风趣而又不乏严肃。
《中国历代思想家》系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原名“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等)与王寿南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两岸学者联袂撰写,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著作对于读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重点引进项目,此次以简体字出版,对文中的古今地名对照、注文体例和文字错误等作了必要的订正,并将原25分册按历史年代合并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和现代等凡7种14册。
家父在2006年召集过我们兄妹四人开了一次家庭会,专题讲述了家世家事。我们作了录音整理,今大致以内容的时间为序,划为四块,分别作为这本纪念集当中“海上新人”、“荆棘文人”、“新民报人”和“一家亲人”的领首篇。当年在回顾性讲述时,家父也对自己和家庭的“今后”作出了判断、展望和交代。那一年,家父已近米寿,他对自己的状况还是信心十足,他表示并不奢望活过百岁,但“90岁应该没问题”。可是,就在90岁时,他的健康如其所料,“也许会有突发情况”,果被言中,无奈在医院卧床半年有余,终无再延寿,惟抱憾离去。 家父辞世后,文新集团、《新民晚报》举办了庄重的告别会和追思会,各级领导、报业同仁、文界友人以多种方式对他的逝世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尤在各媒体屡发纪念文字以示缅怀,皆令我们当儿女的感激不已,并产生将
自然规律最是无情,接下来的就是“哲人其萎”的事实,很多大师先后驾鹤西去,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缺少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为了能让今天的年轻人多了解大师们的贡献和风采,作者把同他们的接触如实地记述下来编成本书,内容包括《给钟敬文先生出一本书》、《我和顾廷龙先生的友谊》和《我和邓广铭先生的一些交往》等3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