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博理从事汉译英活动50余年,共计翻译中文著作200部,为中文著作的英译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翻译社会学新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理论框架,分析沙博理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政治文化因素、翻译机构、参与人以及译者和其他参与人的主体因素,重点探究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并尝试挖掘其翻译惯习的深层成因,再现沙博理半个世纪的翻译活动场景,管窥50余年中国文化外译史的历程,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化 走出去 提供历史借鉴。
《我的词典人生》是曾获 2014中华文化人物 称号的车洪才的个人自传,讲述了一位 小人物 不平凡的奋斗史。 1959年,23岁的车洪才被外交部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选派到阿富汗学习普什图语,归国后接受了商务印书馆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然而,人生际遇的起起落落,让这项浩大的编纂工程数次停摆。5.2万个词条,大约15万张卡片,200多万字,车洪才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词典的初稿。 2012年4月,当76岁的车洪才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时,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因为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人事变迁,这本词典也渐渐被遗忘,只有车洪才,始终记得这项国家派给他的 任务 ,并称之为 终生之宿愿 。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距离车洪才接手这个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了36年。这个匠人匠心的感人故事引起央视等各大媒体热切关注,这个关于认真
霍克思自20世纪40年代选择汉语作为大学专业开始,即与汉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牛津首位学者背景的汉学讲座教授,他无疑是牛津首代专业汉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亲历了英国专业汉学的预备期、黄金期及停滞期。牛津专业汉学的黄金期更是由其一手执掌,他在英国专业汉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霍克思既承认英国传统汉学的实用主义特征,也不否认现代汉学采用社会科学方法对现代中国开展研究的价值,但他始终坚持学术本位,主张汉学以文学研究为基础。他的研究自一开始关注的就是楚辞、唐诗、元杂剧和清代小说等文学作品,甚至对中国现代文学如鲁迅、钱钟书、林纾的作品也有浓厚兴趣。从英国学院式汉学时代汉学家通过古籍译著寻找在中国传教的密钥,到专业汉学时代汉学家对异域文学作品的赏译并从中瞭望大千文化,处在这一缓慢转变过程终
汉学 (Sinology)概念正式出现于19世纪。1814年,法国法兰西学院设立了被称为西方汉学起点的汉学讲座。我国学界关于汉学概念的认知有所差异,比如有关 汉学 的称谓就包括海外汉学、国际汉学、域外汉学、世界汉学、中国学、海外中国学、国际中国学、国际中国文化等,近年来更有 汉学 与 中国学 概念之争及有关 汉学主义 的概念讨论。李学勤先生将 汉学 看作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阎纯德先生在为 列国汉学史书系 所写的序言中说,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应该称为国学,而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那种学问则应称为汉学,汉学既符合中国文化的学术规范,又符合国际上的历史认同与学术发展实际。这样,我们在综合国内外学者主流观点的基础上,目前拟将 (海外)汉学 初步界定为国外对中国的人文学科(如语言、文学、历史、
海外汉学家群体数量颇观,本套丛书筛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著名汉学家30位,每位传主1卷,分别展开关于他们的综合研究工作,评述每位传主的汉学历程、特点及其重要贡献。 《理雅各评传》包含 生平轨迹 理雅各译其他典籍 理雅各汉学思想特征及其成因 等内容。
《古代汉语汉字对外传播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围绕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组织材料,研究中国古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重点分析了汉语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传播情形,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上,更是一部还是从汉语汉字传播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史的重要著作。
本书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主题,分别是Family,Holiday,Weather,Friendship,Cuisine,Fitness,Getting Around和Manners。单元的设计和编排既考虑到题材和难易度,也照顾到策略训练的先后顺序。每个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Warming up,Liening,Speaking,Reading,Grammar,Writing和Fun Time7个基本模块。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对学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 本书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五年制高职一年级学生。旨在加强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打下基础。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系统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详细描述了轨道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基本原理。书中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技术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抛砖引玉,旨在给读者带来较为全面的、贴近专业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知识。全书分为七章:章为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阐述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结构及投资回报能力;第二章为轨道交通运输分类,介绍欧洲主要的几种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及运营模式;第三章为轨道交通道路,详细讲解道床结构、钢轨种类、扣件、无砟倒床、轨距及曲率半径等相关道路工程知识;第四章为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从铁道机车车辆分类、转向架、车钩等机械结构等方面介绍铁路机车车辆结构及发展方向;第五章为轨
本书以汽车工程和机械工程为主,重点介绍了机械和汽车基础、汽车结构、汽车制造工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专业英语,采用英语阅读和学生工作页结合的方式,将知识点和能力嵌入到多个任务中,强调了“任务导向”的学习形式。 本书包含9个学习模块。模块1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和工装领域的专业英语,模块2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英语,模块3主要介绍了汽车类型和应用的专业英语,模块4主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结构及功能的专业英语,模块5主要介绍了汽车底盘结构及功能的专业英语,模块6主要介绍了汽车车身类型和结构的专业英语,模块7主要介绍了汽车电源和电气设备的专业英语,模块8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英语,模块9主要介绍了汽车制造工艺领域的专业英语。 本书可供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