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渴望生活:梵高传(了解梵高绕不开的经典!新增“梵高年表” 新增梁永安教授长文导读推荐 新增40张全彩印刷梵高油画作品)
    •   ( 8019 条评论 )
    • 欧文·斯通 /2022-10-31/ 中信出版社
    • 【内容提要】 读梵高,意义是解放自己。 在他画出的向日葵的金色光芒中,我们都要想一想: 如果遇上他那样的困厄,我们将如何开辟人生?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 斯通的经典代表作。 温森特?梵高,一个为视艺术为信仰,以生命为火把,在暗影重重的人世间负重前行的探寻者。众所周知,梵高去世后才声名鹊起。追溯真正将梵高的文化影响力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原因,绕不开欧文 斯通这本感动世人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 1927年春,年仅24岁的欧文 斯通在巴黎看到温森特 梵高的画展。那一年梵高去世刚刚37年,美国公众尚不知道这位荷兰画家。梵高的画作令斯通震撼不已: 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 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 这位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斯通细

    • ¥54.3 ¥79.8 折扣:6.8折
    • 活得有趣才不会老去黄永玉传 精选黄永玉手绘线稿插图
    •   ( 4637 条评论 )
    • 黄永玉 绘,刘一友 著 /2020-07-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叙述了著名画家、湘西奇才 文星街大哥 黄永玉几十年的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作者以其老街坊的视角,细数其与黄永玉多年往来间的乐闻趣事,为我们揭示了黄永玉如何从湘西凤凰城文星街的一个小朋友,成长为卓有建树的艺术家,展现了一个幽默、通达的黄永玉,讲述了黄永玉的生涯历程,记录了这位大师的艺术行旅,活灵活现地将读者引入黄永玉丰富的艺术人生世界。

    • ¥24.9 ¥49.8 折扣:5折
    • 梵高传(豆瓣9.2高分 普利策奖得主十年著成)
    •   ( 16735 条评论 )
    • 史蒂文·奈菲 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 著,沈语冰 等 译 /2015-10-01/ 译林出版社
    • 这是一幅关于梵高的巨细靡遗、令人心碎的肖像画。 全书以令人震惊的精确性,照亮了梵高困顿不安的心灵历程,对这位伟大艺术家过于浪漫的神话做出了重大的再认识: 他早期为赢得容身之地所作的斗争,他与弟弟提奥极其深密却紧张的关系的,他丰厚广博的文学艺术修养,他恣意又狂乱的私生活,他炽热而旺盛的创造力,他遗传自家族的精神疾病,他 自杀 案件中的重重疑云

    • ¥79 ¥158 折扣:5折
    • 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
    •   ( 753 条评论 )
    • 启功 著,赵仁珪章景怀 整理 /2022-10-2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启功九十岁以后的口述,经启功的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仁珪整理而成。在本书中,启功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他的一生并没有投入到惊天动地的政治斗争的前沿和时代旋涡的中心,过的基本是书斋的生活。但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他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中的特殊才能和地位,使他的书斋生活更为独特、精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瞥见现当代很多历史的痕迹,也可以窥见当时著名文艺沙龙和著名文人的活动踪影。这些是其他人很难提供的珍贵资料。

    • ¥29.5 ¥59 折扣:5折
    • 伦勃朗的眼睛:天才与他的时代
    •   ( 367 条评论 )
    • [英]西蒙·沙玛 著,理想国 出品 /2024-05-01/ 上海三联书店
    • 《伦勃朗的眼睛》是一部融合了历史、艺术与人物传记的宏大作品。 西蒙 沙玛以16至17世纪尼德兰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解读荷兰艺术巨匠伦勃朗各阶段的重要作品,向我们呈现了这位绘画大师的天赋之才与起伏生涯:他如何从一个青涩却有着惊人天赋的模仿者,迅速成长为以无语伦比的独创性傲视群英、备受上流社会追捧的博学画师?又如何因特立独行、画风粗野而遭到冷落,以致晚年落寂?他在艺术风格上的持续探索、对自身境遇的淡然,揭示了怎样的艺术理念与追求?他令人唏嘘的人生结局,又折射出怎样的人性弱点与社会势态? 作为历史学家,西蒙 沙玛以大量史料为基础,用重要的历史节点勾勒出16至17世纪尼德兰乃至欧洲的社会变迁,并填充生动的风俗起居细节,铺陈出一幅熙熙攘攘、随时代沉浮的市民生活图景。 作为艺术史家,沙玛将视角

    • ¥198.6 ¥298 折扣:6.7折
    • 名为毕加索的异乡人 重走70年异乡苦旅 看毕加索用画笔对抗污蔑与偏见 32家档案馆一手资料 还原20世纪暗流涌动的巴黎全
    •   ( 40 条评论 )
    • 安妮·科恩-索拉尔 著,陆洵 译 /2025-03-01/ 江苏译林出版社
    • 1901年6月18日,也就是毕加索第一次在巴黎举办画展的半个月前,为什么他会被巴黎警察局标记为 无政府主义者 ? 1914年12月1日,为什么法国政府要扣押毕加索将近700幅立体主义作品,长达十年之久? 在1947年之前,为什么毕加索的作品缺席了法国几乎所有的公共收藏? 从1900年第一次抵达巴黎,到1973年在穆然离世,为什么毕加索始终没有成为法国公民? 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被掩埋多年的文献中,藏在从未被利用的档案资源里,藏在每一封信件、每一行手写的字迹中。随着真相重见天日,一切都变得不同,毕加索身份的复杂性也远超想象。 本书将带领我们追随这位天才艺术家与战略家的步伐,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巴黎之旅,观察他如何巧妙地穿行于一个间隙丛生的社会中。我们看到他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圈子,并在巴黎杀出重围,成为一位世界艺术大师。

    • ¥64 ¥128 折扣:5折
    • 齐白石传
    •   ( 1241 条评论 )
    • 林浩基 /2018-01-01/ 团结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书稿全面叙述了齐白石不平凡的一生:少年家贫辍学;青年面临没落的清政府和外敌入侵的险境,为维持生计开始学木匠并逐渐在各路前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从此开始了奋斗终生的绘画事业。本书语言生动流畅,资料详实又不乏趣味性,是一部权威的研究齐白石生平的著作。

    • ¥23.9 ¥53 折扣:4.5折
    • 杜尚访谈录(精装)
    •   ( 12032 条评论 )
    • 皮埃尔·卡巴纳 著,王瑞芸 译 /2013-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本书中,杜尚罕见地敞开心扉,同卡巴纳聊及他的艺术和生活,回顾他的作品和经历,在这里呈现的,是一个完整、自由而独特的人。杜尚一生致力于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本书所记录下的访谈,或许可以算作他的又一件作品,如同他信手拈来的现成品,如同他的每一次呼吸,这件作品不事雕琢,却必将影响深远。

    • ¥30.6 ¥45 折扣:6.8折
    • 波普主义(安迪?沃霍尔作品系列)
    •   ( 355 条评论 )
    • [美] 安迪?沃霍尔 [美] 帕特?哈克特 /2022-07-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波普艺术,鲍勃 迪伦,地下电影制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文化风暴以纽约为中心爆发开来,当时处于这场风暴之眼的人便是安迪 沃霍尔。他的工作室,那个以 工厂 之名为人所知的曼哈顿敞间,正是整个六十年代文化圈的枢纽。在这里,他不仅创作出了定义波普艺术的汤罐头和众多文化偶像的大幅画像,还拍摄出了《切尔西女孩》及其他沃霍尔经典;从卢 里德和 地下丝绒 到伊迪 塞奇威克,那个年代每一个人的身影都在这里出现;沃霍尔自己亦置身其中,旁观着那段不可思议的时光。《波普主义》以幽默坦率的爆料,为那改变世界的十年留下了一份终极的内幕记录。

    • ¥53.7 ¥68 折扣:7.9折
    • 行走的人:贾科梅蒂传
    •   ( 659 条评论 )
    • [法] 凯瑟琳·格雷尼尔 著,寇媛媛 译,理想国 出品 /2023-02-10/ 北京日报出版社
    • 阿尔贝托 贾科梅蒂(1901 1966),著名瑞士雕塑家、素描家和诗人,20世纪少数几位 作品比本人更知名 的艺术家之一。他创作的那些瘦弱的、孤独行走的人形雕塑是为大众熟知的作品,从中,人们触碰到二战后人类整体的生存经验特质:恐惧、疏离与焦虑。其作品一度创下艺术品拍卖的纪录,他因此被称为 史上zui贵雕塑家 。 本书是关于贾科梅蒂的简体中文版权威传记。基于贾科梅蒂与家人的一手书信、友人关于他的珍贵记录,作者在书中生动翔实地记述了贾科梅蒂 行走 的一生,全面再现了这位神秘艺术家的成长经历、艺术生涯以及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与事件。 鲜有人知道,贾科梅蒂选择了一条逆行的边缘之路:其一生与多位艺术、文化、思想名家交织,游走于不同的流派和圈子,但拒绝隶属于任何一个艺术流派、昔日的思想体系以及 标签 ,并不停追问

    • ¥53 ¥78 折扣:6.8折
    • 徐悲鸿传
    •   ( 1627 条评论 )
    • 廖静文 /2015-05-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该书作者徐悲鸿夫人的廖静文以回忆录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近代伟大的画家徐悲鸿的一生和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书中介绍了徐悲鸿在艺术上融合古今中外的技法并继承了中国民族色彩,使他在世界画坛上占有一煊赫地位。描述了徐悲鸿怎样在颠沛流离中挣扎以致绝望,怎样在贫病交加中刻苦学画,又怎样在孤独漂泊中与作者相识而结合。另外,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徐悲鸿在不同时期的经典绘画作品。

    • ¥49.6 ¥68 折扣:7.3折
    • 梵高:一种力量在沸腾(小文艺口袋文库·知人系列)
    •   ( 635 条评论 )
    • [英]朱利安?贝尔|付春光|译 /2020-01-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人物传记。梵高的传记,是一个对动荡生活的悬念式叙述,以经典作品的方式出现。《梵高》追寻了这个伟大印象派画家的一生轨迹,从他出生在荷兰一个艺术经销商家庭的童年生活开始讲述,到他在英格兰、海牙、巴黎度过的岁月,再到他*终定居在阿尔勒。在阿尔勒,他发掘了自己*终发出独特光芒的绘画方式,直到三十七岁那年自杀。梵高一直在努力找到自己的艺术道路:二十五六岁的他基本没画出什么,除了几幅煤矿工人木炭画。他在*后阶段伟大光辉的画作艺术似乎是突然爆发出来的。传记以快速连贯的散文方式讲述了这个悲剧故事,在故事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制造悬念。在他笔下,透过梵高自身痛苦的活力一个对自己*的挑战是努力活到完成所有壮观的作品的天才梵高似乎跨越了纸张,从书中立体了出来。

    • ¥18 ¥27 折扣:6.7折
    • 琴书都在翠微中-黄宾虹自述
    •   ( 886 条评论 )
    • 黄宾虹 著 /2015-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黄宾虹编著的《琴书都在翠微中--黄宾虹自述》 ,精选他谈画论艺的经 典文章,集中体现他的文化内涵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自 述”不同于“自传”,这本“自述”,是在“述艺” 、“述道”。 通过这本书,我们意在呈现:绘画,是一个人 整体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文化底蕴,是一个人艺 术造诣的基础。希望后来者能从黄宾虹的画学经验 中得到启发,在艺术上不断完善。

    • ¥16.4 ¥32.8 折扣:5折
    • 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
    •   ( 564 条评论 )
    • [意]马里耶拉·古佐尼 著,理想国 出品 /2023-02-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如果有一个元素能将凡 高复杂又短暂的一生串联起来,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元素就是书籍。 在留存于世的近千封书信中,凡 高提到了数百部作品,包含200多位作家,涉及英语、法语、荷兰语、拉丁文4种语言。他曾数次提到: 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 书籍、现实和艺术,对我来说就是同一种东西。 一个人必须学着阅读,正如他必须学会观察,学会生活。 对阅读的热爱贯穿凡 高一生,书籍也是陪伴凡 高的真正伴侣。在辗转生活于海牙、伦敦、巴黎、普罗旺斯的各个阶段,凡 高无不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启迪与慰藉。他曾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说: 谁能数得清,在我人生中的这么多年里,有多少次完全丧失了大笑的意愿 先不说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 我首先需要的就是大笑一场。而在读莫泊桑的小说时,我找到了那种感觉。 凡 高读书、爱书,也画书。在短

    • ¥93.8 ¥138 折扣:6.8折
    • 新民说·徐悲鸿
    •   ( 234 条评论 )
    • 杨先让新民说出品 /2018-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众人皆知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可面对一个简单的追问 徐悲鸿是谁? 恐怕脑海里的骏马已经脱缰而走,徒留一片空白。而在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心中,徐悲鸿是永远也说不完的。 杨先让 1948 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徐悲鸿的学生,在徐悲鸿生命*后的五年( 1948 1953)得到他的教导。在本书中,杨先让以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徐悲鸿的一生:从徐悲鸿年少时随父习文学艺,独闯上海滩、北京,留学欧洲八年,回国后献身美术事业,到徐悲鸿的美术创作理念、美术教育思想,丰富而曲折的情感经历 ,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追求与选择 学生记忆里老校长的音容笑貌,来自徐悲鸿亲友学生的口述材料,大量的绘画作品与历史照片,展现了徐悲鸿在艺术家、丈夫、父亲、教师、校长等多重身份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生选择,

    • ¥17 ¥72 折扣:2.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