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在传记的形成上,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考证,通过访谈补充和澄清已有文献资料中缺失或者模糊、有争论的细节,细致地还原陈庆云的家庭环境、求学经历与科研历程。传记的结构以时间为纵线,以陈庆云学术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阶段作为章节划分的标准,对陈庆云学术研究方面的思想脉络与代表性学术成果、在学术组织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贡献进行系统论述。
2018年2月18日,是严东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严东生先生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性能无机材料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是中国当代无机材料科学的重要奠基人, 是上海硅酸盐所的主要创始人、名誉所长。他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平和谦逊的处事态度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为纪念严东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其持之以恒,推陈出新,宏才大略的科学人生,以弘扬严东生先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执着献身的科学精神,特编辑本书。
本书介绍了居里夫人,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出生于沙皇俄国占领区的一个波兰教师家庭。波兰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近现代,它先后遭受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长期遭受入侵者的凌辱。玛丽的家住在华沙,当时属于沙皇俄国占领区。父亲斯可罗多夫斯由于毕业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所以被统治者允许从事教师工作。
《居里夫人自传》记录了并肩战斗的两位科学名人的一生,从中体现出来的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德至今仍值得世人学习,对于青少年读者更有教育意义。
作为大家期盼已久的西奥多?格雷的 化学三部曲 的第三本书,《视觉之旅:奇妙的化学反应》(彩色典藏版)艺术性地探索了分子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并让它变得生机勃勃的。 西奥多?格雷从《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和《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开始,并在《视觉之旅:奇妙的化学反应》中,完成了对化学世界的探索之旅。在《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之中,格雷先生给读者呈现了周期表中的 118 种元素,那是一幅你从未见过的、引人入胜的画卷。他向我们展示了元素如何连接起来,形成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各种物质 从食盐到肥皂等各种我们身边的东西,图书设计得五彩斑斓、精彩纷呈。接着,我们读到了《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格雷和摄影师尼克?曼精心安排了惊艳的照片,格雷用他那广
瑞典化学家、发明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一生共获得过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著名的发明是硝化甘油引爆器材、爆炸油、明胶炸药,并因此被誉为“达纳炸药大王”。诺贝尔发明爆炸油及其他新型爆炸材料的初衷只是用于道路和桥梁建设等民用领域,却未曾料到其军事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诺贝尔曾表示要发明一种威力足够巨大的武器,慑于它的威慑力,任何一方都将无法贸然发动战争,和平也终将得以维护。这与现代的核威慑理论异曲同工。 诺贝尔少年时期曾梦想成为诗人,但作为发明家及实业家的父亲却引导他弃文从商。诺贝尔还是一个善于管理的慈善的企业家,其管理的遍布全球的100多家工厂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他还先提出为企业终生工作的员工提供养老金。 诺贝尔终身未婚,但感情生活并非一片空白,尘封多年的私信解密了他的感
申泮文(1916 ),广东从化人,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翻译家。申泮文院士是我国著作和译作多的化学家之一。他著译多部教材和工具书,在*出版社的出版物达70 余卷册,3000 余万字。新中国成立初,申泮文院士编写了我国早的中文化学讲义,后又组织翻译了大量苏联、美国等国家的教材和参考书。其中1-20 卷《无机合成》的翻译是持续近30 年的工作,为我国无机化学发展打基础曾经起了很好的作用。申泮文院士倡议编著并作为副主编的《无机化学丛书》至2011 年共三次重印,为我国广大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部丰富的近现代化学的原始资料资源库,对我国化学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书是在申泮文院士的口述访谈稿的基础上整理而得的,主旨是对申泮文院士的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整理收集,采集成果比较丰富。因口述资料丰富,本课
潘毓刚是享誉世界的量子化学家,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终身教授,梅县客家人。1978年获德国高级科学家特别奖,1994年获全美华人协会颁发的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改革开放初由邓小平作出指示、中国科学院聘请的首批10名**科学家之一。潘毓刚为中美文化交流、中国留学生政策和中国教育改革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量子化学人才。他在全球35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兼任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足迹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走出围龙屋的量子化学家——潘毓刚》简要叙述了潘毓刚一生的事功行宜和思想,收集整理了他的重要文章和演说,以及媒体的主要报道,帮助读者学习了解他作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主要成就和丰富思想,启迪智慧。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诺贝尔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诺贝尔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诺贝尔,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吴兴。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在我国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首届“中国催化成就奖”。2008年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2008年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1年一颗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诺贝尔——悲情的和平主义者,在迈向成功的途中所发生的故事,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榜样,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
要想成为科学家,不论男女,只要有居里夫人的精神,并非难事。但要想成为居里夫人那样出色的科学家,不论男女都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像居里夫人那样罕见的人格,全人类一个世纪只能出现一个。 1935年11月23日,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的一段600字的悼词中,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德力量。爱因斯坦曾激动而又满怀尊敬地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居里夫人一生所遭遇的磨难,有许多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为了求学,她在18岁就离家到偏僻的农村担任家庭教师,在那远离文明和科学的地方,独自承受孤寂和一些人间的屈辱。在巴黎,她几乎是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取得了连男学生也难于
玛丽·斯特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年),波兰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发现过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也是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所发现的镭,对人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促使世界物理学和化学迈上了新的征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