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一则来自瑞典的消息,让身处国庆假期的中国人,平添一个欢乐的理由——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85岁的屠呦呦获奖,同时打破了多个记录——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奖项、中医药成果获得的*奖项、以及中国女性*次捧得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科学界、中国医药卫生界的荣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理应得到*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屠呦呦的精彩一生及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我们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了该书。该书语言通俗易
《肝胆相照(吴孟超传)》由方鸿辉所著,《肝胆 相照(吴孟超传)》是中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 采集工程”——吴孟超院士研究成果。这份研究报告 旨在以史实还原传主吴孟超的学术成长历程,即以本 次采集工作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适当借鉴其他旁证 或间接资料,力求准确、清晰地描述传主吴孟超的家 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他日后的学术 风格、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 中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节点;也 力求能清晰地勾勒出吴孟超关于肝胆学科的学术思想 、学术观点和学术理念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 不少具有科学史上留脚印的重要事件,并以简练的语 言提炼并总结对其学术成长的特点及影响的重要因素 。
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以反映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记述了300余位著名医学专家。其中,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分册记述了35位专家学者,是研究我国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文献。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门纯德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任应秋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南丁格尔女士对于近代护理专业的创立有莫大的贡献已是既成的事实。然而她所追求的各项理想不一定都实现,有些重要的理念甚至被搁置在一边,或有意无意地被遗忘,例如誓词里所提的追求终身纯洁的理想,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实施全人教育的理想,以专业团体的立场关怀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或受苦者的照顾问题等。这些问题岂不也是现代的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吗?探讨历史的史据可明白地提示我们前面应走的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行医于基层的实践,就如何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如何推进医疗保健体制改革、如何加强社区医疗的建设、如何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正确实施病人选择医生、如何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处理好医患关系及如何指导患者就医等。作了宝贵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实际意义的见解。日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对病人健康负责的医生的喜悦、烦恼和矛盾的心情,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在我国卫生改革征途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对这些问题应引起的思索。这是一本不仅是广大医生、卫生行政领导,而且也是广大病人和社会各界值得一读的好书。 日记内容主要涉及人们在医疗消费中的一些心态和误区,医患之间的关系及矛盾,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和地位,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缺陷,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卫生改革等内容。
《伟大的医生:传记西方医学史》以简明流畅的方式描绘了从古希腊的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到心血运动的发现者哈维、牛痘免疫的首创者詹纳、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奥斯勒等五十余位伟大医生的生平和业绩,以此为线索,勾勒出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伟大医生的生平传记,也是一部系统梳理西方医学源流的优秀医学史著作。
《黑洞与阳光--一位肿瘤专家的自传》主要收录 了于保法在美国名校圣地亚哥加州1大学肿瘤中心,跟 导师斯奈尔学以致用、在索尔克做首席研究员,并拿 到了众多博士后难以拿到的一笔数目不小的研究经费 、又一次被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医学院聘请为大学教授 ,但始终不忘回归等内容。
本书是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广西中医学院教授班秀文的个人传记。 全书以时间为经线,较全面地展示了班秀文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妇科名医和国医大师九十个春秋的人生历程。本书史料翔实,情节跌宕,人物形象丰满传神,语言精练雅驯,笔墨生动酣畅,是了解国医大师班秀文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形成的形象感性文本。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祝谌予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何梦瑶(1693-1764),清康乾之际广东南海县人。幼年启蒙于宗族私塾,13岁求学于佛山心性书院。成人后以教书、行医为业。29岁入惠士奇门下学习六载,成为“惠门八子”之一。38岁成进士,遂宦游广西、辽阳近20年,历任知县、知州,恪尽职守,仕途平淡,但精于医学,悬壶济世。58岁辞官回乡,历任广东三大书院山长,延续惠门之风。他一生交友广泛,弟子众多,著述涵盖医学、诗词、算学、易学、音律等多领域,是清代广东学术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人物。 本书从社会文化史角度,研究和考证何梦瑶的成长际遇、仕宦沉浮、行医生涯、社会交游、学术活动等史实,分析康乾之际广东士人群体组织与建构的途径、形式与内涵,以及广东士人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互动,揭示王朝国家权威与儒家正统文化对广东社会与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