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大雨中离开鲁国,孔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颠荡游说生活,向各国君主推行他的“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但是他们只认定权谋可以夺得一切,弱肉强食才是世界公认的定律……百姓眼中,他更像一个傻子。孔子回头对着那些打过他的人深深施礼,人们呆住了,他们说不清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但能深深记住孔子的话,他们有时在想,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傻子?心爱的女人说他是个仁义贼。“孔丘,你是君子,你是圣贤,但你也好色,你喜欢美食,喜欢美色,喜欢美饰,喜欢礼,喜欢贵族喜欢的一切……你喜欢的女人,喜欢我,但你没勇气,不敢接受,你不是什么真正的君子。假仁假义,真像那些人骂你的,你只是个仁义贼!”老子说他的中庸就是一个怪胎。“你走的路有些累,你想,可以生可以死,最难的是不生不死,可以圆可以方,最难的是不圆不方。
作者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读者更能从此书感受到20世纪“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与钱穆同时的胡适、汤用彤、顾颉刚、陈寅恪等现代著名学人,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此书亦多有展现。
《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刘文典的传记。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格,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有感于,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刘文典曾为学人气节而坚守,也曾因时代弄人而无奈妥协,在他坚守与妥协的背后,正潜藏着对于整个社会命运的痉思考与深切悲鸣。 作为五四时期追逐的永远是独立与尊严。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朱载堉评传》以晚明社会科技发展和文化变迁为背景,考察了朱载堉一生的科学思想活动。在研究朱载堉创建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内容及其成就的基础上,作者客观评价了朱载培具有近代意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评价了他所具有的人生哲学和若干美学思想的特征。
本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尔的大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以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名流的交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治学为人”与“精诚为国”两条基线贯穿全书,读来使人感奋不已。
《王国维全传》以崭新的人文视野、凝重的历史笔触,从新旧世纪之交的广阔背景上,再现了王国维“五十之年”中经历的时代风云、事变沧桑,记述了他怎样从清末“诸生”、“寒门布衣”,通过“独学”成就了融会中西、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师,并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比较全而而翔实地展示了他作为新文艺理论的先导、新史学的开山和甲骨“四堂”、清华师之一的学术巨子,对近代中国文化学术多方面建树及世界性贡献:同时,从思想上渴示了他在帝制到共和的大变局中,追求、苦恼、矛盾、徘侗,后“自沉”的悲剧性结局。这是作者在潜心研究王氏生平学术、所撰多部专著的基础上,参酌海内外新成果写就的,是王氏去世80年以来,一部气势恢弘、跌宕多彩的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