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琅邪王氏家族,历世十几代,延续三百年。与六朝另一望族谢氏相比,王氏家族更重权位功名,所获得的政治权势使其成为中国名门豪族。王氏子弟具有 与时推迁 的精神,善于进取机变,不断适应政治形势。其家族历史不仅是一部两晋南朝的权力更迭史,而且是一部思想流变史。以 书圣 王羲之为代表的王氏世代书法家则标识着这个家族的另一种更为永恒的风流。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历世十几代,延续三百年,其风流子弟均为六朝名士的代表,与琅邪王氏并列当时显赫的家族。谢氏家族世代怀抱适情悦性的生活理想, 朝隐 的处世态度,讲究风神仪表,纵情山水诗歌。在那样一个乱世,诞生了这样一派源于老庄心态的名士家风,聪慧俊秀、狂狷放达的谢家子弟虽终消亡于严酷的政治环境,然其芝兰玉树般的风神何尝未留在后人吟咏的诗篇之中。本书以十几位谢氏子弟的才情风貌和人生际遇作为主线,纵横交错地勾勒出六朝三百多年的政治图景及士人心态,展现出这个家族的精神传统在不断变幻的大环境下的传承和变迁、融合与抗拒,直至消亡的过程。
书共分十章,内容按两条线展开:一条线叙述陈寅恪家族的家世、家史;一条线叙述陈家四代人与庐山的关系。重点回顾总结陈三立、陈隆恪、陈小从、陈封怀(附述陈宝箴、陈衡恪、陈寅恪、陈登恪)等人在庐山进行的社会文化活动和人事交游。力图揭示一个文化世家与一座文化名山结缘融合的文化底蕴,阐述陈寅恪归葬庐山和庐山创建 陈三立故居纪念馆 的价值与意义。本书主题突出,资料丰富,夹叙夹议,语言典雅流畅,是作者研究陈寅恪家族30年,继已出9本专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在《名人家谱摭谈》中,家谱收藏家励双杰介绍了他所收藏的72种名人家谱。其中不乏中国近现代负盛名的人物,如*、彭德怀、胡耀邦、粟裕、黄炎培、李四光、张恨水、丁福保、钱基博、丁玲等等。作者以家谱记载,或补充修正名人传记资料,或顺便提及其他家族成员的资料,在家族史层面上丰富了我们对于相关名人的认识。作者还分享了不少寻谱的故事,在细腻平实且轻松幽默的笔调下,听到信息的兴奋,寻谱过程的艰辛,错失机缘的懊恼,得到家谱的喜悦,无不跃然纸上。每介绍一种名人家谱,作者均随文附上两三幅家谱图片。总之,本书是一部有关名人家谱的图文并茂的文化随笔。
本文首次利用彝文和汉文资料对《水西安氏族谱》进行系统整理研究,试图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水西安氏族谱》由四大部分组成。*部分,序言。系统地简述了安氏家族从德实氏到安胜祖,宣慰司被改流,谱作者之父安绍绪协同官弁镇压遵义杨龙喜起义的家族历史。第二部分,彝文连名谱系,为我们梳理安氏先祖的彝族名和汉名对应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第三部分, 罗甸安氏世系 。首先记录安氏家族的源流世系、宗族分支情况;其次,世系记载了历代安氏家族重要成员的事迹及家族迁居路线及各家支的分居情况。第三部分, 雄书氏近代祖考妣暨近代子孙 。《水西安氏族谱》收录了一些官府的文书档案,友朋吊诗唁文,内容丰富,材料详实,对研究水西安氏家族发展及归流后土司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变化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谱中
曾氏在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生前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影响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书” 因其贴近当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大受欢迎。《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子侄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张学良(1901—2001),国民党将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著名爱国将军。乳名双喜,后更名为小六子,字汉卿。东北辽宁海城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继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同年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归服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3年日军攻战热河后张学良被迫下野游欧。1934年回国,受委命进驻西安。1935年在西北与红军作战中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与中共合作抗日。事变后被蒋软禁。1947年国民党将张押至台湾继续软禁。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渐获人身自由,多次表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回归东北故里。2001年去世。
袁世凯一生争议很多,他先后背叛了维新党人、满清朝廷与民国政府。他站在历史的机会点上,手握重权,原可以做一个开国立勋的英雄,可惜为己谋甚,而未为国谋。 尽管史家对袁世凯的评价不高,兴致不大,但不能否认在清末民初的这一段历史场景中,他都是站在舞台的中心,我们不得不去注意他。其实袁氏在山东与直隶的清廷大臣任内,都是非常开明的官僚,屡有建树。晚清立宪运动中,他亦扮演推手的角色。中国近代史学家张玉法院士认为,他*的可议之处,是对新时代缺乏远见,未能对新建的*立下开国的宏规。 本书讲述了袁世凯的一身事迹。其中内容包括:由贫至富、世凯出继、家族解体、叔侄异同等内容。 本书以袁世凯为主线,简要地叙述两个世纪中袁氏家族六代群体的演变,将人、家、国三者融为一体,以期反映不同时代的政治、经
《家世》从 家风家教之于当下 的视角撰写了中国家族的传奇经历。每一家家教自有特点,如林同济家是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伟大人才;卢作孚家是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黄兴家是无我、笃实;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 阅读本书*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