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自述五种》从“自述”、“我的自学小史”、“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回忆乡村建设”、“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罗泽南(嘉庆十二年至咸丰六年,1808—1856)字仲岳,号罗山,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亦耕亦读的贫民家庭。他的一生以咸丰二年(1852)为界,前后主要做了两件大事:罗泽南首先是一个理学家。咸丰二年以前,罗泽南精研理学及经世之学,确立了对理学的信仰,终身奉为圭臬。他写了许多著作和文章,在阐发理学著作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并讲学乡里,培养了一大批门生弟子。罗泽南的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末期程朱理学和经世致用思潮发展变化的情況。 咸丰二年以后,罗泽南投笔从戎,与太平军作战,对湘军的创建和发展起过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成为湘军中少有的独当一面的大将,参与制定了多项事关全局的战略决策,指挥过多场重大战役,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得以秀才的科举功名,战死疆场后被清廷特谥“忠节”。 然而,
本书包括胡适的《四十自述》、《南游杂忆》、《怀人集》(有补充)三部分,重点记述了胡适的成长过程、思路历程、社会交往,是一本了解胡适思想形成及成长经历的好书。是了解胡适的书,很值得一读。
《烛影摇红:浅斟低唱的宋代才子》主要叙述的是两宋最的文人才子的生平和诗词文章,囊括了从李煜到蒋捷共19个人物。书中博征广采,翔实谐谑。不仅仅是对宋词的评析和鉴赏,更是从多个层面透析每个宋代文人的心灵和历程,全景而深刻表现出宋代文坛、词坛乃至政坛的风云和霞蔚。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被无数青年自愿充当“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以闪光的幽默和智慧向人们揭示了另一种人生的境界,他让读者看到了一条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 他孩子般天真的表情,让人们情不自禁的把赞美和喜爱送给他。他那么真实、平常,那么纯粹。无争,那么让心怀不轨的写作者相形见绌。他比很多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谛和本质。 他的突然离去让人们陷入无边的思忆和追怀之中,《自由骑士:王小波画传》收录了王小波家人的文章,王蒙、周国平、刘心武、张元、黄集伟、李银河等人的回忆文章。及小波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无限热爱和真挚情感。
《王云五评传》讲述了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发明者、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的创制者、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出版家王云五的生平事迹。《王云五评传》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李叔同老人的一生。李叔同是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他性善心慈,以字行法,亲仁孝悌,普度众生。 这本书在详细介绍了弘一法师不平凡的一生的同时,也给我们以生活的启迪,不失为一部充满生活哲学的书。
《斯诺与中国》较详细记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埃德加·斯诺的生平事迹,作为对这位中国人民伟大朋友的纪念,更深切地希望广大青年朋友通过阅读斯诺。了解和学习他为中美人民友好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和他的高尚品德,把斯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萧本雄编写的这本《司马迁》主要以日常生活中 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表达司马迁这位文学家成 功的道理。全书着重于科学家年少时代,以企图诱发 少年读者的共鸣,领悟做人处世的高尚理想。《司马 迁》一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一本极 佳的青少年课外读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全译美绘本)》写自传回忆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令我觉得惶恐不安,一道帷幕笼罩住了我的童年,要把它掀开,的确让我疑虑重重。写自传本身是件难事,更何况童年已久远,至于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的幻觉想象,我自己也分不清楚了。只不过,在残存的记忆中,有些事情的发生,仍然不时鲜明地在我的脑中闪现,虽然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人生,却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口向。为避免冗长乏味,我只把最有兴趣和最有价值的一些情节,作一些陈述。
这是一本没有一丝匠气的杨绛传,作者以细腻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杨绛先生的百年优雅人生,生动展现了杨绛聪慧的青少年时期、充满温暖的家庭教育、上下求索的求学经历,以及她同钱锺书相知相契逾半个世纪的爱情与婚姻。 与其它传记相比,本书更注重提炼杨绛身上所具备的独有特质,她在战火纷飞中的坚强与乐观,在十年动乱时的平静与理性,在漫长婚姻中的大度与包容,让人深刻了解杨绛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代纯德名媛背后的原因。杨绛的传奇人生不仅能激发女性读者对自身命运与际遇的思考,让人得到些许慰藉与治愈,还能通过本书学习她的勇敢、坚韧、执着与豁达,学会做一个淡淡的女子,实现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蒋介石后传?1949-1975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独家揭密蒋介石在台26年私史、政史、秘史 三史首揭;首次披露蒋介石在台26年治人、治事、治政 全程回顾;首度公开蒋介石台湾34处秘密行馆里的隐蔽历史。在大历史背景下,以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几十处行馆为经线,以蒋氏父子的政治活动、对外关系、家庭生活故事为纬线,记述蒋介石在1949年败退台湾后人生最后26年的详细情况。蒋介石在台的行馆故事和他的整个人生一样,充满起伏矛盾,这些行馆融入了一次次历史事件和进程之中,它们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这些行馆几乎遍布全台风景绝胜之地,另一方面是它们几乎每处曾经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而又因主人的身份受管制严密,寻常人不得其门而入。本书把这些行馆存在的前世今生均作以详实的讲解,配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本书作者的实拍图片
《含章文库·季羡林经典文集:季羡林自传(图文修订典藏版)》内容简介: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本书真实而完整地体现了季老对自己一生的记录,帮助读者了解季老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学者所走过的路。 海报:
“中国古代文史大家”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中国古代文史大家:刘勰与文心雕龙》分为独步齐梁堪称一绝属刘勰;惊天巨著横空出世时代之需等四篇内容。
茨威格非常善于对社会题材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师传》为茨威格为十九世纪独特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传记,本书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三位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茨威格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从维熙先生有过非同一般的苦难经历,但生活中的他依然乐观开朗。从维熙有一条自撰的生命运算方式:上帝什么时候招呼,咱就什么时候跟着他走。花费在苦炼筋骨上的时间,和延长寿命的时间大约等同一致。他自知这种理论谬之以极,全然与当今保健要求相悖。但从中不难看到,他的心态恰似平静的湖水,是一颗经常保持平常心态的心。亦有可取之处也。 “时间不允许我‘玩弄文学’,只允许我向稿纸上喷血。”这是七旬作家从维熙的真心话,也是对他已经出版的52本书的诠释。本书就是这位作家的自传,记录了他的青少年时代、生命中的冬季、以及风霜雨雪的人生旅痕和自己对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