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考试大纲进行了相关调整,删去了一些新考纲不考的内容,更新例题,补充解析,收录更多的易错易混点,增加类题的规律总结、解后反思,进一步提高了笔记的实用性。 2、 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考点化编排,收录必修、选修的主要内容,具备知识的深度、广度、综合性的基础上兼顾同步性,重难点突出,致力于高一高二高三都能用。 3、 总结1000多本衡水中学状元、学霸的原始笔记,300多本衡水名师的一手教案,20000多条老师及学生微信、QQ上的建议,做更亲切、更接地气的笔记。 4、 站在学生使用的角度编写,用亲切的手写字体,用原汁原味的笔记语言搭配荧光笔及批注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此告别枯燥乏味,给你全新的感受。 5、 以批注的形式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拓展知识面,挖掘题干和解题过程中的隐含条件、易错易混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1968年9月12日,毛泽东向全国中学毕业生发出指示: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 全国一片沸腾,青年学子们心中洋溢着激动的热情,“到农村去,到边疆去。”不少地方的革委会当晚发出通知,号召广大革命群众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争做执行毛主席最新指示的模范。有些地区召开了几万到十几万人的动员大会,掀起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新高潮。 各城的红卫兵组织和中学革委会等,也迅速发出了“动员令” 1969年1-2月,仅两个月时间就有155.6万人下乡落户。到年底,全国共下乡267.33万人,加上1967、1968年下乡人数达到467万人。 从此,老三届们在祖国南北的沼泽、草甸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共分十个部分,详细记录了王汉斌同志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论点和看法等。其中至六部分为访谈录;附录部分收录了王汉斌同志参与或主持起草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目录,王汉斌同志主持研究批复的法律询问答复,以及王汉斌同志的四篇散文;最后一部分为全书后记。
通过回顾公共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从各国官僚体制政府引发的种种问题、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变革以及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并论述新公共管理产生的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的四种政府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论述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含义、主要内容和成就,并从中国传统公共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现状、入世后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说明了中国进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从指导思想、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实现途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本书着眼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由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家编写。全书在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进程、历史性飞跃及理论创新,并深刻分析和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基本规律、基本关系和科学理论体系,深入阐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和重要意义。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困境。 本书论述严密,内容丰富,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辅材料,并可作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政治理论的学习读物。
作者围绕着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的主题,从“基本理念”本身及其历史潮流两个角度,阐述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历史沿革、内在问题以及它对外部挑战的回应等诸多议题。在明确界定“自由主义”的要领内涵的基础上,作者就自由与平等、自由权利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等方面揭示了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在内在构成和内在关系脉络,实际从道德伦理、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三个基础层次解释了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
全球化与文化两个较为复杂的学术术语,是当前外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就当今世界的发展现状来看,如果全球化代表一个无丝毫裂痕、任何人都能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统一体,那么,显然这样的全球化时代还没有到来。如果全球化仅仅指世界的某几个部分紧密相联,那现在的全球化也毫无新意可言。而当全球化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二者的研究空间同时拓展了。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处处同政治和经济交织在一起。文化必须被置于经济和政治的环境之中,并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否则它仿佛既无意义,也无法被解释。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全球化文化的时代,孤立地对待文化研究和视其为一般人文学研究,就脱离了政治与经济环境,脱离了实践。因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关注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研究,并且关 注着更深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