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视唱练耳高考***》2016年*修订本,专门为音乐专业的应考生所写的视唱练耳训练教材,具有练习材料丰富和针对性强等特点。2013修订本不仅在书中增加了音组模唱练习、节奏练习、旋律模唱(可用作听写用)等练习,还对后半部分的旋律模唱和模拟题进行了修改,使之更符合音乐审美和学生的学习进度。2016修订本在2013修订本的基础上,对某些旋律模唱进行了修订校正。该书适合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中的声乐、民乐、钢琴、管弦专业、音乐学(史学、美学)专业学生选用。
本书自*版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与鼓励,很多高等院校和有声语言艺术培训机构将本书作为学生晨练指定教材。本次修订主要对内容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优化:*,完善理论体系。结合近年来日新月异的专业理论发展态势,本书对一些理论知识点进行了细化梳理,使之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系统与精练。第二,优化练习材料。书中示例讲解及训练材料内容得到了大幅度的调整,新增了大量的古今经典作品及近年来所涌现的文学佳作,更新了很多时效性强的新闻练习稿件,更加有利于读者随身练习提高。 目录: *章 普通话语音 *节 声母 字音准确的基础 第二节 韵母 字音响亮的关键 第三节 声调 字音抑扬的核心 第四节 语流音变 语言流动的表征 第二章 播音发声 *节 呼吸控制练习 第二节 口腔控制练习 第三节 喉部控制练习 第四节 共鸣控制练
文艺常识 是影视传媒类艺考中出现频率*的,也是近几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试科目。由于该科目具有知识点繁多、考查范围广泛、考查点过细等特点,已成为众多考生备考中的一大难题。鉴于此,从事多年艺考培训和教学工作的本书编者,在研究了2010 2020年近百所院校及二十余个省份的上万道考试真题后,在深入掌握其命题规律、命题方向以及高频考点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 广播影视类高考专用丛书 之《文艺常识(同步专题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开启艺考成功之门。 总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专题练习,考点全面突破 本书按照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广播影视类高考专用丛书 《文艺常识》的内容和结构顺序,划分为文艺理论专题、文学常识专题、电影常识专题、广播电视常识专题、美术常识专题、音乐常识专题、戏剧戏曲常识专题
《黄庭坚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一套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站在新世纪的门坎,回首本世纪伟大的发明时,摄影术无疑是*引人注意的一项发明,摄影同时也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摄影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影楼、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都需要摄影人才。而且对很多考生来说,其录取分数总体较低,这就为众多热爱摄影艺术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升学机会和就业平台。 目前,虽然市面上关于摄影的书籍较多,但是针对摄影艺术高考的真题性的书籍却少之又少,因此,应广大考生的热切要求,我们编写了《摄影类专业考试真题解析(2019版)》。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涵盖招生院校多、真题数量大,答案精准 本书囊括涵盖几乎所有招收影视传媒类摄影专业及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院校2019年各省考点真题,大量的真题能够有效帮助考生熟
在影视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中,文艺常识、命题故事创作、影视评论写作一直是考试的重点,然而,市面上关于影评写作、视听语言、电影史、文艺常识等的书籍虽然多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关于命题故事创作的、针对影视类高考的专业性书籍却少之又少。不容忽视的是,在影视艺术类的专业考试中,命题故事创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一些名校的招生考试中,更是必考内容之一。因此,命题故事创作已成为近年来影视类考生们*头疼、*薄弱、*急于突破的一个环节。 其实,命题故事创作在考试中分为书面编写故事和口头编讲故事两方面内容,主要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生活阅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无论是命题编写故事还是命题编讲故事,本质上都隶属于戏剧故事创作
《影视常识高频考点600 条》是在结合多年传媒艺考真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影视高频考点进行总结而成,是为影视传媒类艺考生编写的影视常识专业用书。该书从实际出发, 为考生备考服务,以提高考生的考试成绩为*终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高频考点清单 本部分是影视考试中考生必须牢记的内容, 是从数万道真题中精选出来的高频考点。这些考点极具代表性,能使考生在学习时精准地把握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牢记高频考点。 速记小贴士 掌握学习的技巧,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部分将影视常识中出现的零碎却极为重要的知识点归类总结,使考生能够轻松地抓准重点,节约宝贵的备考时间。 名家寄语 本部分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在影视和艺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中外导演、艺术家的励志名言, 意图使考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鼓励自己脚踏实地
本书是一本色彩风景技法辅导书,针对的是即将参加全国美术高考和美术联考的考生读者在风景学习阶段使用。主要从构图、色调、用笔等几方面来学习色彩风景,书中将风景分为常见景致和自然景观两部分来练习,并且都有相应的知识点讲解和步骤示范。书中囊括的知识点全面,讲解深入,范画优秀,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的色彩风景基础用书。
邢小刚,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任三江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三江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江苏省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江苏地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1993年任教于台湾省东海大学,1994年应台湾省文教基金会的邀请赴台讲学,1998年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2000年任教于南京林业大学,1989年作品《乾坤》获江苏省“紫金杯”民间工艺展佳作奖,1990年作品《脸谱》被南京博物院收藏,2000年作品入选《中国青年艺术家专集》,2002年作品《金陵印象》《艺术海报》获“华东大奖”银奖,2002年作品《艺术课程汇报展》《标志》获江苏省“江苏之星”铜奖,2006年作品《水果罐装系列海报》获中国“华东大奖”金奖和江苏省“江苏之星”金奖,1988年“邢小刚三彩画展”(江苏省美术
根深才能叶茂,只有重视素描基本功训练,才能在专业上达到精深的造诣。中央美院附中,一向坚持严谨的素描教学体系,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素质基本功,为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基础。而基本功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浅尝辄止,必须扎实刻苦、必须的有耐心地学,学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角度,观察角度的变化及空间关系的变化;通过变换的角度来观察对象可以获得对素描的重新认识,也可以获得一种新的体验。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训练方式,实际上是锤炼学生手上的功夫,使之积累一些感觉,增大同学的库存;使学生做到眼中有物,手中有笔法,这也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既注重知识的传播,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素描人像是素描的基础功课,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肖像画。作为初学者,可以通过对素描人像的学习,培养自己的素描能力,养成良好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应当追溯到20世纪初,一批怀抱艺术理想的青年,远渡重洋到当时的艺术重镇——欧洲去学习绘画艺术,学成归来,他们不仅掌握了富有异域情调的高超的绘画技艺,同时也带回了西方一系列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美术理念和教学制度。大约20世纪初,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陆续出现了私立或公立的美术学校,这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雏形。中国的美术教育历经百年,在几代仁人志士的辛勤耕耘下,发展到今天已是蔚为大观,其对社会的影响之大、从业者之多、专业设置之完善堪称历史之。 我们的艺术前辈早在20世纪初就带来了西方学院派的造型和设计教学,到1949年,造型专业的科系结构已基本形成,经过多次改革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的设计专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到2000年,
本书针对美术高考的要求,阐述了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服装画的绘制要求和特点,并介绍评述了大量优秀设计实例。 本书可供美术高考考生备考使用,也可供美术学习人员参考。
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形态,如何将它们转换成画面形态,这是每个初学者都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 这套丛书较为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当我们面对一个特定而复杂的自然对象时,我们如何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并通过艺术的处理手法,将之概括、归纳、提炼,从而使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 想知道这些名师是如何进行转换的吗?这本书为你找到了答案!
近年来,美术高考考题出现了新变化,由于考生的增多,美术学院无法安排众多的模*考生考试写生,于是很多美术学院采用了参照照片写生的形式。 对照片写生与对模特写生相比较而言,学生对模特了解的信息量减少了,画起来也没有那么生动,但是画照片也有好处,那就是模特的动态固定了,便于学生仔细地揣摩,慢慢地去体悟,能深刻理解和深层次地记忆,对于不理解和不满意的习作可以重复地练习,也可以采用不同风格、手法去画,从而得到*自己的绘画方法。可以说,练习画照片是学习速写非常有效的手段,在全国很多美术学校和培训班都在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将照片贴在画室墙上,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对墙上的照片写生,不用专门请人当模特。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一到画室就对着墙上照片画3张以上速写,然后才开始画素描或色彩,事实证明,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领域出现了蓬勃生机,异彩纷呈。爱好美术者愈来愈多:他们之中既有美术院校在校求学的学子,也有青少年业余美术爱好者,以及离退休老同志。 这些美术爱好者,由于学画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学习深造中,产生了许多的疑难问题。 丛书以简要和实用为基本点,从读者的心理接受、阅读期等出发,着重解答“要点、难点、疑点”问题。丛书采用了“问答式式体例”,以新鲜活泼的方式,教学双向对话,以期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 丛书各册图文并茂,文脉畅通,并具知识系统性,可作辅助教材使用。
此书是本针对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类考试的辅导书,虽然目前美术考前指导类书目繁多,但作者还是试图为广大艺术考生提供一定实用的、有针对性的考试指南。本书不仅为考生提供了专业考试各环节的要求与重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专业报考信息,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专业考试。当然,作者也想通过此书的出版,向广大考生较直观、较全面地介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指导学生报告。 尽管我院学生入学后所学内容与考前应试有较大的区别,但作者并提倡在入学考试环节谋求出新出奇,而是在艺术类生源中选择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以有利于学生入学后的专业培养。注重对学生在4年大学课程学习的创新培养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追求。虽然当前国内许多院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但是,在4年中如何培养是这些院校*的差异
本书主要是针对“广播影视类高考专用丛书——《文艺常识》教材”而专门推出的一套全真模拟与考前预测试卷。 全书共30套试卷,全部以1000余道高频往年考题为基础重新编排而成,涉及5大常考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可覆盖97%以上的重要考点,内容全面,而且本书的答案要点非常全,尤其是简答题和论述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解析,拓展考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本书主要目的在于让广大考生从总体上巩固所学知识点,以及考前冲刺使用
“晓东画室”之所以扬名,究其缘由,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有明晰折教学理念。所谓理念,所谓理念,说得通俗些就是有“想法”。“晓东画室”的“想法”就是艺术地教学,认为讲解艺术比仅仅传授所谓的技术重要得多。所以,画室的教学注重开放性、实验性和选择性。用刘晓东的话说,不能因为进了画室,就把学生整成了只会画几笔画的“傻子”。 其次,“晓东画室”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文图并茂法”。二是“以点带面法”。三是“量变质变法”。四是“两条腿走路法”。 明晰的教学理念,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成就了“晓东画室”丰硕的教学成果。近三十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仅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两校的学生就达120多人。2002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各专业的考试中,竟有5个名出自“晓东画室”,这
学生习画过程,通过研究,临摹老师和前人的优秀作品,可迅速提高对绘画的认识,因而好的临本就尤为重要了,它能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绘画之路。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根基,打什么样的基础,下什么功夫,就画什么样的画。 俊超是经过历练、拼搏成长起来的青年画家。他勤于冲,画风朴素坚实、造型准确生动。看他的作品演示,学生能直观、快速地学习到素描的技法精髓。他画的素描头像,平实却让人过目不忘,赋予我们视觉之思的敏感和体验,也折射出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感悟。 绘画的方法和技法奥妙来源于深藏的精神世界之中。它包含着不断发展和变化有序的规律性,包括造化的形和深化的理,把画理上升为哲理,以哲理统率画理,使其技近乎道,方能创造出高层次的作品。 本书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创造力的阶梯
在 艺考 、 高考和大大小小的考试数以万计的试卷中 , 考生如何能够瞬间抓住阅卷者的眼球 ? 一个美观大方的卷面便是其关键 , 因此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规范书写能力 。 规范书写 , 离不开临摹 , 针对这一现象 , 我们编写了 《 文艺常识答题标准字帖 文 常高频词汇字帖 》 一书 。 本书涉及 中国文学常识 外国文学常识 电影常识 广播电视常识 等知识点 , 切合考生的艺考辅导教材 , 能够让考生在提高卷面分的同时 , 又能记忆文艺常识考试中的高频知识点 , 一举两得 , 边练字边背诵 , *程度的帮助考生赢得笔试 。 ● 文艺常识高频词汇 ● 要点知识记忆汇总 ● 楷书字体规范书写 ● 艺 考高分实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