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创造的美学风潮和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巨大魅力。 画说经典 系列选取了代表我国古典诗词极高成就的《诗经》(100首)、唐诗(108首)和宋词(117首),配以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译文,邀请了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四地的39位著名画师倾情献画,一篇诗作一幅画;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专业播音员献上配乐双语朗诵,让读者在欣赏中英文诗歌和画作的同时聆听到动人的音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共五篇十章,从对外汉语教师进修的需要出发,以作者所主张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为纲,较地论述了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发展简史和现状,论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理论和习得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力图做到史、论结合,总结我们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适当介绍国外的新理论相结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可以用作对外汉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精选集(第二辑)”包括: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侯仁之《中国历史地理论集》,萧乾《龙须与蓝图》,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王佐良《
佛陀生为王子,长在富贵,原可继承王位,享受荣华,然他却抛妻弃子,舍弃尊位。究竟何事让他离世弃俗,自苦身心?他又如何参破痛苦的谜题,获得最终的解脱?其佛法又缘何能历经风雨,千年不息?这本《佛陀小传》抛开神话和传说,依据古印度原始佛经,如实地记述了佛陀一生的思想行迹及其与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向读者展现出一个本真的佛陀和佛化世界。 一本佛传在手,一份超脱入心。
本书为中英文对照本《论语》,包括《论语》原文、中文今译和英文今译三部分。双数页排中文,单数页排英文,两两对应,阅读十分方便。中文译者杨伯峻和英文译者刘殿爵各自在中文读者和英语读者中广受欢迎,其中刘的英译本还被列入“企鹅经典”。本书将两种译文中西合璧,物超所值,值得拥有和珍藏。《论语》这一书名,有它特定的含义。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和执教过程中,发表过许多言论,它的弟子也有不少言论。“论语”就是把这些言论纂起来的意思。实际上,《论语》所载,不限于孔于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论语》共二十篇,每篇由若干章组成。这些篇章排列的先后,并没有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