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精编德汉汉德词典(新正字法)》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收词新颖、时代感强。在词典的编纂过程中,我们注意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新出现的已经广泛使用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词汇,如 绿色食品 、 磁悬浮列车 、 克隆 、 纳米技术 等,力求反映当代社会的新发展。 2、选词精当、释义准确。编写者在多方参考国外同类词典的基础上,兼顾国内读者的习惯与需要,特别注重选词、释义、例证的规范、准确和实用,充分体现 精编 的特点。 3、双向查阅、使用方便。本词典分外汉、汉外两部分两部分,既可以外语查汉语,又可以从汉语查外语,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另外汉外部分的词条加注了汉语拼音,可供外国人学习汉语查阅。
《外研社德汉双解德语学习词典》采用德国新的正字法,收录词目约8000条,对词目的解释简单易懂,并加以具体的例句解释说明词目的正确用法;同时,保留了原有的德语释义,有利于学习者对比学习,更准确地掌握词汇。其中,400多条词目附有插图,直观形象,大大有助于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词典在一些重要的词目之后编排了与构词法相关的内容,使学习者能够举一反三,不仅学习到新的单词,更能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本词典也充分考虑到将要参加德语考试的学习者的需要,书中加点的单词是Zertifikat Deutsch所要求的词汇。
本书是编者长期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编者从事德语一线教学50多年,教授过几千名学生。词典中所收的1100多个问题是从学生在学习德语时经常遇到的上万个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对于德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解决各类德语考试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德语词法、句法、词类、构词法、正字法、词的使用、标点符号、缩写、修辞、惯用语和成语以及词组搭配等等。可以说,这些问题几乎涉及德语学习的各个方面。
●德汉,汉德部分收词各近3万条,条目及例证丰富,译文准确规范。 ●除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用词之外,还收录大量经贸、科技等领域的专业词汇。 ●收录大量新词新义,适应时代需要 ●双色印刷,双向检索,美观醒目,易于查阅和学习 ●附不规则动词变化表、德语新正字法规则及新旧字形变更表,便于读者参阅。 ●以双语读者为对象,汉语词条及释义加注拼音,便于外籍人士使用。
《外研社·精编法汉汉法词典》收词新颖、时代感强。在词典的编纂过程中,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新出现的已经广泛使用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词汇,如"绿色食品"、"磁悬浮列车"、"克隆"、"纳米技术"等,力求反映当代
杜登编辑部的词典一直以来在词典编纂方面具有权威性。引进的这本《杜登德语语法》在德国使用非常广泛,再版多次,是一本纯正的德语语法中文版,各个语法点配有各种德语讲法,即使读者留学德国,也不会因德语和中文讲解形式不同而产生困扰。词典内容详尽,全面解释了德语的基本词、词组知识、口语和书面语、词的种类、词法、构词法和句子构造等基础知识,内容更偏重实际应用、日常交际,而不是条条框框的语法点,摒弃死记硬背的陈旧方法。书中更指出德语中经常会出现的语法错误和知识难点,突出重点,让人一目了然。例句也简单易懂且生活实用。 此书采用独特体例格式,以知识点形式使得语法点间的相互关系贯穿起来,并利用索引方便检索。该版本保留“德文词条索引”,新增“中文词条索引”,不仅可用于系统性的自学,同时也可
托马斯·海贝勒教授撰写的《东普鲁士与中国——追溯一段不解之缘》一书以东普鲁士与中国的深远关系为切入点,紧密结合了笔者的个人经历与职业背景,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一段至今仍未受到足够重视,未足够曝光的历史,寄望以这种方式丰富东普鲁士的记忆文化。全书内容嵌在传记式的家族记忆框架里,读者可由此窥探笔者同中国、同东普鲁士之间的渊源,进而了解在探究这一主题过程中笔者的个人追求、兴趣和希冀。书中涉及大量具体的记忆形象和他(它)们与中国的联系,既包括与中国相关的人物,如中国研究学者、 军官、外交官、传教士、建筑师,也包括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还有那些研究解读他们思想精神的中国人,以及当地犹太人逃亡中国的历史等。海贝勒教授的追根溯源早已不囿于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