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基础过关800题:2015年版》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书中所有案例均来自实践,由长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资深环评师和专家进行了提炼、总结。第二,本书除给出案例分析习题的“参考答案”外,还对每个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考点分析”,以便让考生能迅速掌握考试重点,节省复习时间。第三,书中各案例问题的设计,既注重体现各行业领域的特点,保证考题的涵盖范围,又提炼、总结了各案例的共性,并专门设计了“举一反三”部分,以便考生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知识点,触类旁通。
建筑考试培训研究中心应广大应试者的迫切要求,组织了一批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名师组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通过这些考试辅导名师在具体辅导和命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全面锁定考纲教材变化、准确把握考试新动向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知识体系架构,以独特方法全方位剖析试题的真实含义,采用多维的解题方法拓展解题多思路的编写理念进行编写。 《2012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丛书的编写体例是: 命题规律解读通过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的准确定位,深度透视命题规律,帮助应试者理顺备考思路。 命题点解读 一种话题就是一种考点,一段材料就是一段积累。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要点作了深层次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且随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象的逐步扩展和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也有所变化,因此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本书增补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验收与公众参与以及环境和产业的**政策等内容,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内容与方式增补的案例分析精简且更侧重应用。本书主要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依据及其程序,详细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如工程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和清洁生产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别论述了建设项目中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辅以案例说明,探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等进展及动态。
为有效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我国于2005年实施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在全部四科(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中“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是广大考生感觉难度较大的一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省时高效、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复习案例,积极应考;同时对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有所指导,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并在总结近年来案例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编撰了这本参考书。本书既适用于报考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考生,也适用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可供从事环境管理的行政干部参考。 我们以适应考试,解答明确,点评与分析准确简洁为编写原则,使考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应试需求,我中心组织具有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专家于2005年编写了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是该套教材中的一册,认真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并结合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和培训经验,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中所必需的技术方法。 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实践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06-2012年先后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七次修订。2013年初,我们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第八次修订,重点修订了地下水环境和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的有关章节,并对个别不准确的提法或者错误进行了修正。本版教材修订人员为:第三章:刘明柱;第七章:刘明柱
本书是以典型案例为依据,除部分试题为本书自拟外,大多来自于历年考试真题,并对其有所扩展,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更多的知识点;本书力争紧紧抓住考点,努力做到答题简明扼要,点评分析到位。同时,考虑到指导实际工作需要,在点评分析中不仅考虑考试答题,还结合试题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使考试与实际工作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本次出版时,编者再次对博客中公开的试题及答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对2013 版和2014 版中的错误之处进行了修正并对两版中未扩展的历年案例全部进行了扩展,增补了2014年度的案例考题并予以扩展。编写中吸取了广大考生对2013版和2014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根据2014年以来国家新颁布的一些法规、标准和规范等修订或增加了一些相应的内容。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需求,我中心组织具有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专家于2005年编写了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是该套教材的其中一册,是在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际案例,并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分析点评基础上汇编完成的。 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应试性,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实践经验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06--2012年先后组织对教材进行了七次修订,更换并补充了部分案例,对部分案例增加了局部点评和问题思考。2013年初我们对教材进行了第八次修订,对个别错误进行了修正。 为本册教材提供案例的单位有(排名不分先后):轻工环境保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
本书汇集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国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新的规定,分为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与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部令与规范性文件、其他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四部分,是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一部实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工具书,同时也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人员,科研院校的研究、教学人员,以及其他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人员。
为帮助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应试人员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考场实战能力,我中心于2007年组织多名国内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知名专家和管理工作者,结合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依据《全国环境影响评价.7-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首次编辑出版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要点分析》参考用书,后逐年进行修订。本书对考试大纲剖析详尽,知识点阐述透彻,架构清晰,重点突出,可作为技术人员的应试复习用书。 本书根据《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3年版)》修订,更新了环评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及常用标准、部分产业政策等。本版修订人员为郑洪波、卓俊玲、史雪庭、徐颂、贾生元、王哨兵、蒋欣慰。各版教材编写、修订和统稿人员同为本书作者。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应试需求,我中心组织具有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专家于2005年编写了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是该套教材的其中一册,在认真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和培训经验,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中所必需的技术方法。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需求,我中心组织具有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专家于2005年编写了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是该套教材的其中一册,是在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际案例,并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莱例,在分析点评基础上汇编完成的。 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应试性,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实践经验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至2008年先后组织对教材进行了三次修订,更换并补充了部分案例,对部分案例增加了局部点评和问题思考。2009年初我们对教材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对个别错误进行了修正。
为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应试需求,我中心组织具有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专家于2005年编写了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该套教材的其中一册,归纳整理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所必需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并对重点内容作了解释和说明。 根据全国统一考试实践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至2008年先后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三次修订。为满足2009年度全国统一考试需要,2009年初,我们组织对该册教材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根据*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标准,重点对环境影响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相关的声环境标准等章节进行了修订,并补充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章节。
为帮助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应试人员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考场实战能力,我中心于2007年组织多名靠前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知名专家和管理工作者,结合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依据《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抢先发售编辑出版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要点分析》参考用书,后逐年进行修编。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要点分析(2019年版)》对考试大纲剖析详尽,知识点阐述透彻,架构清晰,重点突出,可作为技术人员的应试复习用书。
为指导考试命题和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复习备考,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编写、原人事部审定的《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于2005年1月正式出版。考试大纲从实际出发,注重考查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大纲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考试大纲中有关法律、法规及导则、标准的考试内容均为现行法律,法规和导则标准中的相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