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基于ISO GPS、ASME GD T标准当前的版本,并兼顾以前版本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梳理了ISO GPS和ASME GD T图纸的特点、基本术语和定义,详细阐述了ISO GPS和ASME GD T的公差原则、公差修饰符号的使用、基本公差符号的定义、功能和检测等内容。本手册可供制造企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机械设计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作为工具书学习使用,还适合高等院校机械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教材包括了继电保护的软件(保护原理)与保护的硬件(保护装置)两个方向,分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三个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要介绍了继电保护基础知识、电网相间短路的阶段式电流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电网的接地保护、电网的距离保护、电网的纵联保护、线路保护的配置原理及整定计算;电力系统主设备继电保护主要介绍了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内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介绍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基础元件、微机保护装置及典型结构、、线路保护典型保护装置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典型保护装置。
《输电线路施工(第二版)/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共分三篇十三章。*篇输电线路,主要阐述测量、基础、架线、接地装置、500kV线路、大跨越等施工全过程和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第二篇配电线路,主要阐述架空、电缆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台、开关台的施工技术。第三篇室内线路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要阐述室内低压线路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选择、安装要点。 全书采用现行的设计规程、验收规范、工艺标准和新图例,可操作性强。该书既有培训教材全面、系统、侧重实际的特点,又反映了我国近期500kV以上线路和大跨越施工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输电线路施工(第二版)/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对*版全书进行了修订、校核,去除冗杂,并按新颁发的国电电源[2002]786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
全书共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要求、知识准备、制作扁尾锤、其他综合项目及实训成绩评定。其中知识准备包括安全知识、钳工入门、量具与测量、划线、锯削、锉削、钻孔及锪孔、攻螺纹与套螺纹。书中以制作扁尾锤作为主要实训教学项目,提供详尽指导,分步骤配备检测评价表,工件制作完成后提供实训报告页。书中另提供难易不同的三个综合实训项目,供学习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取训练。
本书是根据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方案的指导思想,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编写的,符合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基本要求。 本书以零件加工为主线,通过数控车床入门、数控车床初级技能编程与实训、数控车床中级技能编程与实训三大模块,共十三个项目,详细介绍了FANUC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和零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简单零件和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编程以及机床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类专业教材及机械类工人岗位培训教材。本书还配有全套的电子教案供教学和学习参考。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能计量(第2版)》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以电能计量装置为线索,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主要内容包括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无功电能表、测量用互感器、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及配置、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电能计量新技术、电能表误差及其调整装置、电能表的校验与调整、测量用互感器试验、综合误差及实验等共十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后有小结、习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能计量(第2版)》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为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在2001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过程中降低了部分教学内容的难度,并增加了一些必需的内容,可供不同专业选用,使之更具先进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本教材篇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介绍了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介绍了反馈电路、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等。第二篇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介绍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并编有实验指导书。模拟电路部分编有电路调试方法,具有实用性。书中每章均编有自测题便于自学。与本书配套的有《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本教材适用于中职三年制电气、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也可供机制能源类专业选用。
《焊接检验(第2版)》系国家规划教材。主要讲述焊接生产检验过程及各种无损探伤方法的基本原理、探伤过程及应用。全书共分五章,章主要讲述焊接缺陷的特征与危害,焊前、焊接过程及焊后质量检验的内容及检验的方法;第二、三、四、五章分别介绍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力探伤及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探伤过程及应用。本书内容旨在淡化理论,突出应用,书中许多图表直接引自*国家标准,可供实际生产中选用。本书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供复习选用。 《焊接检验(第2版)》为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焊接检验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变频技术及应用(三菱 第二版)/*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类专业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变频器基本操作、车床主轴变频调速控制、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物料检测生产线变频调速控制等。
本书依据**颁布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并参照行业的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编写而成。教材的编写是以项目任务为主线,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实施课程教学的。 本书设有10个项目: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音频功放的安装与调试、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制作多路选择器、制作电子数字钟、制作振荡电路、制作家用调光台灯、555时基电路应用、数模与模数转换技术。教材突出实用,图文并茂。 本书配合《电工技术基本理论与技能》一书使用,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人员和技术工人参考。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主要讲解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融合,内容包括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指令系统、单片机应用程序开发软件KeilC51、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基本应用,涉及的实例主要有舞台灯光控制、制作电子钟、制作小键盘、制作简单报警器、串口控制流水灯、制作简单数字电压表等。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动与控制及机电类相关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初、中级技术人员的参考学习用书。
本书根据*2009年5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编写而成,介绍了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基础、典型机械零件、机械传动、常见机构和综合实践。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本书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选修课教材,以能力为本位,电路为亮点,循序渐进,较好地处理了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制作基础、电子制作实例,其中电子制作实例有:个电路——会发光的二极管、自动夜光灯、报警器、5.0 V电压调节器的制作、与非门控灯、振荡器、振荡器扩展应用、计数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电子猫、USB-UART接口转换器、流水灯、通用电池充电器、楼宇对讲机、收音机、译码电路、基准电流源电路、可调双限温度报警电路、表决器、声控电灯开关。
《常用机床电气检修(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 CA6140型车床电气检修、C5225型双柱立式车床电气 检修、CK6136型数控车床电气检修、Z35型摇臂钻床 电气检修、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检修、M7130型平面 磨床电气检修、M1432A型*外圆磨床电气检修、 M7475B型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电气检修、X62W型*铣 床电气检修、T68型卧式镗床电气检修、T612型卧式 镗床电气检修、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检修和B2012A 型龙门刨床电气检修等。 《常用机床电气检修(第2版)》由王兵主编,丁 娜、赵怡、张志参与编写。
本书通过任务引领、工艺分析、常用工具与量具的使用、钻床操作和加工实训等项目,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等方法及基本测量技术,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工种所必需的钳工操作技术。 本书涉及的知识、工艺和技术均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技术需要,编写中坚持技能为主、理论适度够用。 本书既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职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行动导向教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配套用书。本书按教材课题顺序编写,紧扣教学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题型多样,难易适当,适合学生做练习和训练使用。本书中综合训练题目较多,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 本书由王公安主编,钱涛、刘风军、马苍平、王永胜、官德瑞、姜启鲁、陆正宇、杨田龙、李银参加编写,费聿楷主审,袁媛、袁伟参审。
本书为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全书共八章,分别为继电保护基本元件、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保护、输电线路的方向电流保护、输电线路的接地保护、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水轮发电机的继电保护、计算机继电保护。为配合教学,每章附有复习题供学生加强理解。 本书除可作为水电站电力设备、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供其他学习继电保护专业的人员参考。
本教材采用项目训练法,通过“京”字印章、方形凸轮块、六棱柱、螺母、肥皂盒零件、肥皂盒前模及铜电极、印章曲面模型、砚台、小音箱前面板后模、鼠标上盖前模等10个典型零件,从简单的二维图到三维线框、实体、曲面的绘制,从零件图到模具的前模和后模、铜电极的转换,从零件和模具的加工工艺到加工刀具路径的编制,从后处理方法到程序单的编写,从计算机模拟加丁到数控机床实际加工操作,较全面地介绍了Mastercam X2软件应用和数控加工的技巧。 本教材既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数控技术应用短期培训教材。 本教材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实例模型和刀具路径、习题答案等。
根据*和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06〕13号),*和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中等职业学校70个重点建设的专业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主持承担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师资培训体系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组根据教职成〔2006〕13号文件精神,在*专家组的大力指导和热情帮助下,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培养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为目标,研究开发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标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培训方案”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四个子项目,把“双师型”教师的业务要求凸现在相关研究成果中。本书是
本书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识图基本知识、几何作图、投影基本知识、基本体、轴测图、立体表面交线、组合体、机件的基本表示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选学内容有焊接图、表面展开图、电气工程图、房屋建筑图等。与本书配套的《机械识图习题集》同时出版。本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相近专业使用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