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大脑喜欢这样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黄翔 著 用脑习惯 脑科学 脑力充沛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2893 条评论 )
    • 黄翔 /2024-09-24/ 中信出版社
    • 培养科学高效的用脑策略,养成学习型大脑,充分释放孩子的潜力与能量,让大脑自动为你工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分心怎么办? 孩子明明很刻苦,成绩为什么没有进步? 如何增加孩子的记忆力? 孩子靠前紧张、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准怎么办? 怎样呵护大脑健康,补充脑力? 面对这些难题,科学的习惯与策略比埋头苦读更有效。 医学博士、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黄翔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告诉我们:从解剖学上讲,并不存在所谓的 聪明的脑回 或 笨的脑回 学习也不是一件痛苦的、 逆人性 的事。只要顺应大脑的运作规律,通过习惯强化神经连接和神经通路,建立内部模型,就可以充分开发大脑潜力,让大脑高效轻松地适应学习节奏。 他从建立目标、训练专注、建立模型、积极反馈、高效休息与情绪调节六大维度着手,讲述了如何建立起 内部模型 ,养

    • ¥42.8 ¥59 折扣:7.3折
    • 加油吧 大脑 《大脑喜欢这样学》作者黄翔医生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40多个大脑健康问题 脑科学 高效用脑 中信出版社
    •   ( 6286 条评论 )
    • 黄翔 著 /2022-08-01/ 中信出版社
    • 脑瘤跟使用手机有没有关系? 不孕不育可能是大脑的问题? 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为什么脑出血、脑梗越来越年轻化? 压力太大,思虑太多,情绪失控 很多身心问题,是因为大脑累了,亟待保养和休息。 怎样锻炼大脑,规划日常作息,让大脑越用越聪明?自律的人生,需要从 头 抓起! 作为一名脑外科医生、脑科学工作者,本书作者黄翔结合医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案例,讲述对你很重要却常被忽略甚至误解的脑科学知识,帮你排除大脑健康隐患,化解燥郁情绪,用科学方法保养大脑、激发身心活力,游刃有余地过好每一天。

    • ¥42.8 ¥59 折扣:7.3折
    • 学习治疗手记
    •   ( 7053 条评论 )
    • 宋少卫 /2021-08-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很多中小学生都暴露出来不能自主自律学习的很多问题,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在国家倡导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的当下,孩子该如何高效的学习一直是家长们都非常关心的。《学习治疗手记》结合现实生活中36个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学习治疗理论、分享作者从金牌家教到学习治疗师二十余年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学习治疗理论应用和案例分析等。深入浅出介绍学习治疗理论和实践应用,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懂、理解、应用学习治疗。教师、家长、对学习治疗感兴趣的学生,均可通过本书,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建构学习系统的方法。

    • ¥40.2 ¥60 折扣:6.7折
    • 自私的基因 四十周年增订版【官方包邮】理查德道金斯著 自私基因 吴国盛梁文道推荐 中信出版社
    •   ( 3284 条评论 )
    • 道金斯 /2018-10-01/ 中信出版集团
    • 《自私的基因》是20世纪z典的著作,本版为40周年纪念版,在前一版本基础上增补了道金斯在其著作《延伸的表现型》中有关基因差别的两章新内容。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满想象力。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贡献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大。他惊世骇俗地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

    • ¥48.96 ¥68 折扣:7.2折
    •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   ( 7463 条评论 )
    • 作者 [澳] 伊丹·本-巴拉克Idan Ben-Barak),译者 傅贺 /2019-1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夜以继日地战斗?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怎样面对免疫系统的天然缺陷?免疫系统损坏就无法重建吗?病毒、细菌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的抗药性之战应该怎么打? 提高免疫力 与 益生菌 都是消费陷阱?诺贝尔奖关于先天免疫讲了什么? 在这本生动易读的小册子里,伊丹 本-巴拉克向我们展示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摧毁病原体的,我们为何会对某些致病体产生免疫,同时,探讨了免疫系统的演化以及我们关注的抗生素与疫苗的功能,并展望了免疫的未来。本书将带领读者展开一次有趣的免疫系统漫游。

    • ¥34.3 ¥49 折扣:7折
    • 【官方包邮】这本书可能救你的命 内科医生为你讲述关于人体的爆笑冷知识 一本幽默有趣的人体维修指南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   ( 56 条评论 )
    • 卡兰·拉詹 /2024-11-01/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你的大脑就像一个古早的电脑操作系统,充斥着糟糕的代码,加载缓慢,更喜欢看猫的表情包,而不是睡觉。如果没有骨骼,你会一团糟,但如果你饱受背痛、颈部疼痛和膝关节崩溃的折磨,你的骨骼就会成为你的囚笼。你的鼻子从设计上讲是一个灾难,容易堵塞、漏水,还会长出随意的毛发。 这是一本可以拯救你的生命的书,书中介绍的常用健康方法将为你排忧解难,让你更健康。你将了解关于健康的有用或者无用的冷知识: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提升睡眠质量? ?拔鼻毛有什么危险? ?用意念缓解痛苦可行不可行? ?为什么癌症没有统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你将获得调整睡眠、告别消化不良、让自己的排泄更顺畅的健康建议。这本书能成为指导我们人体整个系统的指导手册,帮助我们照顾自己,并大限度地利用人体的资源。

    • ¥46.9 ¥69 折扣:6.8折
    • 安宁病房的一千零一夜:全景式记录安宁疗护的纪实文学,写给普通人的生命教育读本
    •   ( 15 条评论 )
    • 纪光伟 /2025-03-14/ 科学普及出版社
    •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和心理师的身份,共同编织着安宁疗护的温馨画卷。他们用无尽的耐心和深沉的关爱,为那些步入生命终章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着温柔的支持和陪伴。在生命旅程末期,他们不仅守护着患者的身体,更抚慰着他们的灵魂,确保每一位逝者都能在无憾中安详离去,让每一位生者都能在坚强中继续前行。本书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纪实文学作品,它细腻地记录了武汉某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的诞生、成长、挑战与收获。书中以时间的流转为线索,串联起百余个真实而深刻的生命故事,探讨了安宁疗护的内涵、生命末期的应对之道、生存质量的提升,以及如何避免无效医疗的困境。这些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国内安宁疗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出社会对生死观念的深刻变迁。本书不仅是对安宁疗护工作的全

    • ¥45.6 ¥68 折扣:6.7折
    • 伊甸园的飞龙
    •   ( 210 条评论 )
    • 〔美〕卡尔·萨根Carl Sagan) /2023-10-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 萨根的科普名作。作者基于生物学、神经解剖学、脑科学、行为学和考古学的知识来探寻人类智能的本质和进化过程,并为开发人工智能和寻找外星智能提供有用的线索。作者从三重脑模型 爬行动物脑、边缘系统、新皮层说起,讲了脑的物质进化史,又从情感、记忆、推理、梦、意识等角度讲了大脑功能方面的进化渊源。在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日益完善的今天,本书的内容有利于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可以给相关从业人员新的看待智能的角度和启发。

    • ¥40.1 ¥49 折扣:8.2折
    • 尸检报告:一个殡葬师的手记
    •   ( 32519 条评论 )
    • (英) 卡拉·瓦伦丁 /2019-08-01/ 中信出版社
    • 卡拉 瓦伦丁为死者工作。 在成为世界上 超恐怖 的巴斯病理学博物馆(就是 BBC 剧集《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做实验和跳楼的那座博物馆)的馆长之前,她做了多年的尸检工作,完成了大约 5000 次尸检。在这本书中,她以尸检过程为叙事主线,分享了她的专业知识。 从尸体的*个切口开始,我们将跟随作者,着手进行尸体的外部检查,随后依次进入尸体内部,解剖单独的器官,直至*后的尸体缝合。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随着作者的笔触,了解尸检的过程和知识,了解人类生与死之间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关系,了解生命究竟是什么。 她对我们的身体*终会发生什么,有生动的洞察。书中的每一章除详细描绘尸检的其中一个环节,也描述了作者生活和工作的细节,纠正了我们从综艺节目、剧集上看到的关于尸检的错误认知。她的文字触及了我们对死亡

    • ¥42.1 ¥58 折扣:7.3折
    • 偷走心智的贼: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理想国医学人文系列,一本书全面了解老年痴呆)
    •   ( 602 条评论 )
    • 于涵 著,理想国 出品 /2022-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手机里输入 老年痴* 四个字,你会得到成千上万条相关资讯。有提醒注意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兆的,有报道相关药物研制取得重大突破的,有建议你少吃主食多睡觉的,还有宣称念佛打坐有预功效的 部分信息耸人听闻且相互矛盾,让人难辨真伪、莫衷一是。 不仅许多普通人弄不清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治、怎么治,相关医学研究者也为此众说纷纭。自20世纪初该病被命名以来,围绕它的发病根源出现了各种理论与假说:遗传说、 -淀粉样蛋白斑块说、3型糖尿病说、tau蛋白说、炎症说 相应的药物与疗法也层出不穷。到底哪个才是对的?这本书将带你回到阿尔茨海默病被发现的源头,循着医学界峰回路转的研究过程,一直讲到今天的前沿现状,告诉你哪个有可能是对的。

    • ¥43.6 ¥65 折扣:6.7折
    • 人人都该懂的脑科学:简单有趣的脑科学入门;一本书读懂宏大的脑内宇宙以及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 3296 条评论 )
    • 阿马尔·阿尔查拉比 马丁·特纳 沙恩·德拉蒙特李岩松 莫媛 /2020-09-30/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人类对脑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为什么说神经系统的发展反映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为什么说人的行为和反应倾向都是被预设好的? 为什么天生失明的人也能对事情做出恰当的表情? 为什么有人试图用量子物理学来解释意识? 为什么人在生病的时候更难以忍受疼痛? 为什么很多盲人能够以视力正常的人的速度工作?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技能? 为什么说边缘系统使人类从所有动物中脱颖而出? 我们的所有行为以及所思所想都是在脑的控制下产生的,脑就是理解人类行为的一把钥匙。从早期的颅相学用颅骨的隆起来评价他人,到如今的脑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看到脑的各个部分;从还是一个胚胎时的渺小,到发展出脑复杂的世界;从意识、记忆、情绪、睡眠、运动、感觉等方面,到对永生的追求与推测,本书涵盖了有关脑科学的方方面面,用

    • ¥44.2 ¥65.9 折扣:6.7折
    • 掌控大脑习惯
    •   ( 42 条评论 )
    • [日]筑山节 著;高宇涵 译 /2024-09-01/ 新星出版社
    • 你的大脑是否出现了如下的情况。 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大脑好像会卡住,难以迅速反应。 所听、所读的内容,似乎无法顺畅进入大脑中。 明明是很熟悉的知识,关键时刻却想不起来。 进行思考时,思绪很快就会中断。 无法涌现好的灵感,难以持续地集中注意力 感觉坐立不安,静不下心 写东西时,感觉头脑混乱,无法将所思所想整理出来。 下意识地拖延,学习、行动动机不足。 在便捷的现代社会中,大脑的记忆力、集中力等能力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减退,这其实是由大脑的生存与效率机制决定的。 本书结合脑科学中大脑活动规律与原理,通俗讲述了记忆、专注、思考的相关机制,并介绍了运用大脑规律提高记忆效率、提升专注力、增强行动动机的实用技巧。此外,针对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导致的 反应迟钝 集中力不足 动机不足 记忆

    • ¥39.5 ¥59 折扣:6.7折
    • 法医报告:死亡教会我们什么
    •   ( 8737 条评论 )
    • 苏·布莱克 /2020-03-01/ 中信出版社
    • 苏 布莱克每天都要面对死亡,作为一名法医人类学家,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实验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谋杀、分尸现场,以及因战争、事故或自然灾害引发的大规模死亡事件。 在这本书中,她为我们揭示了她亲眼见证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过自己参与的真实案例探索了法医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也将法医人类学这一学科对其工作及生活的影响与感悟和盘托出。 人们总以为关于死亡的书就会让人悲伤或惊悚,但这本书却不同。书中有悲剧故事,也有幽默风趣的故事,更有如悬疑小说一样的真实案例。虽然不能让我们了解死亡的所有面目,但是作为在死亡前线的专家证人,苏 布莱克是更智慧、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引路人。

    • ¥42.1 ¥58 折扣:7.3折
    • 基因蓝图:DNA究竟如何塑造我们的性格、智力和行为?
    •   ( 1326 条评论 )
    • 罗伯特·普罗明,刘颖,吴岩 /2020-04-15/ 中信出版社
    • 这是一本给所有人的遗传学和心理学普及读物。 作者罗伯特 普罗明从事行为遗传学研究45年之久,见证了DNA在心理学领域带来的重大变革。他认为,我们需要对 我们究竟如何成为我们 这个问题进行颠覆性的重新思考。 规模宏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测定整个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绘制基因图谱。而对人类个体而言,平均每人有1%的DNA不同于其他人,这些DNA差异正是塑造我们个性的基因蓝图。我们的智力、性格、心理,我们是否容易患精神疾病,甚至我们是不是习惯早起的人,这些都是由DNA差异决定的。 利用DNA来了解我们是谁并预测未来将会怎样,这个听起来神乎其神的 算命先生 其实是基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前沿科学成果实现的,那就是个人基因组学。科学认识DNA差异对我们的心理产生的影响,理清遗传影响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将认识真实的 遗传自

    • ¥42.8 ¥59 折扣:7.3折
    • 癌症·防御(写给健康人的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文津图书奖得主新作,菠萝博士告诉你如何科学地预防和筛查癌症)
    •   ( 3138 条评论 )
    • 李治中 /2021-07-0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是从预防角度科普癌症相关知识的一本科普读物,也是一本可以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防癌手册。 一开篇,作者就对读者阐明了预防癌症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两个级别的预防的概念。正文共分为九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关于癌症基础的一些知识,然后从先天基因到饮食,再到身边风险、感染危害,按照由先天到后天,由自身到他人的逻辑组织知识点,进行关于癌症的病因、传播的科普知识。在此基础上,第六部分着眼于体检筛查,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癌症如何尽可能地通过体检筛查的方式预防。目前,年度体检已经比较普及,该部分指导性突出。本书还贴心地对关于癌症的常见流言及误会加以澄清,帮助读者树立起对癌症的科学认知,并介绍了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和教训,还收入了几位患者的真实故事。

    • ¥43.4 ¥59.8 折扣:7.3折
    • 人工智能极简说:人人都能读懂的AI入门书(AI如何改变我们,如何为我们所用)
    •   ( 101 条评论 )
    • [韩]张东仁(Dong-in Jang) /2023-10-1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自人工智能的先驱艾伦 图灵(Alan Turing,1912)开始,人们就对人工智能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人们常常会问: 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学习吗? 有可能制造出与人类相似的人工智能吗? 人工智能会写、会唱、会作曲、会表演吗? 未来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自动驾驶汽车什么时候会出现? 我们应该如何从道德、法律和教育角度看待人工智能? 本书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准确地回答了大众普遍关心的关于人工智能的47个常见问题。本书图文并茂,体例新颖,作者用通俗易懂以及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人工智能,它可以做什么,人们该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应该如何加以应用,以及应用前景如何。通过经验和案例研究,本书旨在指导大众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以此帮助人们应对快速变化的现在,并为面向科技未来做好准

    • ¥45.6 ¥68 折扣:6.7折
    • 人类的终极问题:未来篇
    •   ( 889 条评论 )
    • 袁越 /2022-08-0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人类未来吃什么?人类未来用什么?人类未来烧什么?这三个问题是人类未来的终极问题。面对不断膨胀的人口,逐渐匮乏的资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只有进行一场新的 农业革命 ,改变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方式,努力探索新的能源形式,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书作者袁越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的共同体,面对未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改变。

    • ¥44.3 ¥59 折扣:7.5折
    • 人类的终极问题 2019年度中国好书
    •   ( 4327 条评论 )
    • 袁越 /2019-09-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袁越,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本书作者,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万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后代,共享同一个地球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绝不只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助才是进化的主旋律。而创造力,正是从这种万物相连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诞生的。

    • ¥41.3 ¥59 折扣:7折
    • 死亡之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普利策奖,关于死亡你不知道的细节,揭开死亡过程的神秘面纱,超越对未知的恐惧
    •   ( 4309 条评论 )
    • 舍温·B.努兰 /2019-03-08/ 中信出版社
    • 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说过: 生命的用处,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时间的运用;一个人可能活得很久,却只活了一点点。 生命的终结如同落叶归根一样,是自然规律。死亡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坎,对于死亡,很多人不愿提起,甚至忌讳。如果我们能够对死亡多一些科学、理性的了解,不论作为病人,还是家属,面对它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多一些坦然。作为健康的人,认识到死亡这件事情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话,我们是否能对生活多一些大气和宽容。只有在诚实讨论死亡的详细过程时,我们才能面对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情。 《死亡之书》凝结了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毕生行医生涯的智慧与思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死亡在生物学与临床观点上的面貌真实地呈现出来。作者试图表达的观点是:只要环境许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死去。只有了解

    • ¥42.1 ¥58 折扣:7.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