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冥想,真的有利于健康吗? 长期996,真的会猝死吗? 为什么选个好伴侣如此重要? 睡眠真的那么重要吗? 长期熬夜会有什么后果? 基因和情绪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更容易抑郁? 关于健康的传言,我们听了太多。到底哪些是真知灼见、哪些是空穴来风,这些依据从何而来? 《基因,这么聊我就懂了》是华大集团CEO尹烨的全新科普力作,书中通过68个基因科普,全面解码我们与基因的关系,揭示了基因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行为、两性关系、遗传、情绪和健康。 基因几乎是每个人的底层生命代码,看似遥远却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而基因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人的行为、习惯和观念,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改变着基因的表达方式,这反过来又深化了基因对人的影响。可以说,谁能用好基因,谁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你知道吗?燕子南飞、旅鼠迁徙、螃蟹取经、小偷袋鼠 这些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会让你目瞪口呆。当你了解这些动物的行为时,脑海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没有想去探索个中的奥妙? 这本关于动物的小百科全书,它将带你走进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 蜜蜂、飞蝶、狗狗、猫头鹰的奇异行为,去探寻动物世界的真实面目。 翻开这本书,你将在神秘动物这个舞台上,看到会歌唱幸福的鸟儿、用手语交流的动物、飞蝶扑火的奇观,无数的动物行为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奇趣横生的动画片。
1859年,生物进化的观念在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中正式成形。过去的一百多年中, 作为科学理论的进化论本身一直在进化,进化论思想也在持续地 外溢 到人类思想的各个角落。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熟悉几个和进化论相关的概念,不少人还习惯于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但不得不说,进化论可能是被人们误解多、误用多的科学理论之一。 进化论的正知正见是什么?它的前沿发展又有哪些?更重要的是,作为非生物专业的读者,为什么也要了解进化论? 答案尽在这本讲义里。作者王立铭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抽取出一套简洁的公理体系,并用它穿越40亿年进化历程,呈现了 生命起源、增长、适应环境和形成复杂组织的关键要素和完整过程 。 你会在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中,领悟生命世界给予人类生存的启示。你还会在进化论的 外溢 ,也就是
你知道吗?植物并不是傻傻地站在那里不会动的,它会睡觉、会换衣服,会生娃、会治病 这些只属于人类才有的技能出现在植物身上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当听到这些奇妙的事情时,脑海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没有想去探索个中的奥妙? 这本关于植物的小百科全书,它将带你走进奇妙无穷的植物世界 行走、换衣服、开口说话和探测矿产的植物传闻,去探寻植物世界中的真实面目。 翻开这本书,你将在神秘植物这个舞台上,看到多姿多彩的花朵、形状各异的树叶,无数的植物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奇趣横生的动画片。
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八堂自然课 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堪称一部现代版的《瓦尔登湖》。作者涉猎广泛,引用生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教授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八堂精品课。这些课有关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雌雄平等、动物如何让我们更聪明、年长的植物如何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等内容,读后令人刻骨铭心,足以改变人生。 这本书就像一只手,牵着我们走进大自然。接着它又教我们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体会。书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 ? 烦人的蚊子的亲戚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 现代疾病 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 罪魁祸首 ?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 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 微生物朋友 ,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 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丁 布莱泽提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从四个角度阐释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基因科学知识。 解读植物的演化: 水果自由 到底还有多远?是我们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我们?植物也有情绪吗?植物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很多都超过人类,我们应从它们的演化中体会生命的神奇与力量。 揭开动物的奥秘:食鹿茸真的有益健康吗?失落的恐龙世界还会重返人间吗? 三级 动物的生存史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我们与动物一样,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长存之道。 关注人类的健康:新冠病毒与蝙蝠到底有何关系?现实中真的存在超能者吗?遗传会带给人类怎样的厄运?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遗传与环境中。与其他前沿学科不同,生命科学的研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纠正误区正是科普的价值所在。 憧憬基因科学铸就的未来:基因编辑真的可以创造 新人类
在漫长的生命进化史上,有一种动物与人*为相像,它不是黑猩猩,也不是猿或猴,而是狼。乍听之下,你也许难以置信。关于狼,这种集传说与迷思于一身的动物,这本书将向我们揭示诸多新奇而令人惊叹的事实。 埃莉 拉丁格是享誉大西洋两岸的狼专家,25年来,她一直潜心观察和研究黄石公园的野狼群。她发现,狼是极聪明、富有人情味的动物,它们会共同抚育后代,照料年迈的老狼和负伤者;它们遵从头狼的领导,女性拥有*终的决定权;它们会因爱人去世而心碎,也会为寻找未来而奔走远方;它们会思考,会做梦,会交流,会定计划。爱家人,负起该负的责任,不轻言放弃,热爱嬉戏 狼的社会性不逊于我们人类,狼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像我们。 在埃莉 拉丁格的镜头和笔尖下,每一只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个性。你会遇到黄石公园的超级巨星、狼界的安吉丽娜
本书介绍了中国产的螽斯蟋蟀200多种,涵盖了大部分的属级阶元。不但配有栩栩如生的生态照片,还介绍了的其外部形态、鉴别特征、生活史、产地等,能够使得普通的昆虫爱好者及其它从事科普教育的工作者分辨这些种类。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鸣虫文化的继承尽上一份微薄之力。尤其希望青少年能够通过此书了解我国鸣虫的多样性,并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是一个离奇而真实的狐狸驯化故事: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动物实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定历史时期下科学家的灵光一现。几代科学家殚精竭虑,用60年时间,复刻了人类祖先如何驯化我们最忠实的动物朋友 狗。实验、政治阴谋、悲剧、爱情故事和幕后花絮,都将在其中呈现。 然而在毛茸茸的温情和催人泪下的悲剧背后,在恢弘壮阔的科学野心和历史图景之下,还有更多耐人寻味的事实。科学家试图了解的,与其说是狐狸抑或犬类的基因和进化秘密,毋宁说是一个更少有人敢于直面的话题:人的驯化,以及自我驯化。无论狐狸、狗还是人,我们都处在一旦开启就飞速运行的驯化过程中,无一例外。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 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 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在所有被发酵和蒸馏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极为古怪,还有一种和恐龙一样古老 但是每一种植物都为全球的饮酒传统和人类历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 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 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受欢迎的嘉宾。
鲨鱼是世界上危险的生物之一。它们拥有庞大的身体和尖利的牙齿,但是,世界上有500多种鲨鱼,其中有多少种会主动攻击人类?事实上,大多数鲨鱼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本书用漫画形式介绍了60种鲨鱼,其中除了危险的鲨鱼,也有可爱的鲨鱼、濒危的鲨鱼,以及各种不可思议的鲨鱼。 这是一本简单、有趣的鲨鱼漫画图鉴,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物科普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探索并学会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学会爱护环境,尊重物种多样性。
没有头的鸡能活一年,章鱼可以辨识人脸,大猩猩内心脆弱敏感,鸭嘴兽具有杀死狗的毒针 《奇怪的生物图鉴》是一本畅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生物类科普读物。采用拟人化的图文解说,介绍40种生物不为人知的冷门知识。这40种生物来自空中、水中、陆地上、传说中,有熟悉的、也有*次见的,有可爱的、也有匪夷所思且可怕的。 还等什么!快来一起吐槽它们的迷惑奇葩行为吧,太好笑了! 呜哇!!
这是一本用漫画形式介绍生物学的科学普及读物。这本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流畅,可读性强,适合未接受生物学系统教育的普通人了解入门知识,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中学生)阅读。 生物是什么?从小到看不见的微生物,大到大象、鲸 都是神奇生命的不同表现形式。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生命的科学。在生物学发展之初,生物学家的任务就是收集样本,切开它们,比较分类。随着显微镜的发明,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现在人们已经对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同时仍然在不断探索更多更新的边界。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从微观到宏观,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生命的各个方面,从生命的本质 化学分子与元素说起,从构成生命的单元 细胞,以及细胞中和细胞间发生的各种生化反应,到控制细胞的遗传密码 基因,再到我们体内的各种器官、系统,以及整个自然界
《海错图笔记》系列图书作者耗时九年解读清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从奇葩生物鉴别到中国沿海风土人情介绍,从海洋文化到海洋保护理念传播,兼顾科学与趣味,博物与生活。 为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海错图笔记 青少版》第一册于2020年出版。在青少版中,增加了海洋生物知识栏目和生僻字注音,梳理了海洋生物图谱,更大开本、更大图片,让小读者们可以轻松阅读,领略科学探究的趣味。 本书为青少版的第二册,以 青少年认知度高、与中华饮食相关、物种亟待保护、解谜难度高和与中国滨海地区生活文化相关 五个维度,精选第一册未收录的24篇文章,物种涉及甲壳类、鱼类、藻类等生物类群。阅读本书就好似进行一次有趣的博物学大探究,同小亮老师一起踏上穿越古今的探究之旅,感受融会贯通的快乐和成长。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易斯 托马斯撰写的科普散文集,29篇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科普散文,均原载于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刘易斯 托马斯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家,他极富想象力,温情脉脉地从细胞驰骋到广袤的宇宙,表达出了对生命的真挚之情。书中刘易斯?托马斯从自己毕生研究的领域切入,以渊博的学识和举重若轻的笔法书写,对整个生物学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他所探讨的远远超过了生物科学知识,更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进行的深刻反思,深深地影响了中外几代科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医学史、医学哲学的思想根源。 时代经典,历久弥新。这本影响了无数人的经典在断档多年后,终于重装上阵,新版采用全新译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史、理学博士苏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 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 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
本书是一本介绍细胞来龙去脉的科普读物,讲述了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发现背后的故事,以及备受关注的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的科学原理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事件。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一个个科学家的小故事,理清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脉络,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引起读者对细胞科学发展的思考和审视。 本书可供中学生、大学生参考学习,也可供对细胞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蚂蚁,是这个星球上Zui有魅力的生物类群之一。全世界有超过1.5万种蚂蚁,遍布陆地各个角落,而我们知之甚少。国际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 威尔逊,一生痴迷蚂蚁,他将带领我们开启这场持续80余年的蚂蚁探险之旅。 从童年时期在亚拉巴马州森林中第Yi次与蚂蚁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岛、莫桑比克、新几内亚、多芬岛等遥远之地的旅程,威尔逊对蚂蚁的观察和研究步步深入。他选取25种典型蚂蚁作为重点,不仅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形态和社会体系,还介绍了它们如何通过信息素 说话 和认路,如何协作和战争,如何进化和改变历史,让我们认识到蚂蚁作为社会性昆虫的代表,如何 统治 了这颗星球。 威尔逊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蚂蚁世界。在研究 雄蚁不过是会飞的精子导弹 和 蚂蚁让老太太参加战斗 时,威尔逊雄辩地用火蚁、行军蚁和切叶蚁等来考
几乎所有动物都会得癌症,而自从人类出现以来,癌症就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本书中,凯特 阿尼揭秘了我们最强大的医学敌人 癌症。她特别指出,癌细胞并非外来的入侵者,而更像是一个 双面间谍 :它深深嵌入了生命的基本过程。最新证据表明,进化推动我们繁衍不息,但同时也是癌症的成因。进化帮助我们智胜我们的环境,而它也帮助癌细胞智胜它所处的环境,可悲的是,癌细胞所处的环境就是人类自身。 凯特 阿尼通过她标志性的妙语如珠和清晰思路,解释了为什么 我们对癌症的所有认知都是错误的 ,引领读者深入了解最新研究,探索细胞层面那些反抗体内严格 生物社会 的标新立异者,正是这些标新立异的细胞让 生物社会 走向混乱。 要击败这样狡猾的敌人,我们需要比它聪明百倍,甚至要比达尔文本人更聪明。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我们知道每一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在室内、房屋周边、农田、森林、湿地、洞穴、荒漠等各种环境中常见的蜘蛛57科270种,普及了有关蜘蛛和相关蛛形动物的基础知识。书中集作者多年从事蜘蛛分类和野外观察的知识和经验于一体,选用数十位摄影师的蜘蛛野外生态图片500余张,联合分类学同行,图文并茂地对蜘蛛的分类系统、生物学、经济价值、识别特征和常见种类进行了具体介绍,并提供了全世界蜘蛛类群的中文和拉丁名称,更正人们受不合理宣传而形成的有关蜘蛛的错误认识。
动物园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地方, 而人们是来动物家里做客的。 动物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2亿的话题讨论量。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和物种保护,现代动物园也应向大众展现更加丰富的面貌和功能。 朱赢椿和沈志军打造的《红山动物园是我家》,从饲养员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他们饲养员生涯中那些温馨、有趣又令人难忘的故事,而读者将在这些故事里领悟尊重自然、关爱动物、敬畏生命的重要意义。
《蚂蚁之美:进化的奇景》是一本由观察者的手资料汇集而成的关于蚂蚁的书,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着这些常常为我们所忽略的小家伙的故事,堪称中国版《昆虫记》之蚂蚁篇。 《蚂蚁之美:进化的奇景》共分成三部分,部分是蚂蚁王国基本情况的概括和描述,作者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蚂蚁王国之中的合作、斗争和权术谋略,也讲述了那些打入蚂蚁世界的食客、间谍和入侵者;第二部分则是挑取了众多蚂蚁家族和物种分成了15个典型话题展开述说,您将在这里看到不同的蚂蚁族群为了生存,在自然选择的伟大法则下所作出的适应性进化,以及让人惊叹的生存策略;第三部分则是专为愿意在观察蚂蚁之路上走得更远的读者所准备,包括了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蚂蚁饲养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告诫爱好者要爱护蚂蚁,对它们进行保护性的研究,而非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