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寄生虫星球 卡尔·齐默食物链顶点控制进化 自然生物年度科普书普利策获奖专栏作家病毒星球作者成名之作血
    •   ( 122 条评论 )
    • (美)卡尔·齐默|责编:胡艳杰|译者:姚向辉 /2022-01-01/ 天津科技
    •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 加不信任、让女人 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 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 ¥24.7 ¥58 折扣:4.3折
    • 巴斯德发酵生理学 科学元典丛书
    •   ( 59 条评论 )
    • [法]巴斯德 著, 沈昭文 译 /2024-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巴斯德发酵生理学》是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关于发酵研究的经典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巴斯德发酵生理学》中,巴斯德对发酵理论进行了研究、思考和总结,通过精心设计的严谨实验,讨论了酵母发酵、酒精发酵、矿质发酵等问题,证明了发酵实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过程,分析了发酵过程的特点、不同微生物的不同特性,对诸多反面意见进行了批驳。 《巴斯德发酵生理学》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提供了新的方向,并启发了医学及其他领域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正是由对微生物的研究出发,他发明了预防鸡霍乱、炭疽病、猪霍乱、狂犬病等疾病的方法,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书中还体现了巴斯德在科学上不断创新探索、孜孜以求的精神,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 ¥29.5 ¥59 折扣:5折
    • 哲人石丛书·酵母演义:真菌如何塑造人类文明
    •   ( 158 条评论 )
    • [英]尼古拉斯·P. 莫尼Nicholas P. Money) 著,林凤鸣 译 /2023-12-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酵母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微生物。早在千年之前,人类就开始用它酿酒、发酵面团。在认识到它的 真面目 后,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被细胞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用于探究生命的奥秘,成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酵母还被用于制造拯救生命的药物如胰岛素等,以及生产有助于拯救地球免受全球变暖影响的生物燃料。当然,由于某些种类的酵母具有致病性,人类与致病酵母的斗争也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作者认为,我们对酵母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因为对它的发现和利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本书引人入胜地融合了科学、历史和社会学,探索了人类与酵母之间丰富、奇异且完全共生的关系,以生动的叙述,引导读者认识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微生物。

    • ¥24 ¥48 折扣:5折
    • 【博库网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 2015《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100人,美国总统顾问马丁布莱泽的盛世
    •   ( 160 条评论 )
    • (美)马丁·布莱泽|译者:傅贺 /2016-08-01/ 湖南科技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美国 科学家马丁·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

    • ¥28.25 ¥48 折扣:5.9折
    • 病毒星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428 条评论 )
    • (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 /2019-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特别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

    • ¥26.9 ¥48 折扣:5.6折
    • 占领你的身体:微生物是“好舍友”还是“坏邻居”
    •   ( 477 条评论 )
    • (德)马库斯·埃格特,(德)弗兰克·撒迪厄斯 /2021-06-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你害怕微生物吗?或者说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会不会让你觉得坐立不安?事实上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可能你会觉得那些藏在马桶圈上,厨房角落中,洗衣机里,甚至于在你身上,你的牙缝中的微小的 野兽 简直令人作呕,让人发狂。但是,多亏有这些微生物,不然地球上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种类繁多的生物群,它们可是地球生命的祖先哦。 所以一起来看看这些小 邻居 是如何在我们身边 生根发芽 的,它们之中谁是 天使 谁是 恶棍 ,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们,我们与它们相互纠缠的命运终又会何去何从,答案即将揭晓

    • ¥21.12 ¥48 折扣:4.4折
    • 3小时读懂你身边的微生物
    •   ( 121 条评论 )
    • (日) 左卷健男编著;吴洁译 /2022-08-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要使用显微镜甚至高倍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才能看到真容的微生物总是显得很神秘,一听到 微生物 这个词,很多人就联想到它们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但是人与微生物的关系远非如此。本书从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与人共同生活的 正常菌群 、 制作出美味食物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六大部分解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本书能够为青少年读者开启通向微生物世界的一扇门,微生物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相信看完本书的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 ¥21.4 ¥42.8 折扣:5折
    • 意想不到的微观世界
    •   ( 125 条评论 )
    • [英] 斯潘塞·威尔比 /2023-07-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意想不到的微观世界》一书中对80件我们所熟知的物品进行了显微摄影,从动物、植物,到生活用品和自然现象,可以说包罗万象。书中展示了它们被放大之后的样子,还有各种相关的有趣冷知识。快来从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颜色、形状和图案中,猜猜看它们到底是什么吧!

    • ¥23.9 ¥42 折扣:5.7折
    • 自然的悖论——合理与荒谬并存的进化之路
    •   ( 10 条评论 )
    • (法)弗雷德里克·托马//米歇尔·雷蒙|责编:陈也|译者:杨冉 /2023-07-01/ 上海科教
    • 动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为什么从没出现过长着轮子的动物?无性生殖“省时省力”,但为何代价 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雄性动物往往有着独特的第二性征,但它们却容易因此而丧命,那这些华丽外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繁殖对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那为何许多动物会提前终止繁殖,甚至主动走上 路?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甚至荒谬的现象都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悖论。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或性状有违逻辑,与个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但自然选择不仅没有淘汰,甚至还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何在?作为生物界的一分子,人的身上也有种种悖论。为什么本该服务于人的细胞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引发癌症?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人类为什么嗜糖如命?还有双胎、 恋倾向、左利手等我们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物学现象,它们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

    • ¥22.4 ¥48 折扣:4.7折
    •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11 条评论 )
    • (美)马丁·布莱泽(Martin J.Blaser) 著;傅贺 译 /2016-08-01/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

    • ¥30 ¥48 折扣:6.3折
    • 显微镜下的生物·经典科学系列
    •   ( 107 条评论 )
    • 齐浩然 编著 /2015-05-01/ 金盾出版社
    • 本书将带你进入显微世界,告诉你忙碌的人类、奔跑的动物、浓密的植物、微小的细菌都会走进显微镜的世界里。编者以精心的选材,把对生物的探索以严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生动活泼,配有精美细腻的百余幅放大的插图,让你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愉悦地走进显微镜下的世界里。

    • ¥20.4 ¥25.8 折扣:7.9折
    • 话说细菌---生命科学读本
    •   ( 81 条评论 )
    • 王易 编著 /2010-08-01/ 人民出版社
    • 自1675年那个秋雨霏霏的9月,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现细菌至今,人类认识细菌已经有325个年头了,细菌已经是人类的“老朋友”了。不过,对于这位“老朋友”,除了专业工作者外,又有多少普通百姓了解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系生老病死的问题;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一个关系人类发展的问题。 在大众的眼睛里,“细菌”的形象并不十分美好,甚至有些邪恶。这对一群与人类相识300余年的“老朋友”们显然是有失偏颇,有失公允的。究其原因,巴斯德提出的“细菌致病说”似乎要负些责任,100多年来,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细菌致病说”,将细菌与疾病画上了等号,于是“细菌”就被戴上了一副恶魔的面具。巴斯德以后的微生物学家们,以及所有正在从事着微生物学研究、教学的工作者也要负些责任,微生物学在进入现代研究阶段后,分工日益细化

    • ¥21.4 ¥25 折扣:8.6折
    • 与人共舞——展现细菌的秘密生活
    •   ( 38 条评论 )
    •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张秀丽 编著 /2007-05-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你知道我们身体里多少细菌吗?它们长什么模样?它们究竟是恶劣的掠夺者还是亲善的朋友?我们该如何与它们共处呢?在大开眼界的同时,相信您一定会明白万事万物生生相息的道理,体会造物主的苦心。 中国发展出版社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传奇经典系列”图书,本系列图书分别为:《生命奇迹》、《人体漫游》、《与人共舞》、《死亡之旅》 本套丛书很大一部分取材于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传奇》系列电视节目来自14个国家的112家制作发行公司,并在全国百余家电视台播出,收视观念达上亿人。“传奇经典系列”图书将陆续为读者展示更多精彩内容。

    • ¥22.9 ¥28 折扣:8.2折
    • 话说病毒---生命科学读本
    •   ( 92 条评论 )
    • 王易 编著 /2010-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十四章,介绍了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危害、病毒的利用、病毒的演化、病毒的防治、病毒的传播、病毒的增殖与转移等诸多公众关心与感兴趣的内容,以科普的语言为病毒描绘一个“全景”。

    • ¥21.4 ¥25 折扣:8.6折
    • 细菌简史与人类的永恒博弈
    •   ( 25 条评论 )
    • 陈代杰//钱秀萍 /2015-04-01/ 化学工业
    • 细菌是一种奇妙的微小精灵,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它们的“足迹”。细菌有多大?有肉眼下看得见的细菌吗?细菌都对人体有害吗?细菌是如何使人生病的?人类发明了哪些药物来对付细菌?细菌又有哪些本领来抵抗这些药物?究竟是人类厉害,还是细菌 强?……诸如此类的有趣问题还有很多。 陈代杰、钱秀萍的《细菌简史与人类的永恒博弈》将一一为你揭示。

    • ¥21.9 ¥35 折扣:6.3折
    • 细菌简史与人类的永恒博弈
    •   ( 6 条评论 )
    • 陈代杰//钱秀萍 /2015-04-01/ 化学工业
    • 细菌是一种奇妙的微小精灵,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它们的“足迹”。细菌有多大?有肉眼下看得见的细菌吗?细菌都对人体有害吗?细菌是如何使人生病的?人类发明了哪些药物来对付细菌?细菌又有哪些本领来抵抗这些药物?究竟是人类厉害,还是细菌 强?……诸如此类的有趣问题还有很多。 陈代杰、钱秀萍的《细菌简史与人类的永恒博弈》将一一为你揭示。

    • ¥21.7 ¥35 折扣:6.2折
    • 微生物总动员
    •   ( 516 条评论 )
    • 刘佳辉 /2018-07-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生命对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而微生物作为一群特殊的生命体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 聪明而智慧 的微小生物。本书从地球上*早的居民开始,逐步带你去了解微生物是怎样生存至今的,还有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为我们开启了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大门。本书中的每一节都附带了与文中相关的知识链接和与文章相联系的延伸阅读,进一步丰富了小读者的课外知识。

    • ¥24.3 ¥39.8 折扣:6.1折
    • 与细菌作战
    •   ( 21 条评论 )
    • 杨广军 编 /2013-07-01/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与细菌作战》(作者肖寒)从细菌的分类、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传播、分布等基础知识讲起,分别从细菌带来的危害、细菌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细菌能够引起的疾病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知识,并列举了世界上耐冷的细菌、耐热的细菌、能发光的细菌等细菌相关的趣味知识。《与细菌作战》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简炼生动的文字叙述,让中小学生阅读后对微生物知识产生兴趣。引导中小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对科学产生兴趣。在每一节知识的后面,提出数个思考题,开拓思维,转动脑筋,在吸取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

    • ¥20.5 ¥29.8 折扣:6.9折
    • 细菌与人
    •   ( 82 条评论 )
    • 高士其 /2017-07-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细菌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高士其先生撰写的29篇科学小品,说的都是生物界的琐事,如细胞、细菌、气味、鼠疫等,却篇篇与人相关,透着科学与哲思的光芒。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人生七期》《人身三流》《病的面面观》等。

    • ¥21 ¥28 折扣:7.5折
    • 病毒星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 /2019-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特别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

    • ¥25.5 ¥48 折扣:5.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