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片形式讲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的故事。从它们的来源到它们的用途和传奇故事,包罗万象,生动而有趣。本书的*特色是其赏心悦目插图,它们充满具有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难得一见。 本书作者TheodoreGray是一位化学家,更是一位疯狂的元素收藏爱好者。他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有关的各种标本和文物,其收藏可以与任何一个专业的博物馆媲美。本书的所有图片大部分就来源于他的这些收藏。 本书是TheodoreGray的一部科普杰作,其写作过程共花费7年时间。本书出版后广受赞誉,仅英文版就在1年多时间里销售了20余万册,同时被翻译成了15种文字。 不论你是否学过化学,本书一定会成为你*难忘的一堂化学课。它将用有史以来的*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
全书图文并茂,用超1000张图片解析118种化学元素的属性、结构、电子填充顺序、原子发射光谱等。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相关化学知识的发展历史和名人故事,以及化学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多角度、多方位拓展孩子的视野,启发孩子对化学产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轻松迈入奇妙的化学世界。
在爱丽萌德大陆,生活着一群元素使者,他们具有操控不同元素的能力。不同的元素使者可以联手召唤出化合物小精灵,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但是,一股潜伏在黑暗中的未知力量却在蠢蠢欲动,妄图统治这个世界。一个人类世界的小男孩因为跟父亲生气,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并且改变了这一切。他会在爱丽萌德引发什么样的反应、展开什么样的冒险?他是怎么收获和元素使者之间的友情的?而在*后,他又能否回到原来的世界,能否和父亲重归于好呢? 这本科学漫画书不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奇幻故事,而且还专门设计了 学习时间 板块,满足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本书还附赠人设贴纸和填色画!
炼金术起源于将贱金属转化为贵金属( 嬗变 )的一门实用学科,核心为寻找能使炼金术士把贱金属变成黄金的贤者之石。17世纪早期,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其根源在于实用化学,如开采和提纯金属,以及使用草药和金属化合物治病。从18世纪末期开始,原子论、化合价、元素周期表相继出现,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伴随着量子力学发展,化学上许多问题得以解决,化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化学从炼金术到分子科学的过程,配有160多幅珍贵的插图。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插图是从时间跨度达400年的与化学有关的出版物中精选而来的,每幅插图都有相应的文字,论述其在历史、科学背景下的重要性。 本书可读性强、信息量大,生动有趣,可供对化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本书历史部分选取了1660―1860年间波义耳、普利斯特里、拉瓦锡等12位著名的化学家,用精美的手绘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对他们使用过的重要化学装置进行了介绍。欣赏部分用CG图像复原了历史上15套重要的化学反应装置,另外还包括了拍摄的化学反应4K视频的精美截图。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远征俄国,却以惨败告终。关于其败因,有一种说法最离奇 都是纽扣惹的祸 。原来,锡制纽扣在酷寒中会分解为碎屑,以致法军受困于冰天雪地。若无此插曲,整个欧洲的命运是否会截然不同? 本书深入挖掘了17个化学分子的传奇故事,如同锡制纽扣那样,它们展示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实则存有惊人的化学联系。这些分子推动了早期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众多宏伟的工程壮举,引领了医学领域的变革;甚至在性别角色、法律制定、环境保护以及我们的吃穿用度等方面,都留下了深远的烙印。 《拿破仑的纽扣》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被这些微乎其微的化学分子悄然塑造的。
亚历山大大帝临终前说:我死在太多医生的帮助下。享年33岁。 普林尼记录了当时流行的墓志铭:就是那帮医生杀了我。 华盛顿死前*后一句话是:让我安静地去吧。此前他被灌了大量水银,还被放了2.5升血。 乔治 奥威尔去世前两年一直与一种新药链霉素奋战,他躺在病床上说:我觉得使用这种药物,就好像把船凿沉,来驱赶船上的老鼠。这种有效药物的副作用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即便到了20世纪,医学教科书仍然充斥着自相矛盾的教导和未经检验的谬误传统,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同时也是与谬误的抗争。《药物简史》考察古巴比伦到当代6000年的一系列经典药物,每一种药物的背后,都是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奎宁与英国人 1651年,奎宁正式进入《罗马药典》,是药典中为数不多的有效药,风靡全欧洲,不过英国却是个例外。有人发烧,服用了奎宁之后,死掉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将化学史分为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三部分。古代化学(远古时期~17世纪)部分主要介绍古代实用化学、炼丹术和炼金术;近代化学(17~19世纪末)主要内容包括玻意耳的科学元素说、燃素说与拉瓦锡氧化理论、道尔顿的原子论与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论、第一次国际化学会议、化学符号及化学命名法、无机化学的系统化、近代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的建立及近代化学工业等;现代化学(19世纪末至今)主要介绍三大物理学现象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进、元素周期表的完善、现代价键理论与量子化学、晶体结构与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现代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发展;最后对化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元素周期表中的那些方格包含了不少惊人的事实。这些元素讲述的故事,给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甚至历史赋予了隐藏的秩序。 本 麦克法兰在《源自尘埃的世界》中追溯了数十亿年的进化史,以元素的数学作为开头,以人类的发展作为结尾。在这个故事中,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新事物。世界就像是建立在地质学基础上的舞台。流水不断浸蚀山脉中的岩石,将矿物质转移进化学,并为远古生命提供化学护盾。在这种环境下,一系列化学规则不断提升生物的复杂性。随着细胞构成生物和生态系统,五颜六色的分子捕获了太阳的能量,并释放氧气。氧气是一个关键因素,它改变了世界,并使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元素按照可预测的顺序不断被生命利用。这些事件在版画家加拉 本特和医学插画家玛丽 安德森创作的40幅原创插图中得以生动体现。 本书适合那些对科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心中有问不完的问题。其中,他们感兴趣的就是身边的事物是从哪里的来。这个问题确实不好用通俗的语言回答,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关于化学元素的知识,也许就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满足小朋友们的好奇心。 在这本书中,作者精心挑选了近20种有意思的化学元素,详细介绍了它们经常出现在哪里,用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神奇的特点,等等。书中所介绍的元素包括氢、氦、锂、碳、氮、氧、硅、磷、硫、氯、钙、铁、铜、银、碘、钨、铂、金、铅。通过浏览书中的插图,你可以加深对这些元素的直观认识。书后提供的元素周期表可以让你看看元素大家庭中的全部成员。
伟大思想家们的思想和作为经常可以产生精彩的故事。在《化学元素之旅》中,你将会看到改变历史的100个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每个故事都涉及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而正是这些难题促使了新发现,并且改变了我们对世界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的认知,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知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被完全认知,它需要大量对证据的思考,一步一步去逼近真相。在这《化学元素之旅》中,我们追寻着一个效果与美感同时兼具、可以显示宇宙组成基本单元的工具——元素周期表与其相关内容的历史轨迹,涉及哲学家、炼金术士以及科学家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说,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原子组成的,不然我们的世界就是一片虚无;法国安托万·拉瓦锡向世界宣告,水并不是一种元素;门捷列夫,这个大胡子的西伯
本书基于西奥多 格雷*畅销的图书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揭开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神秘面纱,讲述周期表形状的由来,以元素族为主线,介绍各族元素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和体现形式。视角独到的讲述,配以新的前所未见的精美照片,还有关于元素的更多见闻,带你重新认识你我身边美妙的化学世界。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2(彩色典藏版)》还附赠化学史上珍贵的史料复制品。
为什么会有雾霾? 流感特效药达菲为什么总是一药难求? 1700年之前的欧洲绘画为何很少以蓝色为主? 最热的火焰是什么?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冰山一角。欢迎加入作者德里克·B.罗威的探索历程,书中涵盖了公元前50万年到2030年化学发展历史记录重要、最有趣的250个里程碑。这条时间线轨迹上有各种各样的化学主题,如水银、氨基酸、希腊火、贤者之石、聚合物、荧光、温室效应、自由基、银版照相法、超临界流体、氯氟烃、化学战争、色谱分析、LSD、多诺拉的死亡之雾、铅污染和工程酶等。书中还介绍了包括帕拉塞尔苏斯、弗朗西斯·培根、安东尼·拉瓦锡、汉弗莱·戴维、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玛丽·居里和埃米尔·赫尔曼·费舍尔在内的重要科学家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 《化学之书》按时间顺序排列,内容丰富、权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与评估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对生物体产生毒副作用的科学与实践。本书汇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在教学、演讲、科研与社会活动等经历中所撰写文稿的精华。不对毒理学作深奥和繁琐的介绍,重点介绍与大众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密切的常见化学物质酒精、咖啡因、尼古丁、大麻、农药、铅、汞、砷、金属、溶剂、环境中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内分泌干扰剂、空气污染物、煤炭与柴油燃烧的排放物、动物与植物毒素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纳米材料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涵盖了有关毒理学问题的历史事件、病例或不良反应背后的简明毒性作用机制、监管标准及由来,以及对化学品进行危险度评估与管理的方法与原则。特别介绍了化学品对神经系统、怀孕与发育的毒性作用,以及肿瘤发生与化学品接触的关系。此外,对毒理学实践所涉及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
作为大家期盼已久的西奥多·格雷的“化学三部曲”的第三本书,《视觉之旅:奇妙的化学反应》(彩色典藏版)艺术性地探索了分子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并让它变得生机勃勃的。西奥多·格雷从《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和《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开始,并在《视觉之旅:奇妙的化学反应》中,完成了对化学世界的探索之旅。在《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之中,格雷先生给读者呈现了周期表中的118种元素,那是一幅你从未见过的、引人入胜的画卷。他向我们展示了元素如何连接起来,形成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各种物质——从食盐到肥皂等各种我们身边的东西,图书设计得五彩斑斓、精彩纷呈。接着,我们读到了《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格雷和摄影师尼克·曼精心安排了惊艳的照片,格雷用
《化学的魅力在哪里》以普及化学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化学基础知识为纲,密切联系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实际,引用重要的化学发展史料,用七个主题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地帮助读者系统了解化学,领略化学的魅力,提高科学素养。主要内容有:描绘物质世界的风采、揭示元素的原子结构、剖析分子与晶体结构、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与原理、阐述物质 的制造与合成、介绍化学思想观念与方法、倡导化学价值与科学精神。 本书面向希望了解、学习化学科学基础知识的读者,也是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还可供化学专业相关的高校学生、中小学教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