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快速入门教程》以实例为主导,以51 核心板为开发平台,涵盖了51 单片机开发基础、C51 程序设计基础、I/O 引脚、中断、定时器/计数器、通信、看门狗、Flash 等内容,详细介绍了STC89 C52RC芯片的大部分片上功能。本书10 个实例均包括每章实例所需要的知识、实例与代码解析、思考题和应用实践四大环节,每个实例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源代码。本书章节名称中带有 * 标志的为选读内容,但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内容不重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是否阅读。 《51单片机快速入门教程》配套的资料包既包括51 核心板原理图、例程、软件包、软件资料,又包括配套的PPT讲义、视频等资料,且持续更新。下载链接可通过微信公众号 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 获取。编者建议,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要看要练,更要勤学多思。读者在阅读章节内容后,可在独
本书是一本介绍Linux设备驱动开发理论、框架与实例的书,本书以Linux 2.6版本内核为蓝本,详细介绍自旋锁、信号量、完成量、中断顶/底半部、定时器、内存和I/O映射以及异步通知、阻塞I/O、非阻塞I/O等Linux设备驱动理论;字符设备、块设备、TTY设备、I2C设备、LCD设备、音频设备、USB设备、网络设备、PCI设备等Linux设备驱动的架构和框架中各个复杂数据架构和函数的关系,并讲解了大量Linux驱动开发的大量实例,使读者能够独立开发各类Linux设备驱动。 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Linux开发人员、嵌入式工程师参考使用。
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大、线路**的高压直流输电网络,大规模交直流互联使得现代电力系统愈发复杂。本书以贴近实际的具体项目为依托,介绍了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基本知识与先进技术,包括交直流混联电网概述、特高压直流发展及分类、交直流混联电网高精准度仿真建模、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分析、典型复杂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案例(建模及稳定性分析)、基于**控制的多端直流**功率调制、特高压直流**落点规划、针对直流闭锁故障下FACTS装置选址规划、受端网架频率稳定性评估等内容,并依托实际案例对建模、规划、评估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的成果涵盖交直流电力系统理论与应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实用性,对于开展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研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有借鉴价值
《快乐驿站:我也能装操作系统和挽救数据》是“快乐驿站”丛书之一。全书用大量的实例、形象的图解、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电脑使用者轻松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备份、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掌握硬盘的安装、分区和挽救数据的技巧。 全书共11章,章介绍备份原操作系统个人资料和设置的技巧;第2章介绍重装WindowsXP/2000/2003的方法;第3章介绍安装操作系统后需要做的工作;第4章介绍安装新硬盘和在新硬盘上安装Windows XP/2000/2003的方法;第5章介绍使用PQ创建和调整分区的方法;第6章介绍在电脑上同时安装Windows XP/2000/2003的方法;第7章介绍安装Windows Vista的方法;第8章介绍备份和快速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第9章介绍误删除、误格式化以及分区被破坏后的数据挽救方法;0章介绍操作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1章介绍操作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快乐驿站:
本书全面讲解了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架设的方方面面,全书分3篇共29章,内容涵盖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活动目录和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架设。所有知识点均附实例进行讲解,全书共有近300个实例。 本书适合Windows网络服务器管理人员学习使用,适合大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作为MCSE考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MIT Scratch为设计工具,通过创建交互式的故事、游戏、音乐及艺术等专题的方法,训练读者的程序设计逻辑,适合零基础学习。本书共20章,40个经典案例精讲,80个学科知识贯串,140个课后习题详解。每一章的结构基本类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巧妙的把程序和Scratch工具工具的学习结合起来。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会通过一个案例的实践,读者可以将前期的知识点,延伸学习到Scratch指令积木的“应用、堆砌和搭建”,很终完成整个任务。
本书紧紧围绕“μC/OS-II系统设计”这一主题,立足实践解析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与嵌入式图形系统μC/GUI的设计与应用。本书主要以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及嵌入式图形系统μC/GUI作为讲述对象。 全书共分为20章,所讲述的18个实例涵盖了最常用的外设以及最典型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指导性强。所有的实例都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和嵌入式图形系统μC/GUI,同时也都涉及硬件底层程序设计,软件设计架构均参照应用软件层、系统软件层、硬件抽象层、硬件外设驱动层次安排,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控制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嵌入式系统教材;也可供从事ARM技术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开发的科研人员、嵌入式爱好者和从业人员参考使用。本书更是线嵌入式系统高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主要技术,包括进程与CPU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详细介绍了MS-DOS、UNIX/Linux和Windows 2000/NT/2003实例,每章都有重点演示和交互练习。还有小结和习题。本书配套一个可以建立操作系统教学网站的光盘,其中有动画讲解、交互练习、题目测试、问题讨论等。本书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教材,对各个层次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也有的帮助。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以及在构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在设计操作系统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新进展,如线程、实时系统、多处理器调试、进程迁移、分布计算模式,安全性等。为便于理解,还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UNIX和MVS作为实例贯穿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又可供计算机爱好者自学,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24个典型实例、一个综合实例和10道习题的形式详细讲解了Linux C的编译方法、文件处理、进程、信号、程序通信、Linux RS-232程序设计、Socket程序设计、网络多任务与网络广播、监控分布式模块、CGI等知识,旨在培养大家的Linux IPC多元化程序化程序设计的能力,了解Linux程序语言的应用。 本书讲解深入浅出,理论通俗易懂,适合对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有兴趣的程序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及培训班学员使用。
《LabVIEW虚拟仪器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 二版)》共5篇,25章,全面、细致地讲述了LabVIEW 2010的新特性及操作方法、关键细节技巧和工程应用实践经验。 第 一篇LabVIEW技术基础(第 1章~第 12章),主要讲述了LabVIEW编程环境、LabVIEW前面板设计、LabVIEW程序流程和结构、波形显示、程序动态控制、文件输入与输出、生成安装包和可执行文件、程序调试与程序性能等;第 二篇LabVIEW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链接(第 13章~第 16章),主要讲解ActiveX技术应用、LabVIEW与编程语言的链接、C代码调用、动态链接库函数调用、LabVIEW与数据库的链接等;第三篇LabVIEW应用实战技术(第 17章~第 20章),主要讲解了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LabVIEW中的数据采集、总线技术、网络通信等;第四篇工程应用综合案例(第 21章~第 23章),通过3个完整的案例:风机自动控制系统、风速采集、听力计
书名:零基础学Raspberry Pi(图文版) ISBN:9787115397225 定价:59.00元 装帧:平装 是否套装书:否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页数:166页 开本:小16开 单色/彩色:四色 更加基础,非常适合初学者,也容易入门。 彩色印刷,附有大量清晰的插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附有大量简单的应用实例,边学边做,趣味性强。 如果你是一名青少年爱好者,希望了解Raspberry Pi,那这本书将会给你一个非常好的兴趣指引。它的内容无论是从叙事方式还是思维方式上都更加接近青少年接受事物的
Qt作为Linux下GUI的强大编程工具,能给用户提供精美的图形界面所需要的所有元素,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书共分11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Qt应用开发进行了介绍,涵盖了界面外观、图像处理、磁盘文件、网络与通信、事件等程序设计中经常涉及的内容。作者希望通过本书为想学习Qt编程的读者提供入门的指导,也为从事Qt开发应用的读者提供帮助。本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叙述言简意赅、清晰流畅,讲解透彻,通俗易懂,图例丰富,所有实例均在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了验证。本书适合于从事或准备从事Qt开发的技术人员,也可作为Linux窗口应用开发者的参考书。
本书面向患有多动症或者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的家长,为他们提供多动症的一般知识,帮助家长正确面对自己的孩子,教会家长在家里如何管理孩子的多动、对立违抗等问题。 本书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行为矫治的步骤;如何管理患儿的不良行为问题,如何帮助患儿解决叛逆心理,如何向孩子说“不”;如何帮助患儿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我控制力,改善伙伴和同学关系。同时,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药物治疗和掌握药物的应用方法。家长如何与老师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是帮助儿童改善学校行为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本书主要面向家长和老师,也可供儿童心理卫生工作者、儿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