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此套书的下册,是上册的延续与拓展。本书详细讲解了FAT32中长文件名的相关技术及其在znFAT中的具体实现。后,着重介绍了SD卡等存储设备的驱动原理与调试方法。应该说,下册比上册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会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如果说上册是专注于基础和常规内容的话,那么下册则更加侧重于提高与创新。振南将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算法,以及它们在znFAT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谨献给对FAT32、SD卡等嵌入式存储技术感兴趣,以及在这方面有项目应用需求的广大人群。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参考书,对大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本书以美国TI公司的TMS320C54x系列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描述对象,从初学者的角度入手,对DSP系统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8章,第1、2章针对初学者对DSF?及利用DSP进行系统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概述;第3~5章详细介绍了TMS320C54xDSP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及其软件开发与设计方法;第6、7章以DSP集成开发环境ccs的新版小v3_3为例详细介绍了CCS的使用方法,并以TMS320C54xDSP小系统为平台详细讲解了多个应用实例;第8章从硬件构成原理和应用编程两个方面对DSP外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小书内容新颖伞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电气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小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I)SP处理器开发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随着高性能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微机控制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书以国内流行的80C5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兼顾了原理及应用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80C51单片机的原理、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系统扩展、中断、接口及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例。 本书以“工作场景导入”-“知识讲解”-“回到工作场景”-“工作实训营”为主线编写,以例题配合深入学习,知识讲解细致。除了第1章,其他各章都有配套的实训练习,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还提供了实践中常见问题解析,能够进一步拓展读者的知识面,使读者提高操作能力。 本书结构清晰、易教易学、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技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制作——基于keil和proteus开发仿真平台》基于8051单片机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分别是led电子彩灯、电子钟、简易电子琴、数字电压表、数字温度控制器和电子日历的设计与制作。每个学习情境包括多个任务案例,每个任务案例都有keil项目程序和proteus仿真。程序设计以c语言为主,涉及汇编及c语言编程、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存储器、中断/定时系统、时钟计时、串行通信、电子音乐、模数转换、数字温度检测、pwm调速、字符/点阵液晶显示、i2c总线和实时时钟等应用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本书所有任务案例请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 《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制作——基于keil和proteus开发仿真平台》以任务为导向,实践性强,适应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用于单片机爱好者或工程
本书以当前主流微机技术为背景,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各功能子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机制。本书分为8章。第1章概述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组织;第2章以定点加、减、乘、除、移位运算逻辑以及溢出判断逻辑为重点,深入讨论运算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 第3章介绍了指令系统及其设计方法;第4章以控制器为核心,揭示了指令的执行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深入介绍了CPU的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了主存储器子系统,着重讨论了主存储器的设计方法; 第6章介绍了系统总线及其设计方法;第7章主要介绍了I/O接口的两种工作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讨论了I/O接口的逻辑组成与实现方法;第8章以显示器和磁盘存储器为重点,介绍了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逻辑组成及其工作机制。 本书不仅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强调系统级的整机概念,还突出硬
梦享团队编著的《计算机操作系统(2016年考研核心考点命题思路解密)》严格按照*计算机考研 408统考大纲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部分编写,涵盖大纲指定的所有考试内容。本书对统考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并精心策划和部署每一个章节,对每一个章节的考点做了独家策划。 本书每一个考点中的命题,绝大部分来源于历年名校计算机考研真题和统考真题,少部分来源于名校期末考试试题中的精华部分,是全国408统考大纲和高校考研真题的较好结合。为了提高考题的质量和解析的准确度,参考资料采用以考研权威教材、习题、考研真题为主,多方借鉴众多高校从事多年教育的教师课堂资料。梦享团队对每一个命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深入详细地讲解,并附上大量的图来帮助考生理解记忆,力求考生能够通过掌握一个题目而达到举一反三,有利
本书心要介绍从8086到Pentium 4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特点、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微型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常用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反映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器发展的新技术,立足于通俗易懂、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即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原理教材,又可供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开发人员参考。 为了配合教材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本书配备了用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利用动画帮助读者理解。课件中还配有教学大纲、自测练习、使读者明确整个学习内容,了解学习效果。
本书系统地介绍新型多核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同时也介绍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总线系统,输入输出(I/O)系统,并行计算机系统。 本书兼顾理论性与应用性,经典理论叙述清楚,深入浅出,新知识资料翔实,新颖实用,并且全面引入了酣睿2 CPU、多核技术、PCI Express总线、SATA接门、网格计算等新型计算机技术成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学科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适合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学生使用,还可供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适应读者对微机技术学习的需要,本书对微机中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讨论。书中内容分为三篇,篇为原理篇,包含微机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二篇为过渡篇,包含汇编语言基础及数据传送方式;第三篇为接口篇,包括微机中主要的接口技术。 本书层次清晰,概念清楚,内容简明、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配有精心选择的图示、例题和习题,还在电子资源中附有习题的参考答案,以方便读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复习。 本书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技术的工程人员学习参考。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加强应用技术能力为目的,突出实用为主、注重实践的思想编写的。全书共安排了8个项目,介绍了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定时器/计数器与中断系统、串行口与通信、at89c51单片机与键盘和显示的接口技术、a/d及d/a转换、单片机的扩展、单片机的综合应用及实例。全书以16个任务贯穿,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软硬件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每个任务都有参考程序及硬件电路,便于读者自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单片机爱好者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奔腾、酷睿高性能微型计算机为蓝本,系统地介绍了酷睿和奔腾微处理器内部结构以及所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存储管理和存储保护、存储器与高速缓存、任务管理、中断与异常处理、系统总线和I/0总线、多处理器管理、64位工作模式等内容。书中内容紧扣目前广泛应用的高性能微型计算机,针对性强,使读者可以边学习边验证,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以Pentium 为平台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材,其内容丰富、系统、新颖、完整,反映了当今微处理机领域的新技术、新潮流,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和智慧的体现。 本书以崭新的CPU概念来展示当今微机系统理念,突出了总线的概念,以适应对现代微机系统的认识。本书把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全新的微机芯片、接口知识等与目前微机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使我国微机硬件教学内容紧跟微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微机的发展潮流。 本书反映了微处理机领域技术发展的*水平与趋势,其内容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知识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每章之后的习题,供自学自测之用,是本章内容的扩充和延伸,也为读者提供一种学习微机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理工科各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学用
本书是在《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五版)》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单片机发展重新修订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51系统结构、引脚、片上资源、相关电路设计原理;中断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51指令系统分析;汇编语言程序结构、设计步骤与方法;常用子程序设计原理与方法;汇编语言程序在Keil-C51平台上的调试方法;单片机片上外围模块结构、功能、典型应用与编程方法;51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典型扩展器件、模块的功能特性、接口技术,应用及编程方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过程、典型应用实例的软硬件设计与系统调试方法。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将原理和相关硬件、程序设计放在一起阐述;例题、习题、实验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内容相联系,学与用能并举;含有大量经验证的例题,
本书是一本强调从实践中学理念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教材。作者结合自身从事国产龙芯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研制的实践,以准确精练、生动活泼的语言,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读者。 本书共13章,第1~4章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二进制和逻辑电路、指令系统结构等方面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内容。第5~7章从静态流水线、动态流水线、多发射数据通路等方面介绍指令流水线结构。第8~11章从转移预测、功能部件、高速缓存、存储管理等方面介绍处理器的模块级结构。第12章介绍多处理器结构。第13章主要介绍作者在龙芯处理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本书适合计算机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是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全书共分6章:第1章帮助读者快速、有趣并深刻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存储体系;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其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主板的有关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核心部件——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6章从体系结构和元器件进步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取材新颖,从知识建构、启发思维和适合教学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同时不过多依赖先修课程。经过4次修订,更加适合教学。可供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
杨风开编著的《TMS320LF240X系列DSP原理及应用》从教学和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TMS320LF240X系列DSP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硬件基本原理和结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设计方法、片内外设的功能及应用等。全书注重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阐述TMS320LF240X系列DSP硬件电路设计和指令系统设计的工程意义,并给出了大量的应用实例。读者通过原理的学习和应用实例的训练,可以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和记忆TMS320LF240x系列DSP的有关概念和知识。《TMS320LF240X系列DSP原理及应用》既可以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机电一体化等电气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材,分为8章,全面而比较系统地讲解计算机组成的原理知识和内部运行机制,包括:数据表示和运算器、指令系统和控制器、3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输入和输出设备与系统。作为课程的补充知识,给出了指令流水线、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本教材的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或相关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与计算机相关业务的生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有11章,其中包括计算机“基础”、“原理”和“结构”3部分内容。在“原理”部分,通过一个充分简化但功能完整的“模型计算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_丁作原理。为了避免理论知识与实际内容的脱节,在“结构”部分,本书以个人计算机为例,以“原理”部分的内容为基础,介绍了个人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使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又能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或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教材。本书的起点较低,只要具备中学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就可以学习并掌握书中的内容。
高质量的单片机开发首先需要开发者的经验与技巧,但也需要正确的开发规范与流程保证。本书介绍了完整的单片机开发流程与系统设计方法;利用Multisim、Proteus等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前的仿真评估;使用Protel绘制原理图及PcB图,并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使用Keil单片机开发工具进行工程开发与组织;单片机开发中重要的C语言特性;Cx5l高级语言特性以及如何使用RTX51。本书也介绍了如何使用工具软件(如使用CVS、PC-Lint等)来保证代码质量,同时在附录中给出了遵循.MISRAC:2004的Cx51编程规范。 本书适合于单片机工程技术人员、有志于学习单片机开发的其他技术人员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CS-51单片机内部功能部件,MCS-51单片机接口应用实例,存储器扩展基础,输入输出通道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自动化类、电气类、机电类、应用电子类、计算机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自学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张志霞、张楠楠、王永刚、杨萍主编的这本《单片机原理》包括绪论、单片机系统结构、MCS-51指令系统、单片机C51语言编程基础、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单片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接口、串行通信技术和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抗干扰设计等共八章内容。《单片机原理》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和片外硬件资源,重点介绍了51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单片机原理》的特点是通过实例以及练习使读者掌握相应知识点,读者能够通过完整的实例,快速、有效地掌握用汇编语言和C51语言开发单片机系统的流程,并通过各章的习题掌握各章重点和难点,真正对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本书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全面系统地介绍单片机的系统结构、存储器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单片机资源以及应用所需的资源,简单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单片机新技术。全书还包含有丰富的应用实例,其中实用程序部分可为读者在开发软件时提供捷径。书中结合应用实例向读者介绍一些新型器件,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改和新增加20%的内容,保留第2版的基本框架和精华,重点增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应用内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反映当前*技术及其发展成果,尽可能地照顾到各层次的读者群体。 本书阐述简洁透彻、清晰,可读性好,实例较多,程序翔实、实用性强,知识系统全面,注重应用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及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宜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特
本书是一本介绍ARM处理器原理与底层程序开发实例的教材,涉及嵌入式系统基木概念、嵌入式处理器及实时操作系统基小概念、ARM处理器原理及架构、ARM汇编程序设计、ARM处理器C语言程序设计、ARM中断处理、无操作系统下ARM接LJ驱动程序设计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棺等内容。本书在内容编写上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构建了完整的嵌入式ARM底层相关开发知识体系。第1部分:精要介绍了与嵌入式相关的基础理论;第2部分:详细介绍了ARM汇编程序设计及与之相关的开发工具、开发平台;第3部分:详细介绍了ARM处理器下无操作系统的驱动开发及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 本书所对应的课程是嵌入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嵌入式知识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无沦以后从书嵌入式上层应用开发,还是从事硬件底层开发及驱动开发的读者都需要对这一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研
本书以MCS-51单片机为学习平台,从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地讲解了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及扩展方法。 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单片机的种类、功能及用途;MCS-51单片机的组成;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内部各种硬件资源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编程使用方法;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使用方法;单片机扩展和接口技术,包括I/O扩展、存储器扩展、人机接口扩展以及模拟接口扩展;串行通信技术,并给出了案例;系统设计开发方法、调试方法和抗干扰技术以及用C51语言编写了单片机课程的部分实训案例。 书中第4~9章的例题均用C51语言进行了编译,源程序请登录人民邮电出版社教学服务与资源网(http://www.ptpedu.com.cn)免费下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学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