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此套书的下册,是上册的延续与拓展。本书详细讲解了FAT32中长文件名的相关技术及其在znFAT中的具体实现。后,着重介绍了SD卡等存储设备的驱动原理与调试方法。应该说,下册比上册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会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如果说上册是专注于基础和常规内容的话,那么下册则更加侧重于提高与创新。振南将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算法,以及它们在znFAT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谨献给对FAT32、SD卡等嵌入式存储技术感兴趣,以及在这方面有项目应用需求的广大人群。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参考书,对大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以增强型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8×C5×(包括8XC5×2)、8×C51RX系列MCU芯片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资源及扩展方法、接口技术,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结构、开发手段、设备等。在编写过程中,着重介绍硬件资源及使用方法、系统构成及连接;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兼顾基础性、实用性、先进性。《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类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从事单片机技术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单片机C语言实践教程》是国家示范性建设学校精品课程“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的配套教材。依据新的教育理论,本教材围绕4个“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展开,引导读者通过4个项目的实践性学习,逐步掌握现代智能电子技术的思想、方法与基本内容。内容编排有:认识单片机部分(第1~3章);初步使用单片机部分(第4~6章);深入认识单片机内部功能单元部分(第7~9章);熟练使用单片机部分(第10~13章)。《单片机C语言实践教程》可使读者在重点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学习扩展其他嵌入式系统的能力。 《单片机C语言实践教程》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及应用型本科的单片机教材。电子类、机械类专业学生及渴望掌握现代智能电子技术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将它作为教材或学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实践单片机控制装置电路、编程、调试等技术;内容丰富,讲解深入,紧扣全国中职学生单片机技能大赛而不限于大赛。 上册主要包括:学习单片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AT89S51/52单片机的特性、并行I/O口的结构及编程,通过发光二极管、开关、按钮、矩阵键盘、百变流水灯等基础应用讲解C语言编程知识,详细介绍数码管、点阵、液晶等显示技术与编程技巧,还有大量关于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的应用示例。 下册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如节电控制寄存器、看门狗,扩展单片机的I/O口、存储器、AD/DA、定时器的方法,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技术及数字滤波编程方法,智能控制装置的应用,大量串行通信实例,基于RTX-51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编程,物料搬运、微波炉、电梯等典型控制系统及近两年全国单片机大赛试
原书的第1部分宽泛地讲述实时内核,把μC/OS-Ⅲ作为实时内核的实例加以介绍。拉伯罗斯编著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应用开发》(原书第2部分)则看起来完全不同,它给出了流行的微控制器STM32介绍、评估板原理图和实际开发的6个范例,包括译者补充的2个范例:嵌人式WiFi和文件系统μC/FS。这些是其他书籍涉及不多的。精彩的部分是书中的附录,详细解释了μC/OS-Ⅲ移植到ARMCortex-M3的全过程,μC/OS-Ⅲ针对ARMcort-M3架构的移植代码说明和μC/Probe的使用介绍,这是μC/OS-Ⅲ书籍中涉及移植部分严谨和*权威性的内容。本书参考的硬件是原书指定的STM32F107评估板,中国版略有修改已经上市,书中的应用实例指定采用IAR EWARM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和调试器开发工具,这就使读者能够很方便地体验μC/OS-Ⅲ,从而精通μC/OS-Ⅲ 的使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应
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MCS-51型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CS-51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MCS-51型单片机的内部硬件资源及应用,MCS-51型单片机系统功能的扩展,MCS-51型单片机接口技术,综合实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等。 本书除了在每个应用章节中给出许多相关实例外,还在第8、9章给出大量的设计性实例和系统设计实例,均采用汇编与C语言编程对照的方式编写,力求通过应用实例,使读者既可以在工作中进行类比编程,又可以开阔思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本书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编写,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齐全、实用性强,适合作为各类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需要掌握和使用单片机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嵌入式开发多个方面的内容,涵盖面较为广泛。整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必须具备的软硬件基础。这一部分虽然是相对基础的内容,但在介绍重要内容的时候着重从应用的角度加以描述,在简单说明原理之后,回答了这些基础内容到底是怎么用的问题。由于涉及了不少实际系统,所以第1部分的内容是有一定深度的。第2部分讨论基于 C/OSII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由于 C/OSII系统的内核相对简单,所以这部分重点是说明 C/OSII的程序设计框架及它的移植应用。在第3部分中,全面讨论了嵌入式Linux开发的各个重要方面,其中包括嵌入式Linux的驱动程序设计,这部分介绍了多种外设的驱动设计实例。另外,本书还讨论了Qt的程序设计和核心机制,以及Linux的网络实现的实例。后还讨论了对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所需要做的工作,分别介绍了
本书以89C51单片机为样机,全面、详细地介绍了89C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软件及应用技术。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第l章绪论,第2章89C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第3章89C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定时器/计数器,第6章串行接口,第7章中断系统,第8章89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第9章89C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第10章89C51单片机应用举例,第11章I2C串行总线及单总线技术,第12章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设计。本书的特点:选材新颖、内容丰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顺序合理,可读性好,实用性强。有丰富的例题及习题。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
本书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单片机的原理、程序设计及应用系统设计等内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存储器系统扩展、接口技术及应用、C51程序设计及应用、测控系统应用实例、MCS.51单片机兼容机及I2C串行总线技术,后还介绍了单片机系统抗干扰技术设计。本书选材切合实际,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读性好,实用性强,有丰富的例题及习题。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奔腾、酷睿高性能微型计算机为蓝本,系统地介绍了酷睿和奔腾微处理器内部结构以及所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存储管理和存储保护、存储器与高速缓存、任务管理、中断与异常处理、系统总线和I/0总线、多处理器管理、64位工作模式等内容。书中内容紧扣目前广泛应用的高性能微型计算机,针对性强,使读者可以边学习边验证,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杨风开编著的《TMS320LF240X系列DSP原理及应用》从教学和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TMS320LF240X系列DSP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硬件基本原理和结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设计方法、片内外设的功能及应用等。全书注重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阐述TMS320LF240X系列DSP硬件电路设计和指令系统设计的工程意义,并给出了大量的应用实例。读者通过原理的学习和应用实例的训练,可以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和记忆TMS320LF240x系列DSP的有关概念和知识。《TMS320LF240X系列DSP原理及应用》既可以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机电一体化等电气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五版)》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单片机发展重新修订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51系统结构、引脚、片上资源、相关电路设计原理;中断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51指令系统分析;汇编语言程序结构、设计步骤与方法;常用子程序设计原理与方法;汇编语言程序在Keil-C51平台上的调试方法;单片机片上外围模块结构、功能、典型应用与编程方法;51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典型扩展器件、模块的功能特性、接口技术,应用及编程方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过程、典型应用实例的软硬件设计与系统调试方法。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将原理和相关硬件、程序设计放在一起阐述;例题、习题、实验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内容相联系,学与用能并举;含有大量经验证的例题,
本书结合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以加强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内容组织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工作任务引导教与学,目标明确,深入浅出.实现知识点和技能点相融合,体现高职教育下教材的新特色。全书包括绪论和9个模块,通过23个实际任务引导介绍单片机基础知识及系列分类、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单片机程序设汁基础、单片机开发系统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及定时/计数器、MCS-5l单片机串行接VI与应用、MCS-51显示/键盘接口技术、MCS-51单片机输入/输㈩通道接口技术、MCS-5l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以及单片机综合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汁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电子信息、自动化、机电类等相关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的课程教材。也可用做从事单片机开发的工程技
本书介绍了TI公司AM37x/DM37x处理器的内核以及片上外围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Embest公司的Devkit8500开发套件为对象,介绍了AM37x/DM37x处理器上Android操作系统移植与应用开发的基本过程。 本书分12章,可以分为3个部分。部分包括第1~4章,介绍了Cortex-A8处理器的内核结构和编程模型。第二部分包括第5~8章,介绍AM37x/DM37x处理器上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包含第9~12章,介绍Android系统在AM37x/DM37x处理器上的移植和应用开发过程。 本书既可作为从事Cortex—A8处理器系统开发工程师的参考手册,也可作为高校嵌入式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MCS-51单片机从入门到精通的教程。本书基于一个综合实例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包括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C语言以及开发环境等;还介绍了如何在MCS-51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使用MCS-51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和外围器件,这些资源和器件包括I/O引脚、外部中断、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人机交互通道、数据采集和输出通道、存储器模块、通信模块等。 本书详细讲解了MCS-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包括丰富的单片机内部资源和外围模块的应用实例,既可以作为MCS-51单片机的入门教程,也可以作为一本MCS-51单片机应用手册。本书适合于具有初步单片机基础的单片机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和单片机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采用情境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入、不断拓宽思路的方法,使读者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本书共8个项目,分别是信号灯控制系统、音调发声器、抢答器、交通灯控制系统、秒表、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和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理论内容包括单片机硬件系统、单片机开发系统、MCS-51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与中断系统、单片机显示和键盘接口、A/D与D/A转换接口、串行口通信技术、单片机系统扩展及单片机应用设计。 本书选材合理,文字叙述清楚,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教育机电类相关专业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材。
本书将单片机的基础性与嵌入式系统的先进性有机结合在一起,首先将MCS?51单片机作为学习微处理器的入门实例,使学生能够较快理解微处理器的基本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ARM微处理器、接口技术及软件开发技术。同时还结合Protues仿真软件介绍了各种应用开发实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参考价值。本书为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军队院校教育改革而编写,全书共分9章,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单片机结构与C语言开发技术、单片机工作原理、单片机小系统综合应用、ARM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接口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BSP、移植及驱动开发等内容。
本书综合讨论嵌入式系统软件领域尤其是实时操作系统的各种技术。作者长期从事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把各种设计经验、开发技巧以及可以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机地与嵌入式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技术的硬件基础、实时操作系统理论与设计、嵌入式软件一切工具、调试技术等。
本书为《单片机系列教程》之一。首先介绍DP-51PROC的硬件结构,以及当今前沿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KeilμVision2,并从Keil C51的安装、设置与使用出发,一步步介绍如何编写个嵌入式程序;然后介绍一款常用的ISP下载软件,并介绍如何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上单独运行。第3章给出39个单片机应用范例,从基础的单片机I/O口操作、定时器操作,到常用的RS232通信、RS485通信、语音控制、电机控制再到高端USB接口控制、TCP/IP通信、IC卡身份识别,基本覆盖了单片机开发中一些常见的应用。第4章和第5章介绍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以简单的程序引导读者理解RTOS51,并在后给出大量的应用范例。 本书突出工程实践,突出Keil C51的集成开发环境与操作系统的应用,可作为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实验用书,也适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电子技术竞
本书以80C51单片机的C语言为例来学习使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开发,介绍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Keil软件的使用、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方法及其他相关知识。 随书光盘提供了作者所设计的实验仿真板、书中所有的例子、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动画等。因此,读者获得的不仅是一本文字教材,更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 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教学、科研实践所获取的经验,在单片机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上,融入了教学改革的成果而编写。它依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来编排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电视大学等的教学用书,也是单片机爱好者自学单片机C语言合适的教材。
本书以嵌入式软件的核心——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全面介绍嵌入式系统。它使读者既能对嵌入式系统及开发有一个全景的把握,又能深入理解和使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同时,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专为该教材配套了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包括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集成开发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用例。 本书共分9章。第1~3章介绍嵌入式软硬件系统,包括基本概念、组成、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等;第4~8章重点介绍嵌入式实时内核,包括任务管理与调度、同步互斥与通信、中断和时间管理、内存管理和I/O管理;第9章介绍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包括开发模式、任务划分方法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有关嵌入式系统方面教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发的人员参考。
本书以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器项目设计为主,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经验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前元器件的准备;Protel在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际经验;单片机开发的编程语言;火灾自动报警器项目的设计,而这个项目设计又包括电源设计、I2C数据巡检设计、LCD设计和通信设计。后还介绍了解决抗干扰问题的办法。 本书针对没有实际开发单片机经验的学生,以及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发中可能面对的问题,以实例的方式进行了阐述。 本书条理清晰、叙述简洁,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开发的参考书或自学用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是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全书共分6章:第1章帮助读者快速、有趣并深刻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存储体系;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其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主板的有关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核心部件——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6章从体系结构和元器件进步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取材新颖,从知识建构、启发思维和适合教学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同时不过多依赖先修课程。经过4次修订,更加适合教学。可供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