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单片机自学笔记》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和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编写而成。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继续保持《51单片机自学笔记》一书的写作风格。以任务为中心,并在书中配有多幅卡通图片,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渐进式地讲述了AVR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本书不但讲述了AVR单片机的常用知识,还重点讲述了Bootl.oader及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的使用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包括单色图形液晶屏绘图函数库的应用,同时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内容及调试经验融人到本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轻松玩转PIC单片机C语言(附光盘)》(作者姚晓通、杨博、刘建清)是一本专门为PIC单片机玩家和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傻瓜式”教材(基于C语言),在内容上,主要突出“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玩转PIC单片机!《轻松玩转PIC单片机C语言(附光盘)》采用新颖的讲解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PIC单片机(以PIC16F877A为例)的组成、开发环境及PIC单片机C语言基础知识,并结合大量实例,详细演练了PIC单片机I/O口、中断、定时器、CCP模块、串行通信、键盘接口、LED数码管、LCD显示器、DS1302时钟芯片、EEPROM存储器、温度传感器DS18820、红外和无线遥控电路、单片机看门狗、休眠模式、模拟比较器、A/D转换器、步进电动机等内容。本书中的所有实例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且全部通过了实验板验证;尤其珍贵的是,所有源程序均具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USB协议、StellariUSB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多个USB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USB开发思路、流程及编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USB主机、USBOTG开发。全书共分15章:第1章介绍USB系统基础知识、基本术语、USB基本结构、开发流程、USB枚举、USB描述符格式、主机和设备开发过程等。第2章介绍Cortex-M3内核的USB处理器,包括USB基本模块、工作方式、USB寄存器操作、寄存器级编程等。第3章介绍使用设备驱动库函数进行Cortex-m3编程,包括内核操作、中断控制、GPIO编程、USB基本编程等。第4章介绍TI的USB库使用及编程。第5章至第10章介绍USB设备开发。第11章介绍USB主机开发。第12章介绍USBOTG开发。第13章介绍USB设备开发总结及注意事项。第14章介绍USB主机开发总结及注意事项。第15章USB系统开发总结,包括常见概念性问题、开发问题
针对目前介绍飞思卡尔MC9S12(X)系列单片机的教材不多、初学者入门困难的现状,作者撰写了此书,旨在将初学者领入飞思卡尔的殿堂。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从原理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主要讲解了MC9S12(X)系列单片机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使读者掌握模块的使用方法,尤其针对“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进行了大量实例讲解。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为读者提供全部实例的测试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飞翔科技系列开发板上进行调试。读者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例的调试,迅速入门飞思卡尔单片机。 本书可作为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单片机教材,也适用于该系列单片机的自学者和开发人员。
本书是以单片机和物联网相结合的学习理念为知识主体,使用C语言和Java语言分别对底层单片机进行电子系统设计和上位机端控制界面进行APP开发。全书总共分为三部分:*部分: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知识篇;第二部分: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案例实践篇;第三部分:单片机与物联网综合案例实践篇。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知识篇包括底层单片机应用和上位机Android知识的学习。单片机与物联网基础案例实践篇包括一些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和基于APP控制的单片机应用案例。单片机与物联网综合案例实践篇的内容是在掌握单片机与物联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案例开发技能,能够深层次地对单片机与物联网进行综合系统设计。全书内容编排由浅入深,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完成单片机与物联网知识的学习。实例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
《TMS320C674xDSP应用开发》以TI公司的浮点DSP芯片C6 74x系列为平台,详细介绍了DSP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DSP的基本原理、DSP的结构和指令系统、DSP的仿真软件、DSP的片内外设、DSP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基于DSP的算法实现等。 本书内容全面、实用,讲解通俗易懂,书中的所有软硬件设计略作修改即可在工程中直接应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以及自动控制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DSP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
《DSP嵌入式项目开发三位一体实战精讲》以TIDSP系列为写作平台,通过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DSP嵌入式项目开发的方法与技巧。全书共分12章,篇(第1、2章)为DSP开发基础,简要介绍了DSP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以及CCS集成开发工具,引导读者掌握必要的技术基础;第二篇(第3~12章)为项目实例,通过12个实例,详细阐述了DSP在接口扩展与传输、工业控制、图形图像、数字消费与网络通信领域的开发原理、流程思路和技巧。实例全部来自于项目实践,代表性和指导性强,读者通过学习后举一反三,设计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步入高级工程师的行列。本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实例典型,技术先进热门。不但详细介绍了DSP嵌入式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而且提供了完善的设计思路与方案,总结了开发心得和注意事项,对实例的程序代码做了详细注释,方便读者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地反映了有关基于混沌及分形理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在吸收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先进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教学与实践体会,以非线性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内容新颖且理论联系实际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教材体系。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共分9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混沌及分形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5章介绍了相空间吸引子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从多尺度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微观及宏观结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介绍了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第8章介绍了非线性时间序列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第9章介绍了混沌吸引子不稳定周期轨道探寻方法。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孙进平、王俊、李伟、张有光等编著的《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及应用》以DSP处理器提高处理速度的方法为主线,介绍了流水线、并行结构、哈佛结构、数据传输等DSP处理器的常用结构,总结了DSP处理器的典型结构和发展体系,同时给出了典型DSP系统硬件结构、开发编程方法和系统实例;并介绍DSP多片互联与FPGA应用和FPGA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包括FPGA对ADC采样的控制、基于FPGA的正交采样和数字下变频、脉冲压缩模块和FPGA与 DSP之间的接口设计等。 《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及应用》可作为电子类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共分四篇:*篇电气控制与PLC基础理论,第二篇S7-200系列PLC,第三篇S7-300/400系列PLC,第四篇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从电气控制基础、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介绍PLC,详细介绍S7-200/300/400PLC的硬件组成、编程语言、指令系统和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数字量控制系统梯形图设计方法和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书中以材料分拣教学模型控制系统、五层电梯教学模型控制系统和八层电梯教学模型控制系统等实例为主线,帮助读者深入了解PLC控制系统。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生动的操作案例、精挑细选的实用技巧,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工具软件概述、文件管理与阅读、图像浏览与编辑处理、娱乐视听工具软件、语言翻译工具软件、网上浏览与通信、即时聊天软件、文件下载与传输工具、系统维护与测试工具、网络云办公、数字音视频工具软件、动画制作工具软件、电脑安全与防护应用、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等方面的知识、技巧及应用案例。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结构清晰、图文并茂,以实战演练的方式介绍知识点,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有所成。本书面向学习电脑的初、中级用户,适合无基础又想快速掌握电脑应用与操作经验的读者,更加适合广大电脑爱好者及各行各业人员作为自
蒋晓宁、王粤、甘志刚编著的这本《ARM嵌入式 系统基础》以当前主流嵌入式系统技术为背景,以嵌 入式系统原理为基础,较为全面地介绍了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的基本体系结构,软 硬件开发方法,相关开发工具,应用领域 以及当前的一些前沿动态,引领读者进入嵌入式系统 领域。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以ARM系统为主要侧重点 ,首先重点介绍了ARM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指令,然后 又以基于ARM9的S3C2410芯片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芯 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 ARM指令相关的基础实验,与S3C2410芯片对应的各种 基本实验,以及综合实验,由此做 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内容先进,体系合理, 概念清楚,讲解详尽,实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 字流畅,通 俗易懂,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嵌入式应用技术课程的 教材,也可
市面上的电子产品琳琅满目,业界正在使用的CPU与IC多如繁星,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巧也数不胜数,书店里讲授嵌入式系统的书籍繁杂如过江之鲫,更不要说您在Google搜寻“embedded system”会出现多少相关网页……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产业中非常特殊的一个领域,几乎没有一个电子产品或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是完全一样的,身为这个产业链中的一员,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信息,您该如何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呢? 所谓“一法通,万法通”,嵌入式系统开发也是如此。如果只专注于研究某个CPU的功能或某个产品的特性,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下个产品开发方案可能是完全不同领域的应用!本书希望能将作者自身的经验与见闻整理成真正有用的观念,借着轻松的行文风格,传达给想加入嵌入式系统这一产业的读者,希望本书可以让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有兴趣的读者少走
本书是ARM应用系统开发实践优秀的指导书。全书针对目前通用流行的32位微处理器——ARM7处理器,介绍了ARM体系结构、系统开发流程、调试方法等。这些实例都具有代表性、技术领先性以及应用广泛和热门性,是作者多年开发经验的推广与总结。 本书盘书结合,光盘中附有丰富的实例硬件原图文件和程序源代码,读者稍加修改,便可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去,*物超所值。 本书实例典型、内容丰富,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时穿插经验、技巧与注意事项,有很强的工作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特别适合从事ARM开发的设计人员以及计算机、电子及硬件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使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第3版)》讲述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源自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取得成效后迅速在其他先进工业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建模、通过仿真和综合技术设计出极其复杂的数字系统是这种技术的*优势。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第3版)》从算法和计算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如何用硬线逻辑电路实现复杂数字逻辑系统的方法。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内容共18章;第二部分共12个上机练习实验范例;第三部分是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参考手册,可供读者学习、查询之用。本书第2版后,在语法篇中增加了IEEE Verilog1364-2001标准简介,以反映Verilog语法的*变化。 《
《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DSP技术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发展、特点和种类,介绍TMS320系列DSP中的C2000、c5000、C6000及C5000+RISC系列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硬件结构组成。其中围绕TMS320C54xDSP芯片,详细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基本概念、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系统开发、各种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和常用数据/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DSP技术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的突出特点是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实用性强,适用于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DSP技术开发人员参考。
本书以Cortex-A8系列的S5PV210处理器为基础,从ARM的基础理论知识入手,以不同的外设为基准点讲解了Cortex-A系列的强大功能,主要内容涵盖ARM处理器概述、ARM汇编语言基础、ARM中的C语言和汇编混合编程、GPIO接口、存储器接口设计与应用、中断系统原理与应用、串口通信原理与应用、ADC和触摸屏接口与应用、I2C接口与应用、系统时钟与定时器、LCD接口设计与应用、IIS接口控制与应用、DMA接口与应用、NAND Flash控制接口与应用。
本书基于PROLTEUST.8SP2软件,以实际操作过程为写作顺序,以丰富的实例贯穿全书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分析。内容包括PROFEUS软件的操作、电路仿真、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片机电路的软硬件调试技术以及PCB设计方法。 本书面向实际、图文并茂、内容详细具体、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易于掌握,可以为从事电路系统教学及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等人员提供较大的帮助。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的参考书。
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在《ARM嵌入式应用技术基础》一书中对嵌入式概念、ARM的体系结构、开发环境、LPC2220处理器等知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些常见接口模块的设计。为了配合初学者学习,本书配套了相应的学习实验板和教学实验箱,有关更复杂的接口设计参见后续书籍。 本书结合嵌入式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无线通信领域、智能仪器仪表开发等相关场合的应用,在其中选取了六大常见应用,以LPC2220(ARM7)处理器为基础,构造其接口电路,实现其驱动程序。这六大应用包括:串行通信、存储器操作、时钟模块应用、人机输入/输出接口、A/D与D/A转换、电机控制,这些知识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得相当普遍。本书通过多个范例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说,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块,使得读者在深刻理解的同时又掌握了实际动手能力
《XilinxFPGA高级设计及应用》用简洁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FPGA高质量和可靠性设计中必须掌握的概念、思想和设计方法,如FPGA设计思想、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高级配置管理、空间应用可靠性设计、分区设计和高效测试系统设计等。本书来源于工程实际,选取的专题都是实际工程开发中必须面对、难度很高的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了本书,书中深入剖析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细节,并提供了使用方法和实例。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国家MOOC课程专用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专用教材。全书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围绕计算、构造、设计三大主题进行内容组织,将核心聚焦到计算模型与信息编码、系统构造与抽象、算法分析与设计三大模块,强调自底向上的构造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编程实现能力。 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模型与基本计算理论、信息表示与编码、软硬件系统构造及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等。本书主体内容配有教学微视频及动画演示案例、在线作业练习等辅助教学的网络数字资源。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适用学时为48~64学时。书中带有的章节为选讲内容,可根据情况课内讲授或作为翻转课堂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