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约翰 冯 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 1957)是20世纪重要的数学家之一,被后人称为 计算机之父 和 博弈论之父 。 本书是诺依曼在1955 1956年为西里曼讲座而准备的未完成讲稿,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在计算机领域所做研究的一个总结性梳理。诺依曼在书中首先概述了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设计思想和理论基础,然后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是逻辑和统计数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脑的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逻辑结构,对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书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篇重要的原始文献,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为计算机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机器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模糊逻辑和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人工免疫系统;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研究途径、分支领域和发展概况等;常用的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Prolog;基于图搜索的问题求解技术;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搜索;常用的知识表示及其推理技术;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建造方法;Agent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智能化网络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简明,注重基础,面向应用,理例结合,易教易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信息、计算科学、管理、控制及系统工程等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师生和相关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参考。
机器人DIY项目是具有原创性、特色鲜明的青少 年科技活动项目。这个项目具有以下特点:①制作材 料可以到市场自行采购,费用低廉;②学生自行焊接 、组装机器人,然后编程和调试;③传感器件丰富、 科技含量高,具有比较强大的机器人功能。 邓汉盘所著的《智能机器人DIY制作》为机器人 DIY项目配套教材,主要包含基础篇、制作篇、实践 篇三部分。基础篇即**章,阐述了开展机器人DIY活 动的意义;制作篇包括了第2~5章内容;第6、7章为 实践篇;附录部分提供了机器人器材介绍、机器人 DIY赛事活动介绍及Robobasic语言语法介绍等资料。 本书可以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校内课外科技活动教材或教师指导用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过去、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机器人设计与DIY,仿人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服务和玩具机器人,微型机器人,网络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机器人传感器、驱动器和控制器,机器人竞赛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等内容。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本书可作为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子等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用书、选修课程用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在机械制造、化工生产、核电维修、军事战斗、医疗手术、科学考察、办公事务、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行业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加机器人竞赛的参考书,并且很适合广大机器人爱好者阅读。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业自动化网络》除了第1章概述外,其他内容可以大体分为五部分。*部分为网络基础知识部分,即第2章,介绍了通信技术基础。第二部分为计算机局域网部分,即第3、4章,介绍了计算机领域的常用局域网技术和标准。第三部分为传统现场总线部分,即第5~9章,重点介绍了工业应用领域比较典型且技术特点鲜明的现场总线技术,如HART、MODBUS、CAN、FF、PROFIBUS等。第四部分为工业以太网部分,即第10章,在介绍了工业以太网、实时以太网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EPA、Ethernet/IP、EtherCAT等工业实时以太网技术。第五部分为工业无线局域网部分,即第1l章,主要包含了无线局域通信技术、蓝牙技术、Zigbee通信技术、WiFi通信技术、ISA 100、无线HART协议、EPA无线通信技术等。上述五个部分,*部分是全书的基础,第二、三、四部分是全
《控制工程基础》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概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和离散控制系统。《控制工程基础》针对本科院校非控制专业的少学时课程教学需要编写,力求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教学和自学。《控制工程基础》主要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工学本科非控制类专业以及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自动化技术的工程人员学习参考。
李福运、林燕文、魏志丽主编的《工业机器人操作教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ABB工业机器人为案例对象,就ABB工业机器人如何正确使用与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认识、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与编程,以及实训工作站中轨迹模块、搬运模块和数控加工模块的拆装与操作。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中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及培训用书,也可供初学工业机器人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李福运、林燕文、魏志丽主编的《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教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十三五规划教材) 》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培养目标,主要以新时达工业机器人为例,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安装准备工作、现场安装机械装配与调试、电气装配与调试、系统调试、故障排除、维护和保养等进行详细叙述.其中电气装调包括电柜安装、系统外围电气元件装调等内容;机械装调包括工业机器人本体安装、RV减速器安装、谐波减速器安装、本体检验等内容。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中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及参考用书,也可供初学工业机器人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R.Agrawal等人提出该问题之后,关联规则的挖掘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约束条件的引入使得关联规则的挖掘更具有针对性,用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控制整个数据挖掘进程。《基于约束的关联规则挖掘》由陶再平所著,重点讨论约束条件下的关联规则的挖掘问题,对不同类型约束条件下的关联规则的挖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并验证了若干效率较高的挖掘算法。
《传感器技术(第3版)》综述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理论,详细介绍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和应用场合,择要阐述主要传感器类型的设计和选用原则与方法。全书共14章,可分为四部分:部分(绪论与第1章)为共性基础部分,以新颖的构思和笔法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与构成法、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与特性、提高性能的措施与标定技术等;第二部分(2~8章)为常用传感器的分析与综合;第三部分(9~13章)分别介绍了光纤、数字式、化学、生物等新型传感器及传感检测技术;第四部分(第14章)概要介绍了当代传感器技术前沿的、具有广阔发展和应用前景的主要新技术。 该书结构严密,内容丰富,与现有教材相比以有限的篇幅实现更大的覆盖面;既突出教科书那种严谨的理论性与系统性,又兼有工具书那种启示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取材传统与新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