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的概念最早由梁思成先生提出,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是北京城规划、建造的主要依据。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14处遗产点,《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即以此为线索展开,对北京中轴线上大家关心的小问题给予深入浅出的解答,侧重于建筑营造与古迹保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北京中轴线沿线的古建筑,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
《乡村赋能与新生》通过多个建筑案例,梳理建筑师孟凡浩近年来在中国多省市乡村实践中的观察思考和应对策略,阐释如何以设计推动乡村振兴的范式创新,从而赋能中国美丽乡村的愿景建设。
《酒店建筑设计导则》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以高等级完全服务商务酒店为核心的酒店建筑设计理论、标准和实例。本书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酒店建筑工程设计的业绩为蓝本,从酒店业发展的*趋势出发,为酒店建筑制定了设计导则。导则从高等级酒店的定义、分类、品牌等方面出发,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对其策划、流程、功能设施、机电设备、技术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对酒店建筑设计的理论、技术、参数、方法、案例等方面有实证和指导意义,借此读者可对各类型高级酒店建筑设计有全方位、全过程的认识。
对医院各重点部门建筑布局从实用性出发进行阐述,结合图例分析规范的执行、工作流程的设计、感控工作的重点。 章概论 阐述医院布局的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章感染性疾病的建筑布局与感控 结合当前新冠疫情,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布局的利弊进行分析,在平疫结合方面做了较详细的介绍,通过示意图及实例布局图为读者提供借鉴。同时,围绕布局及防控的常见问题做解答。 第三章感控重点部门的建筑布局与感控 对消毒供应中心、血液净化中心、手术室、产房、内镜、新生儿室、ICU、口腔科、微生物实验室、移植病房等布局要点及感控要求等做介绍,同时,提供图例做布局分析,并设常见问题解答。 第四章 其他部门建筑布局与感控 包括医疗废物暂存地、给水排水、空调及通风设备、洗衣房等布局及感控要求。
《空间、建构与设计》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建构工作室近几年的设计教学成果撰写而成。该研究将建构视为可以训练的设计工作方法,运用模型来构思设计。通过对模型材料的操作直接赋予设计以形式,从块体、板片和杆件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展开,各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各种空间与建构材料相结合,衍生出各种设计课题。本书从空间、建构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练习中所涉及到的上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收录了四个学生练习以相关操作步骤,以期广大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本书由顾大庆、柏庭卫著。
本教材系统讲述了城市美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包括城市美学概述、中国传统城市美学的基本内容、西方城市美学的发展历程、城市之美的影响要素与对象系统、城市认知审美的方式机制、城市之美的形式规律、城市之美的设计创造、当代中国城市美学再建构等内容。教材关注学科基本理论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今中西相融贯讲解城市美学的各种问题,进而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提高理论修养、树立良好城市美学观。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也可作为城市管理、城市地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紧扣审批、审查的关注点,循着设计的渐进过程和审批时序,展开陈述。 第1章作了综述,介绍设计的目的和作用,设计的基本任务、设计阶段、涉及的专业范围、设计文件深度等。 第2章说明了建筑设计需要收集的设计依据,包括政府批文、建设方任务书、基础资料,以及相关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等;说明了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深度。 第3章结合浙江省杭州市的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文件申报及审批程序,详细说明了设计申报文件的关注要点。行政职能部门或其认定(或指定)的技术机构,从各自分管的职权角度出发,阅读、审批设计文件,设计文件的格式应能便捷、清晰、针对性地向审批者表述设计所采用的技术策略。审批环节关注程序的合法性、送审文件的格式和深度。评审依据政策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其中技术标准除主管部门作原
本期主题为 产业建筑 实体结构 。 产业建筑 这一部分刊登了五个项目,包括新兴技术产业建筑、市政类建筑以及传统产业建筑,这些建筑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城市空间融合在一起,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 实体结构 这一部分共有六个项目,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利用或者自制一个现场环境。这些项目或是充分利用现场遗存,新旧结构共同呈现;或是与周边环境形成反差同时又融入环境;或者在没有周边环境可借用时自己营建环境,形成自身的聚落。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建设领域的工具书,被誉为行业 天书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是对半世纪前经典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全部重拟大纲,重新编写,是一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 百科全书 。 新版资料集共8册,本册为《第1分册 建筑总论》,由22家编写单位历时7年多共同编写完成,包括:建筑综述(常用数据、人体尺度、模数、色彩、气象、制图图例、建筑标识、建设程序),场地设计,建筑功能、空间与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抗震,建筑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热环境、建筑风环境),古建筑,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12个专题。本分册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内容实用,文字简练,制图精美,版面精致,方便检索,便于阅读。
全过程咨询业务是国内工程咨询业务开展的主流方向,可以解决传统造价咨询业务中各阶段工作被分割、信息流通畅的问题。全过程咨询业务与传统咨询业务的本质区别之一即为集成化咨询的特点,在集成咨询视角下,指出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开展的路径与方法,包括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矩阵式组织结构及引入现代化的集成咨询工具等。本书通过对咨询公司调研,总结出其全过程集成咨询的具体做法。
本书从无障碍环境建设设施类、设计类、研究类三种类型进行案例介绍,形成无障碍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展示。案例正文部分包括项目的背景概况、实施情况、项目研究思路、项目亮点、人才建设等多个板块,充分阐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初衷、思路、特色、意义,为不同类型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征集评审工作。通过邀请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权威专家公平公正遴选优秀典型案例,评选出2021年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此案例集在设施建设、设计、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有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建设领域的工具书,被誉为行业 天书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是对半世纪前经典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全部重拟大纲,重新编写,是一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 百科全书 。 新版资料集共8册,本册为《第6分册 体育 医疗 福利》,由21家编写单位历时7年多共同编写完成,包括体育建筑、医疗建筑、福利建筑、殡葬建筑4个专题,涉及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设施、综合训练馆及健身中心、水上运动设施、冰雪运动设施、自行车运动设施、赛车运动设施、射击 射箭运动设施、赛马 马术运动设施、极限运动设施、室内运动场地、专项运动场、综合医院、急救中心、肿瘤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老年医院、康复设施、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眼科与眼科医院、口腔医院、体检中心、中医医院、职业病医院、整形美容医
本期主题为 增加密度 简单低成本建筑 。 增加密度 这一部分内容致力于探讨城市密度以及提高城市密度所需的建筑解决方案。虽然我们明白提高城市密度的必要性,但很少有人原意牺牲自己的空间来达成这一目标。瑞士城市社会学家乔尔 齐默利在文章中深入探讨了这一困境。《工程实录》栏目展示了最近成功实施密集化方案并改善城市空间的一些项目。 简单低成本建筑 这一部分精选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建筑项目。这些项目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它们验证了如何通过简化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来降低建筑成本,同时确保建筑质量不受影响。
本期主题为 学校 阳台、凉廊、露台与屋顶 。 学校 这一部分内容列出了一些新的学校建筑项目,这些建筑通过各种方式来应对学校日常生活的变化,满足了不同教育机构的需求。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建筑内的空间都是多功能的,而非单一功能,为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 学校 阳台、凉廊、露台与屋顶 这一部分内容深入探讨了带有阳台、露台、凉廊的建筑的构造和设计,这些空间延伸了生活区域,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此外,还有两个项目展示了独特的屋顶设计。
本书是《矿物与当代建筑》、《植物与当代建筑》两本专著的姊妹篇。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自我 保护策略 的研究是本书的出发点。各章节具有丰富多变的切入点,从不同侧面 身体结构、建造物或栖居场所 深入浅出地分析诠释了这一主题。尤其注重研究动物是如何在保护(隔绝)与联系(交换)功能间进行博弈的。与此类似,建筑作为人类生活场所,同样有屏蔽外界不利因素,并保持人与环境必要沟通的作用。 本书选取的案例均为新近建成的设计作品,方案与对应动物(或其建造物)之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这体现在构思生成、空间形态、结构选型、使用模式、材料做法等方面。因此,全书逻辑清晰,案例选取得当,可读性较强。 当代建筑已经步入多元化时代,任何能够激发设计师灵感,反思设计本质的建筑理论都会找到立足点。本书为人们解读建筑创造了新
针对我国当前绿色公共建筑的研究和设计中,存在对地域气候适应性关注不足,存在重设备及围护结构性能的提升、轻空间组织和形体优化等问题。本书以全寿命期地域气候适应性优先为导向,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重点从建筑形体空间设计维度分析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定量解析其形体空间设计参数与地域气候参数的耦合关系,揭示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的地域气候适应机理,形成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开发绿色公共建筑形体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性评价工具。 主要章节包括: 归纳绿色公共建筑适应地域气候的典型模式、构建绿色公共建筑适应地域气候的形体空间参数框架、基于形体空间地域气候适应的绿色公共建筑数据库构建、基于形体空间地域气候适应的绿色公共建筑评价工具研发、 场地-风适应 机理研究、 场地-热适
《理想之境:马里奥 博塔的建筑与设计(1960-2017)》包含瑞士建筑师马里奥 博塔1960年至今的重要建筑项目及设计作品,分为10个单元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同时结合相关领域学者的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博塔的建筑设计艺术,且系统完整地梳理了博塔的个人生平和所获成就。 《理想之境:马里奥 博塔的建筑与设计(1960-2017)》可供相关专业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为广大文化T作者和艺术爱好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