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日本建筑概况的书籍,书中以大量的手绘插图为主,配以详尽的文字说明。 这里的建筑是从广义上而言: 不仅包括各式各样独立成栋的建筑物,传统的日式建筑,融入中国古建元素的建筑,西洋风格的建筑,可谓博采众家之长; 还包括一座城市受地形地势影响呈现出的样貌,如地势起伏造就的或缓或急的坡道,岔路口上标识道路的路标,台地边缘的泉瀑和洼地处的水井; 更有迷人的建筑细节和装饰,形状功能各异的屋瓦、编织技术精湛的格子门、绚烂华丽的镘绘……
《医院设计(套装上下册)》收录了众多国际知名设计单位力作,这些项目通过医院建筑空间的合理规划,尤其是室内外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在程度上满足了病患和医护人员的心理需求,为这个极富压力的环境,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舒适之感。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要包括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场域建筑、马可(无用设计工作室)、众建筑(何哲,沈海恩,臧峰)、润建筑(王灏,叶曼)、宋群、王路(壹方建筑)、无界景观(谢晓英,童岩,黄海涛,瞿志)等内容。
《建筑设计的1001种形式》内容包括对形状的思考、立体空间形式特性的思考,以及为什么会存在、特点如何,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了如何才能将创意更好的应用。《建筑设计的1001种形式》肯定了记录的价值和必要性,是一本建筑参考书籍。它对所有的设计工作者都非常有启发,同时提供了一种经常记录下对形状的感受和思考的设计方法,对于个人积累会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提案时互相分享彼此的记录,收获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本书以建筑师的视角对2010上海世博会20个独具匠心的国家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内容包括国家概况、建筑师简介、概念诠释、形态表现、生态理念、流线设计、功能分析、材料分析、结构节点和展示内容等方面,力求为读者全方位展示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的独特魅力。本书不仅是一本记录2010上海世博会建筑空间的手册,更为读者客观地描述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设计背后的建筑语汇,可作为博物馆设计、展示类空间设计的参考用书。
日经建筑以“建筑物的设计者在实现大胆创意、解决复杂难题的过程中,是如何“说服”客户及相关人士的呢?”的问题为出发点开始了连载企划“打动人心的说明展示”,而本书则是对该企划重新编撰后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按照 “建筑师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过程”“获得客户认可的方法”“获得客户信赖的诀窍”三个方面进行取材,收录了隈研吾、原田哲夫、内藤广、伊东丰雄、东利惠、西田司、青木茂、大谷弘明、中村拓志、山梨和彦等知名建筑师,以及Coelacanth K&H、奥雅纳公司、SALHAUS、克莱因?戴瑟姆建筑事务所等15组活跃在建筑界靠前线的建筑师合建筑设计事务所创作作品时的秘诀以及他们向客户推销建筑策划方案时的秘诀和要点。每组的案例分析分为两部分,靠前部分通过事例学习深挖1 个项目的实现过程,而第二部分则总结了各设计者说明展示的窍门三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要包括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场域建筑、马可(无用设计工作室)、众建筑(何哲,沈海恩,臧峰)、润建筑(王灏,叶曼)、宋群、王路(壹方建筑)、无界景观(谢晓英,童岩,黄海涛,瞿志)等内容。
在瑞士的巴塞尔,有一处“诺华园”,堪称建筑仙境。该园区是跨国集团诺华制药公司的企业基地。其中,由迪纳与迪纳建筑师事务所、彼德·马克利建筑师事务所和SANAA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项目,已被多家建筑杂志(包括a u在内)进行过专题介绍。之后,分别由拉斐尔·莫尼奥和槙文彦主持设计的建筑项目于2009年完工;谷口吉生、大卫·奇普菲尔德、安藤忠雄和弗兰克·盖里的建筑作品则于2010年面世;而阿尔瓦罗·西扎和艾德瓦尔多·索托·德·莫拉所设计的建筑预计于2011年竣工。不难想象,由这样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建筑大师担纲设计,诺华园内所有建筑都是一流水准的。园区的每个角落都经过精心规划,包括所有的广场、街道和花园。然而,诺华园既不是建筑博览会,也不是迪士尼乐园那样的主题游乐场,而是为诺华员工所建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诺华园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