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入选2022 2023年度年安德鲁 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的100个设计师/设计公司的作品,1500余幅彩图,配以每位入选设计师的背景介绍,为读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灵感。 安德鲁 马丁奖的作品来自世界各地,都是各国设计师的新作品。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还是空间的规划、软装物品的使用,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让人惊艳。第27届 ANDREW MARTIN 国际室内设计大奖从全球30多个国家征集作品,评选出了全球100位设计师,其中本次中国区共有21组设计师入选。在ANDREW MARTIN 国际室内设计大奖成立的27年中,入选奖项的华人设计师、设计团队不断增加,如今已有200多位。不但从数量和质量上是亚洲之ZUI,更让华人设计成为推动全球室内设计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域(下)》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室内设计图书。里面收集了华东、香港和台湾三地的室内设计作品,涵盖了酒店、办公、住宅、餐厅、茶馆、咖啡厅、售楼处、酒吧、会所等商业空间和文教医疗空间的设计案例。
家作。以家作主题。在家之作,为自家而作,为别人的家创作。家作同时解作Homework,可看成读书时期的习作,即使已告别读书生涯多年的郑炳坤。从事室内设计这13个年头里,居家作品多达300个,然而这一切在他眼中也只是工作历程中的实验作。或自我谦逊。或推动自己走得更远.书中32个设计案例。能让您感受他在设计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对自我的要求。 为何郑炳坤只是30出头.已是一个在香港很有名气。曾获多个大陆、香港室内设计大奖的室内设计师,是一家室内设计公司的老板,是一个有儿有女的父亲?看罢此书,您定能找到答案。一切似乎在超速发展.在郑炳坤的心目中.却又是如此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回顾2005年一2009年五年问全球室内设计的发展.东京、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五大设计之都引导的国际化浪潮势不可挡。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探索自身地域特色已成为各个国家设计师的共识。 以专业化的视角放眼全球.深度剖析室内设计经典案例。本书精选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室内设计的精品之作500个。从北美的自由实用主义设计、南美的自然淳朴之风、亚洲的浓厚地域风情、北欧的“极简主义“到地中海的奢华.在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伊朗、阿联酋、南非、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以其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设计师对其当地历史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在全球化和地域性设计中找到平衡也是本书带给设计师的一份厚礼。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球为经典的室内设计视觉盛宴。内容涉及文化休闲、餐厅酒吧、商店展示、SPA健身、医
每一个作品里都能体会到一种独特性,有的严肃有的卡通,每一本书都是为了表达他的内容而表达,围绕书的内容展开,所以都非常的真实;从外在上,这些设计没必要反映这是同一个作者,包括材料的使用,细节的处理等;但是当了解到这个设计的结构和逻辑的时候,他们又是一脉相承的;在建筑设计的世界里,明星建筑师们执迷于某种盖章式的设计模式,也就是用单一的个人视觉风格对待所有的建筑,不管处于什么场景,出于什么功能,他们看起来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是某大师的作品。好比川菜馆一定做的是川菜,只不过口味咸淡而已。
本书汇集了2018年安德鲁 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的100个设计师/设计公司的优秀作品,1000余幅彩图,配以每位获奖设计师的背景介绍,为读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灵感。 安德鲁 马丁奖作品来自世界各地,都是各国国宝级设计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还是空间的规划、软装物品的使用,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让人惊艳。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中国设计师在马丁奖的表现也越来越让人惊喜,22届马丁奖中,吴滨、郦波、张清平、邵唯晏、罗灵杰、龙慧祺等十几位中国设计师再次入围,中国设计再次让世界瞩目。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内优秀的风格酒店室内设计项目,包括:杭州安缦法云酒店、北京颐和安缦酒店、杭州西溪悦榕庄、雷迪森龙井庄园、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等,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风格酒店室内设计项目的设计理念和其独具特色之处。 本书图文并茂,适合室内设计人员学习参考。
《世界古典装饰风格集成》为“世界装饰艺术与设计文化系列”之一,系世界古典装饰风格的集大成者,横跨史前与原始时期,至19世纪的欧亚大陆,所包含的装饰风格源于已消失的古代文明,以及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腓尼基、犹太王国、印度、希腊、罗马、庞贝古城、凯尔特和伊特鲁里亚、中国、日本、阿拉伯、印度、柬埔寨、古代俄罗斯、斯堪的纳维亚、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地区。涉猎主题包括:怪兽饰、佛像、龙饰、柱顶、柱基和柱身、项链、指环和其他珠宝首饰、壶和装饰瓶、雕带、砖、木和石块建筑、桌、椅、镜子、箱子、金属器具、挂毯和衣物、战服、头盔、长矛、主教冠、怪诞动物装饰、半人半马像、丘比特像、宗教物品、锁孔、轿子、桥梁、盾形纹章等,共计3700余个设计案例。
《臻稀府邸III·别墅》是《臻稀府邸》系列图书在成功的推出《臻稀府邸I》《臻稀府邸II》后的第三本力作。本书的主题以别墅为主,收录了国内各位名家大师的作品45个,作品都是今年以来的*力作,包括《中海九唐别墅》《广州颐和南湖高尔夫别墅》《昊嘉雍熙山别墅》《万科公望揽江苑别墅》《江门上城铂雍汇别墅》等,这些作品所在的楼盘都是国内知名的高端别墅区。其作品是奢华、古典、现代等多种设计风格与元素的经典演绎,反映出了现在高端别墅设计的成就。本书的出版是对高端住宅设计的总结,对广大室内设计师以及学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性以及参考性。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全集》为普利茨克奖得主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作品全收录。是建筑学专业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卷次按年代划分。本书是卷,由编者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在1978-1988年之间的后浪漫世界的建筑进行一个详尽的介绍。
近400年,台湾地区由于历经荷兰、西班牙、郑氏王朝和清朝的统治,加上1860年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势力迫使整个亚洲开港通商,以及日本和二战后国民政府等不同政权的统治,在文化的表现上是相当多元的。这中间,除了原住民文化化,尚包括不同时期的西方文化、闽粤文化、日本文化以及大陆各省文化的因素在内。 对台湾的室内设计发展而言,20世纪90年代呈现了一个“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荣景,此一荣的形成,除了政治经济环境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外,本土设计师的长期积累投入,美国以外的留学设计师的积极参与,也都是功不可没的。但大量留美设计师的返台和加入工作行列,无疑是其中一股颇为强劲的主导力量。为了集中展现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及其间陆续返台的留美设计师的*工作成果,编者特别制作了《台湾留美设计师室内设计作品集》一书。
《名家设计速递系列》精选知名设计师**典型的设计作品,配以精美高清的图片和精炼的文字解说,多角度展示设计亮点,详细阐述设计思路,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并能参考借鉴的资源宝库。《名家设计速递系列》这套书共9本,本册为北京大国匠造文化有限公司编的《办公设计/名家设计速递系列》。选取案例特点鲜明,参考性强。
《户外软装》一书主要展示了全球优秀的户外软装设计作品。与同类图书相比,《户外软装》增加了知识和实用理论的比重,用专门的章节对户外软装的发展历史、材质、保养、户外空间分类等方面知识作了简要的介绍,并用精准文字搭配高清图片的方式,讲解室外家具搭配的历史、分类、材质、保养等,使读者对主题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再通过现代、自然、古典等三大风格呈现世界各地优秀的户外软装案例及其设计理念,网罗全球多所著名设计所的经典设计案例以及多个获奖作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附有国内外主要户外家具展会介绍。除此之外,本书还为读者分析说明户外软装设计师是如何根据当地景观、气候、审美等方面进行户外的设计和搭配,设计出卓越的作品,为室内设计师和住宅业主在设计户外空间摆设和搭配方面都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指
本书选择了 五种主要的室内空间类型:零售店空间、休闲娱乐文化空间(如宾馆、俱乐部以及餐馆等)、办公空间、公共空间以及住宅空间。有些项目规模虽小却妙趣横生;有些项目载誉无数,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在选择独立设计师与设计师事务所的过程中,作者刻意确保了他们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使本书的案例丰富且别具特色,从多方面 给予读者 知识性和启发性 。
1场气势恢弘的室内设计盛宴,100位台湾*设计师倾力打造的经典居家,1000幅精美图片全视角演绎空间魅力! 本书收录了8种空间类型挑战设计师的设计思维,6种独特流行风打造居家梦想,6大户型空间设计手法。让您全方位探索空间设计品味,把握空间设计手法!
台湾室内设计权威媒体年度巨作,精选台湾100位知名设计师,耗时一年倾力打造。 详细解析多达300个精彩案例,揭秘超过1000个设计技巧,呈现1500张高清实景图片。 从不同生活角度、不同家居户型、不同风格特点切入,全景式展示台湾室内设计*成果。
《全球精选展览设计.01》精选了一批全球展览设计的精品,本书中的介绍性文字为读者提供了通览展览设计新主题的机会(赖因哈特教授和托伊费尔教授),而且还包括对与具体设计相关的博物馆学知识的概览(对科尔夫博士的采访)。本书向读者提供了获得更多知识的详细信息,还提供了对这些项目的资料进行思考的空间。书中的设计项目按章分类,包括展览(临时性展览)、博物馆(永久性展览)、品牌博物馆、商品陈列、试验性和先锋派作品、艺术、时尚以及公共空间等八章。在每个例子中,读者将看到的是信息丰富的编排、附有图案的资料以及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简要的描述,此外还有对每个项目中所有的重要设计要素的分析。而在本书的附录部分,读者可以找到设计师事务所的地址。
本书为初学设计的学生提供一本易读且又能获得大量信息的书。在语言形式的表达上,这本书有意识地使用设计的基础语言——手绘,作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此外,随意的绘画风格避免了完成的画面显得过于呆板,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解决设计问题是个很流畅的过程。自由的绘画风格也是鼓励学生们在设计初始阶段采取手绘的方式绘制图形和表格。在当今软件横行的形势下,这本书带来了原本的“设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