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设计》是一本全面介绍商业空间设计的图书,其突出特点是知识易懂、案例趣味、动手实践、发散思维。 《商业空间设计》从学习商业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为读者呈现一个个精彩实用的案例、技巧、色彩搭配方案、CMYK数值。《商业空间设计》共分为8章,内容分别为商业空间设计基础知识、认识色彩、商业空间设计基础色、商业空间的设计原则、商业空间设计中的照明、商业空间设计的不同类型、商业空间中的软装饰与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的经典技巧。在多个章节中安排了常用主题色、常用色彩搭配、配色速查、色彩点评、推荐色彩搭配等经典模块,在丰富本书结构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实用性。 《商业空间设计》内容丰富、案例精彩,商业空间设计新颖,适合环境艺术设计、空间设计、装潢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初级读者学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全书以现代城市的多元文化为背景,以包容、开放的美学观点 提出现代商业空间店面与橱窗的设计理念。结合实际案例,简述了商业空间店面与橱窗的发展和设计流程。结合人体工程学、色彩学和照明设计,分析店面和橱窗设计的要素与方法等相关知识,从店面橱窗主题式角度研究、归纳商业空间店面橱窗主题式设计的方法与手段。 本书共包括5章:第1章为商业空间店面与橱窗设计概述,第2章为商业空间店面与橱窗设计要点,第3章为商业店面与橱窗主题式设计,第4章为商业店面与橱窗设计工程图选编。第5章为商业店面橱窗设计作品赏析。
本教材以实际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将餐饮空间设计分为前奏设计、主体设计以及升华设计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分为:餐饮空间设计概述、餐饮空间设计的原则和内容、餐饮空间的外观设计、餐饮空间的定位与设计程序、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餐饮空间的主题规划设计、主题餐饮空间的室内陈设设计、主题餐饮空间的整体软装实操流程等八个章节。同时以二维码的形式附上相关设计案例以及相关国家规范作为参考。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承认教育学院等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业餐饮空间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揭示了公共空间使用、设计和管理的社会基础。四位作者,包括建筑师/环境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景观建筑师、环境心理学者和开放空间管理者,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整合视角,如何将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三种关键的人性维度:使用者的基本需要,他们的空间权利,及其寻求的意义。为进一步阐释这三种维度,作者回溯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的历史,分析了近来社会研究的证据,并开展了一系列原创的案例研究。 全书共九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 ,论述了公共空间的价值、本质及其演变;第二部分为 公共空间里人的因素 ,包括公共空间里的需求、权利、公共空间的意义和关联;第三部分为 创造公共空间 ,从使用维度、过程、公共空间的未来三个方面展开。
《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3版)》对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工作需求,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具体案例,以GIS、ERDAS、SPSS等软件平台为支撑,以城市与区域规划常用空间分析方法为核心,以数据获取、处理、建库、分析、应用为主线,共设计了14个实验,涵盖了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经济地理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境本底、土地利用动态演化分析、空间综合管制等核心内容,充分展示了空间定量分析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具体使用。
天然气催化燃烧是一种新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排放物近零污染的特点,与传统能源使用相比,具有很强的环保优势;与其他新能源相比,经济性的优势很明显。天然气低碳催化燃烧为促进产业升级,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积极的道路,而且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1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1.1 饮食文化与餐饮建筑发展动向 1.1.1华夏饮食文化 1.1.2当今饮食观念变化 1.1.3 餐饮建筑行业发展前沿(BIM信息化、绿建技术及装配式等) 1.2 餐饮建筑设计总论 1.2.1基本概念及类型 1.2.2功能构成 1.2.3流线组织 1.2.4房间构成 1.3 餐饮建筑设计要点 第2章 乡村餐饮建筑设计 2.1 乡村餐饮建筑产生背景 2.2 乡村餐饮建筑特点 2.2.1乡村建筑基本概念 2.2.2乡村餐饮建筑特点 第3章 乡村餐饮建筑设计过程解析 3.1 田园式乡村餐饮建筑设计过程解析 3.2 旅游文化乡村餐饮建筑设计过程解析 3.3 观光体验式乡村餐饮建筑设计过程解析 3.4 旧改类乡村餐饮建筑设计过程解析 第4章 设计过程优化及总结 4.1 设计过程优化 引入BIM正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等 4.2 总结 附录案例 学生优秀设计案例 工程实际案例 参考文献
餐饮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介绍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空间处理的基本要点。本书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多功能的餐饮环境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得学生初步具有独立进行餐饮空间设计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餐饮空间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餐饮空间的选择和规划设计能力,学会设计风格的定位,进而创造出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更优化的环境。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餐饮空间的设计特点及设计技术基础与艺术基础,提高对餐饮空间的艺术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餐饮空间的制图、绘图等艺术设计活动;同时,应了解创作中所运用的材料的性能、造价,能够灵活应对装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餐饮空间设计(第2版
重视校园独特文化和地域性特征价值的发掘和营造,才能建设具有归属感的校园环境。本书从大学校园的文化、空间、场所的影响因素、发展概况出发,系统分析了与规划及设计相联系的依据和原则,着重阐述了大学校园规划及设计的核心 文化内涵、空间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教育功能。对大学校园场所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探索整体与部分、功能与目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特征等,探讨了通过建筑及空间的组织、外部环境设计来满足校园主体的使用、心理和精神需求,探索有凝聚力的校园空间形式。
在世界古代剧场史中,中国传统戏场别具一格,在华夏古典建筑中也是一种很特殊的类型.中国传统戏曲以其时空虚拟的表演特征,在不设布景裸台上尽情表演,从而形成独特而卓越的戏剧艺术.传统戏场历史渊源,在各朝代和地域的形态各异,名称亦不相同,如勾阑、瓦舍、舞亭、看棚、乐棚、戏楼、戏园等等. 《中国传统剧场建筑》选择的实例包括山西、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等全国各地的剧场建筑264座,文字、史料45万字,图片2500余幅,其中线图800余幅,照片1600余张。因此,这《中国传统剧场建筑》可谓系统、翔实介绍中国传统戏场建筑的首例。不仅资料性强,而且文图并茂,对建筑设计、剧场设计人员,以及建筑历史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中所说 工业遗址的保护需要全面的知识,包括当时的建造目的和效用,各种曾有的生产工序等。 本文以此为契机,以具有中国近代工业先驱 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城市规划等学科对工业遗产进行探讨,在工业遗产所属工业类型借鉴军事学、化学、教育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完整独立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本文先从历史研究入手,对天津各个时期工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选择每一时期的典型工业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包括历史沿革、选址、格局、建筑功能、结构、风格特征、生产工艺、管理、培训,涉及了工业遗产研究的方方面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抓住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遗产的价值,探讨工业
这是中国第一本基于超过15年研究的儿童友好公共开放空间的著作。因此,无论是对于景观设计的从业者和学生,还是对于公共开放空间(如公园、游乐场和住宅区)的提供者、投资者和开发者来说,本书都是独特而又重要的资源。另外,近年来中国与儿童有关的政策发生了变化,这也是本书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其中包括从独生子女到三孩政策的转变,这可能导致中国城市儿童数量的持续增加。这是专业人士和开发商必须考虑的因素。此外,国家、地区和城市层面的儿童友好型城市政策也使儿童友好型公共开放空间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十个章节。上篇探讨了儿童友好开放空间的基础,首先对该主题进行了定义,并讨论了其随时间的发展。接着,进一步讨论了儿童户外活动的特点以及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分类。最后,介绍了国
篇 回顾 一、\t面向儿童的精准规划 1、\t分类 2、\t尺度 3、\t周期 二、\t儿童友好的共识与行动(政府、部门、社会) 1、\t儿童友好学校(40个) 2、\t儿童友好企业(44个) 3、\t儿童友好社区(2个) 4、\t儿童友好案例(39个) 三、形式多样的儿童参与 第二篇 研究 四、游戏、设施与规划(清华北大团队) 五、城市童趣(旧城改造、新区建设) 六、乡村童话(乡村振兴、研学基地) 七、儿童友好产业链(已委托研究的浓缩) 第三篇.新行动 八、自然的魅力(儿童成长(树)林、钓鱼地图 )(跳马、白箬铺 ) 九、儿童友好的项目管理 1、儿童友好写进要点并实施(长房等开发企业或园区) 2、结合业务工作的儿童参与(我局或其他单位,公众号升级) 3、空间适儿化改造(旧城改造,人居局、卫生局,体育局,街道社区) 十、儿童友好综合体(中国儿童中心)
本书以工业遗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辅以国内外工业遗产博物馆成功案例的研究,通过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提出工业遗产博物馆的系统化设计概念,完善工业遗产博物馆系统化设计理论,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策略。本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观点鲜明,可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博物馆设计的专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导则》以门头沟地区的农村住宅改造实践为基础,通过提取门头沟地区京西传统村落的院落朝向、平面特点、尺度特点、屋顶形式、构件与材质的选择等建筑特色要素,为近现代民居建筑的维修、改造、重建等提供技术上的引导;在有限的资金运作的条件下,通过有效的手段去指导和规范村民自发的改造和维修住宅,使民居恢复到其自发建造的本质,让民居建造传统在新时期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并让村落的历史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得以保持和发展。
作为室内设计的入门课程,室内设计初步的学习包括: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的程序及当今室内设计*前沿介绍等。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如何认识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素养,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室内设计方法入门,室内设计的技术与处理,室内设计的空间表达,室内设计与艺术陈列,“绿色”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设计风格与流派等内容。 本书是室内设计学习者的基础用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对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也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