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教授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系主任。由于他在运用生态学原理处理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做出的特殊贡献,曾多次获得荣誉,包括1972年美国建筑师学会联合专业奖章、1990年乔治?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艺术奖章及日本城市设计奖。 《设计结合自然》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本书在很大意义上扩展了传统“规则”与“设计”的研究范围,将其提升至生态科学的高度,使这真正向着饮食多门综合性学科的方向发展。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从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侵害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
管娟编著的《理想空间(No.58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与实践)》选取上海、天津两大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编制城市创意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有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并按照地域的分布对项目案例进行划分,分为龙头城市、大中城市,中小城市,选取不同地域的规划编制或已经实施完成的创意产业的项目,从规划设计、实施运营以及后续影响等方面探讨创意产业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文中同时以国外发达地区的设计经验作为切入点,为中国的创意产业规划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读者对象:规划管理部门、规划院、科研机构、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黑川纪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日本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他的许多建筑作品在日本建筑界、乃至国际建筑界都有的影响,他在建筑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为人所瞩目。同时,他还是一位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承接过大量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任务,《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一书,就是以其共生哲学为主线,对几十年逐渐形成的规划设计思想加以梳理和总结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该书与一般的规划理论著作不同,它强调规划设计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并通过实践对过去的规划设计理论加以修正。 《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是黑川纪章先生的设计理念和规划设计实践的总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具体方法,为失为一部好书。
本书以其丰富的图片资料和设计者的深刻感言对旧有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作出了成功的诠释,成为我市城市文化的精品。他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上下正在积极推进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全面实施“114421”工程,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打造魅力唐山,努力把新唐山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
全书共分为理论篇、方法与技术篇和实践篇部分。理论篇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环境学理论、城市环境容载力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业理论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支撑体系;方法与技术篇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与程序,从生态环境评价、城市可持续能力评价、循环经济构建技术、预测技术、决策技术以及GIS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方法与技术支撑体系;实践篇结合克拉玛依市、厦门市、烟台市的案例,从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以及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五个方面,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生态、环境等专业工程技术及科
董卫主编的《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1)》所载文章,是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一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4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所征集论文中经审阅后选出的论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考古、都城规划研究;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实践评析与人物研究;新中国城市规划史的分期与三线建设规划研究;国外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比较研究;历史文化村镇的形成研究;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开发等方面。它们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是部以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为学术主题的重要文献。《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1)》对城乡规划管理与研究设计人员汲取古今中外城乡规划发展历史经验、从事现代城乡规划研究设计有借鉴指导作用,对城乡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和单位保护城乡
我国以往的理论文献与实际的都市区规划较少涉及区域(地方)制度。如何处理好行政区划(权力空问制度安排)与都市区规划的关系是没有解决、也研究得不深的难点问题。《分权与当代中国都市区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是作者在承担常州市域多项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图进行的较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由刘君德等编著的《分权与当代中国都市区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共分8章,主要研究中国特色都市区权利的空间过程与都市区空间规划的理论框架、都市区的政区空间调整规划、都市区的战略增长轴线规划、都市区的多中心增长规划、不同空间增长类型的规划等。 《分权与当代中国都市区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过程中试图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某些基本理论观点,探讨分权、分治体制下大都市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书可供城市规划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经历了快速城市阶段的城市空间转型,城市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本书通过运用传统拓扑分析和现代空间句法技术,分析了苏州城市形态变化的特征与内涵;总结了苏州城市空间了展过程中的组织机制及自组织特征;提出了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城市系统自组织与外界他组织机制的共同作用,以及通过社会主体价值理性也对其进行合理干预,使城市在科学规划下健康发展的观念。 本书可供城市研究、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者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