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阐述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生成机理和控制技术。全书共分9章,章消毒剂与消毒副产物;第2章消毒副产物的检测;第3章氯胺形态及一氯胺特性研究;第4章有机物性质与消毒副产物关系;第5章消毒副产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第6章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的变化;第7章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消毒副产物;第8章光化学氧化法去除卤乙酸;第9章还原去除消毒副产物。 本书数据资料和技术内容来自于科研和生产成果,可供从事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市政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以及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针对应急避难疏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人员疏散行为特点及疏散需求,以城市典型社区、片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智能体仿真等方法构建应急避难疏散空间仿真优化模型,基于模拟结果进一步提出城市应急避难疏散空间规划设
城镇文化伴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发展,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城镇消亡了,有的城镇虽未消亡,却是几经变迁,面目全非,但总的方向还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明显地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继承性;二是时代性。继承性是说城镇文化产生以后,后一时代的城镇文化总是在前一时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引出城镇文化发展的另一个特性,这就是城镇文化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当然这是在没有文化断层的前提下说的,在这一点上,城镇文化和文化发展的一般特性是一致的。时代性是说尽管城镇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但每一个时代的城镇文化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正是一个时代城镇文化的主要标志。譬如秦汉时期的城镇文化,无论物质要素构成、城市制度,抑或精神文化,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镇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尤
气溶胶灭火技术是在全球淘汰和禁止哈龙灭火剂的生产和使用的背景下,从众多哈龙替代技术中脱颖而出的一类具有独特优势的灭火技术,具有灭火效率高、环保、使用及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是综合性能比较的一种哈龙替代技术,其产品被应用到船舶、采油、通信、军事、电力等诸多行业。本书从气溶胶灭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原理、发展过程到产品设计应用等,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特别是结合气溶胶灭火技术的发展,对不同气溶胶灭火技术之间的区别、适用场所作了详尽的阐述。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技术知识普及和推广用书,可供从事管理、科研、设计以及应用人员参考。
《防火材料及其应用》依据国家近期新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B28375—2012)、《电缆防火涂料》(GB28374—2012)、《建筑用安全
本书针对应急避难疏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人员疏散行为特点及疏散需求,以城市典型社区、片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智能体仿真等方法构建应急避难疏散空间仿真优化模型,基于模拟结果进一步提出城市应急避难疏散空间规划设
1.本套丛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章节,对涉及的条文进行了整理分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2.本套丛书对所列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并根据条文内容加入例题,力求有重点地、较完整地对常用条文进行解析。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等30余种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性能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系统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本书针对消防救援队伍“全灾种、大应急”理念,结合近年来遂行救援任务需要,坚持专业训练、伤病预防、运动康复并重。在时间安排上,消防体能训练原则上每天安排90分钟,区分准备、组训、整理渐进科学把控。准备活
这是一本面向中国读者的、全面论述了可持续建筑设计关键问题的著作。全书共4章。章介绍了气候变迁的影响,以及在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中,建筑专业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和应起的作用。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建筑能源消耗的一些信息。第2章主要介绍城市设计问题。如城市形态,城市密度和城市微气候。并讨论了能源供求以及城市舒适问题。第3章主要介绍能效建筑设计。首先,作者介绍了建筑设计的气候条件与舒适及工效问题。然后介绍了能效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如建筑围护结构、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自然采光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最后,作者介绍了新开发的建筑方案设计工具;第4章介绍了世界上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和营建方面的实例。这些实例既有单个建筑,也有现存建筑;既有单体建筑,也有大型社区,主要涵盖的建筑类型有:办公建筑、学校建筑、
本书针对消防救援队伍“全灾种、大应急”理念,结合近年来遂行救援任务需要,坚持专业训练、伤病预防、运动康复并重。在时间安排上,消防体能训练原则上每天安排90分钟,区分准备、组训、整理渐进科学把控。准备活
本书是城市排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方面的理论著作,内容包括绪论、城市排水系统体制、水质、城市污水、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雨水径流、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排水管渠水力学、雨水调蓄池和倒虹管、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排水泵站、沉积物、排水管渠系统优化设计、排水管渠施工、排水管渠系统养护和修复、排水管渠测控技术、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的排水方式等20章。较详尽地阐述了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理论和方法,反映了近年来外有关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作为给水排水工程(水质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城市规划、道路工程等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和有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