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庭院风格要素和设计基础、庭院施工材料、庭院基础构造施工、庭院砌筑构造施工、庭院大型构造施工、庭院小型构造施工、庭院山石水景施工和庭院绿化植栽施工。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将阳台、露台、庭院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手把手教读者打造梦想中的庭院花园。本书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作为普通业主改造庭院花园的参考书,也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学习用书,还可以作为庭院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相关行业的指导用书。
本书是日本社区营造先锋人物山崎亮的代表作,被誉为 社区营造领域作品 ,畅销日本和台湾多年。作者在书中系统梳理了自己12年工作的经历和心得,选取了16个不同类型且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介绍自己的工作思路、方法和经验总结。内容丰富,书写真挚,对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的人士有参考和学习价值。
造园,是一项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工作,需要依托大量的知识积淀,并博采众长。可以说,造园是一场让从业者需终其一生自我完善的修行。 对于造园风格,其实无所谓 谁比谁更优越 ,只有 谁比谁更适合 。在经历大浪淘沙的众多方式中, 新中式庭院 逐渐被人们所推崇,这是大多数园主的选择。因为,中式庭院所呈现的魅力,与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生活价值观是较为契合的。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新中式庭院景观特点、景观营造技巧、植物搭配和造园分享,既含具体的技法分析,也有实景的项目展现,希望能给造园爱好者或正待修建庭院的园主提供一些参考。
曹仁容,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在本书的作品中,可以窥测曹仁容老师深知在绘画艺术上的创新,如传移模写,就不是创作;如如实描写,就不是艺术要旨。所以,他在每幅作品的主题确定和内容选择方面,都加强环境的烘托和形象的刻画,充分调动绘画艺术表现手法来努力突出主题;并借助丰富的想象,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不同的特点,适当地予以夸大和强调、删减和变移,以突出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感,达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
本书分为四章,介绍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这四章分别是:绪论、江南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江南古典园林的名园赏析、揭开江南古典园林的奥秘。第yi章讲解了江南地区范围界定、江南古典园林概述,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四座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第er章讲解了杭州、温州、苏州、扬州四座城市园林的发展简史;第三章选取了四座城市的八座经典园林进行赏析;第四章解析了江南各地园林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总结。本书脉络安排得当、思路清晰,揭开了江南古典园林的奥秘。书中内容详实、史料丰富、插图精美,大量的插图不仅体现了江南园林的动人魅力,又宣传与普及了博大精深的江南园林文化,同时也为当今具有地域性的园林景观风貌塑造提供借鉴。
本书针对庭院设计的流程,系统地讨论了核心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清楚地提出了不同风格和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庭院景观基础知识讲解,包含风格选择、道路设计、水景营造、空间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设计解析,精选6种风格的14个落地案例,从设计立意、布局、手法等专业视角解读案例并凝练出宝贵的设计经验,帮助读者探寻美好庭院生活。本书整理8节理论知识并精选相关案例,配有近400张彩色插图,图文清晰,内容详细。
《图解景观设计 100个经典植物配置》遴选了100余个经典植物配置案例,通过图片、图纸、及表格,对案例中的植物配置、植物种植间距、植物品种与规格都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化解析。同时,根据不同空间类型对植物配置所营造的空间进行不同维度的分类,例如从空间类别分为住宅空间、庭院空间、公共空间、公园空间;从空间属性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从空间规模分为大型空间、中型空间、小型空间,通过不同类型对空间进行定义,来阐述不同植物配置对不同空间氛围营造所起的作用。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览 ,简单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八大要素、园林分类、发展历程、选园特色和造园手法等;第二章到第五章 园林山石景观营造 园林水体景观营造 园林建筑景观营造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 ,分别从山石景观、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和植物景观的角度入手,讲解了各章景观的营造艺术和营造技法,并提供了若干园林案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集中了书法、绘画、诗词、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本书除了介绍园林知识,还介绍了大量人文艺术相关内容,尽可能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做到轻松有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书中介绍的古典园林知识点,尽可能融全面性与代表性于一体,包罗万象、重点突出。本书希望能为读者剖析中国园林要素的营造技艺,供读者品鉴世界园林之母的辉煌图
本书收录有适合南北方各地栽培的近80种常见庭院植物,分别按白色、红色、橙色、蓝色(紫色)和双色(多色)进行分类,每种植物除标有别名、科属、生长类型、株高、花语寓意、适应地区、观赏效果和观赏期等基本信息之外,还特别配备有全年养护花历和养护难易程度表,用图标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又以手绘形式加入种植小贴士,阅读轻松,一目了然。 此外,书中还配有花盆、工具、肥料、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小知识点,多方位为读者的园艺生活保驾护航。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生活在繁华都市,总想寻一处地方逃离,放松心情,而民宿花园,便是令人心驰神往的 桃花源 。 本书将民宿花园的打造分成几个版块,包括出入口、泳池、儿童活动场地、户外互动场地、情境式 打卡 点、屋顶空间、园路和铺装,以及氛围装饰等,既有简洁的系统性描述,也有实操性的 DIY 景点打造,图示简晰,步骤明了,内容通俗易懂,方便民宿主人和景观设计师参考借鉴。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西湖山水呈现出中国山水画的典型审美特性,产生了诗情画意的审美理念。 西湖景观 承载了历朝历代各阶层人士的审美需求,并在中国 天人合一 寄情山水 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拥有了突出的 精神栖居 功能,是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永恒典范。西湖十景为创始于南宋,并持续演变至今的10个以诗意命名的系列景观单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本书从 色、香、味 三方面介绍杭州西湖十景,把西湖美景与杭帮菜巧妙地结合起来,内容轻松有趣,融故事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为纪念陈从周先生2018年百年诞辰再版的经典园林著作。《苏州旧住宅》是我国有名古园林与建筑专家 陈从周先生的重要学术论著之一,以苏州重要传统民居的实地拍摄和建筑测绘为蓝本,详细论述了苏州传统住宅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住宅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诠释了苏州住宅的整体风貌与特色,从而形成对中国江南传统住宅艺术的精妙解析和设计立意的多方面阐释。本书适合有关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专业人士阅读。
本书介绍了庭院中水景设计施工的内容,水景工程是庭院中的观赏主体,是室外空间景观特色,在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复杂。本书共分为五章,首章介绍了打造水景的基础工程,如 水景类型、水景设计细节及材料;第三章介绍了溪流、水帘瀑布、池塘、水池、游泳池、喷泉、壁泉、滴泉八类水景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第四章介绍了水景植物的选择和种植知识;第五章介绍了景观桥、排水排水、水体净化、灌溉系统等相关知识和具体案例。为庭院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提供相关参考。
本书以提高园林行业人员从业技能为出发点,力求帮助读者解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与岗位紧密联系的特色。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设计特性、生态学知识、表现方法、设计程序等内容;下篇介绍不同类型绿地中植物种植设计的特点,并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和主要图纸使读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出图要求。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作为园林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园林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用书。
本书以古代学者的诗词文书为主要蓝本,现代博物馆、建筑园林等为辅助资料,分四大章七十一个场景为读者解析中西方如何运用空间设计来营造和谐自然、舒适安心的园林和建筑。通过手绘还原古籍上的场景,读者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埋藏在历史里的文化与审美,并探寻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解构并运用这些元素。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古老东方的审美传统,从古诗文中发掘文人雅士如何运用花、石、草、木等自然材料构建出 方寸之内有乾坤 的庭院景观,寄托自己的情思与志向。然后将视角转向庭院营造的逻辑理念,分析其背后隐藏着的房子与自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再从人类共通的基本需求入手,分析一些古而有之的建筑景观,现代独特的艺术设计是如何迎合并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结尾则选取若干当代知名的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从细处入手拆解这些理念背后
本书主要为陈从周先生1980年至1985年的讲稿、散文和其他作品,是其第一部随笔散文集。其中包含俞平伯、俞振飞等文人艺匠的鱼雁往来和有关张大千、徐志摩、陆小曼等故旧师友的绵绵追忆。又杂录了苏、扬、泰山等地的寻访游记。将国内外寻迹访古、调查古建筑于园林途中所闻所见,一并顺手写来,自成篇章。文笔平淡清雅,笔墨闲静幽远而含意隽永,处处包含真情实感,朴实动人。
想把花园打造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私家花园,首先需要从整体布局,进行格局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花园空间。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部分介绍花园布局、花园风格与适合花园种植的植物和养护要点,打造花境的植物类型,例如高层次骨架植物、中层次开花植物、低层次地被植物等,分析如何根据花园的实际情况来打造别具一格的私家花园;案例部分是精选的园艺达人亲手打造的私家花园,案例中着重介绍了如何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如何低成本维护花园及花境造景的一些心得体会。案例分享者都是园艺达人,改造经验都来源于自家花园的打造过程,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可以给读者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实际的参考。
《从家具建筑到半宅半园》修订版收入了 北大建筑 系列,作为丛书第6册,本书呈现了一位实践建筑师从初涉建筑到建成作品问世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涵盖了作者初涉建筑的10余年研究时光里的或纸上或建成的8个作品,作者从家具切入思考建筑,家具的起点带来了对身体感知和赋形的关注,第8个作品是这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作者之后十几年所从事的园林研究和建造的起点,这也是书名的由来,呈现了作者在持续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对所关注问题的持续聚焦、矫正和转向,在作者的实践生涯中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是作者非常重要的一本著作。书后是针对本书所展开的有质量的访谈、对谈和理论评论,让建筑学相关议题更加清晰,引发思考。
风水是中国古代选择处理建筑环境的独特方术,曾对传统建筑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其中迷信与科学混杂,糟粕与精华共存,历来评价毁誉交加。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建筑理论界学术氛围的变化,风水被“重新发现”,引起关注。本书汇集了有关风水研究及评价的学术论文23篇,涉及风水的渊源沿革,流派宗旨,哲学、美学和科学内涵,以及在建筑领域如城镇、宫宅、陵墓等选址、规划设计及营建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可裨益有关人员深入理解传统建筑文化和风水的关联及其存在原因与价值,予以批判研究和扬弃。
手绘效果图是当今*热门的实用美术技能之一,徒手表现环境空间需要经过深入且长期训练,在创意中进行手绘就更显设计者的功力了。本书从零开始讲授手绘效果图的各种技法,将马克笔与彩色铅笔的创造能力发挥至极,综合多种绘画技法,让读者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效果图的表现水平,同时融入个人的创意表现能力。章手绘基础,第二章单体画法,第三章马克笔单体上色的技法,第四章马克笔效果图上色技法,第五章作品赏析,第六章快题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这本书通过简炼的文字和大量插图以及初学者易接受的基本术语介绍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要素和材料,更详细地说,旨在论述风景园林构成要素的语汇、意义、共性、潜在价值、以及设计导则。 全书分为地形、植物材料、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水和设计程序这几个独立章节,包含了400余幅精美插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徒手线条图。 *章主要讨论地形﹑地貌以及规划设计起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植物素材和建筑要素,这两点与地形一起构成了大多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结构与空间组成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及用以装饰和美化室外空间,弥补地形﹑植物及建筑不足之处的铺装材料和构筑物。第六章论述在许多景观中作为装饰和点缀形式的水体。本书*后一章把设计程序概括为一个将所有物质设计要素统一为一个环绕风景园林规划设
本书收录了38个现代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将其按照使用情景分为8类,并总结了每个案例的设计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而精准地了解和学习景观设计的思路。书中使用手绘的形式对景观案例进行深入解剖,对其原有场地状态、规划布局选择、路径生成原因、植被布置、节点处理等内容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景观设计方式及思维过程。本书既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又能够启发设计思维,适合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相关专业的设计师,以及对景观设计过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日式小庭院设计与建造向导性读物,作为资深的景观设计师,本书作者松田行弘将多年的造园经验倾力奉上,包括根据不同地点特征进行设计、选择植物、庭院构造规划与庭院维护等内容,将一年中12个月作为小庭院设计与建造的阶段性划分,每一个月都有不同主题的目标和设计主题。同时,在各章节后增加了13个法式园林设计的小贴士,丰富了庭院设计内涵,使东西方造园理念得到完美结合。全书实践性、可操作性强,没有设计教育背景的普通大众也可按照书中内容进行DIY,同时书中介绍的造园方法和造园理念可以极大地启发设计师和业主。对于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广大园艺爱好者、有志于独自设计私家庭院的业主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庭院设计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