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用各功效类别的中成药为纲目,描述各个中成药的药味组成、功能主治和使用要点,并列出常见不合理处方的不合理类型、处方分析和药师建议,为临床合理选用和处方点评提供资料。例如,藿香正气水在哪种处方诊断下属于药证不符,复方鲜竹沥液与三拗片是否可以联用,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开具安脑片的安全风险有哪些,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的足量联用是不是重复用药,宝咳宁颗粒与小儿肺咳颗粒的合理选择等,都在本书中有详细的展示和说明。同时,药师建议的内容,也为怎样改变不合理处方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本书所列举的不合理处方,绝大部分来自北京市社区处方点评工作组近5年的工作总结,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实际指导临床。本书得到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2081,《基于数学建模的中成药联合用药合理性评
本书是 部系统总结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结节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肺结节研究新进展,阐述了肺结节的定义、分类、检查方法、影像学诊断要点、评估与处理原则、预防与预后等。中篇为肺积(肺结节)的中医辨证论治,重点论述了在 肺结节中医诊治理论体系及全周期管理方案,入选2023中国经济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创建了董氏温阳化结与董氏金甲散结方剂的治疗原则,辅用调理体质与情志疗法,使肺结节的缩小、消退率达到了28.6%。突出论述了中医对肺结节的认识,如:中医病名命名、创立体质与情志学说、病因与病机、辨证论治、特色防治、养生康复与调护、常用中药方剂与中成药、介绍了循证医学在肺结节中的应用、展望了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的前景。下篇为首都名中医董瑞对肺结节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和百问答,指出了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结节是
本书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主要介绍青光眼的基本知识、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青光眼相关的解剖及病理生理、青光眼的检查与诊断、中西医治疗概要、预防与调护等。各论从中医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专方专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防和调摄、预后和转归、疗效评定标准、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研究进展、古籍精选、评述等方面介绍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疗,并介绍了青光眼的相关诊疗标准(共识)和临床指南、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附录主要介绍眼科有关正常值、与青光眼相关的中医文献摘录等。 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使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其防治研究多年来一直都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热点。本书以AD及相关疾病防治的现代研究为核心,结合 中医药防治脑病 研究团队30多年防治老年脑病的科研工作经历,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 临床诊治、实验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方面,系统讲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AD及相关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突出了中医药防治的特色和优势。以提升学生用正确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开展防治老年脑病研究的能力,开拓科研思路。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涉及AD的基础研究,中编包括AD的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编主要介绍AD研究的最新进展。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供从事衰老研究、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相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结结核病的专书,内容包括中西医淋巴结结核研究发展简史、免疫系统发生学、淋巴系统解剖学、淋巴结生理病理学、淋巴结结核的中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辅助诊断、治疗,并分别阐述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结核病,包括颈部、腋窝部、腹股沟部、纵隔、腹腔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特殊人群淋巴结结核、结核性溃疡及窦道的诊断、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术后并发症诊治及预后、康复护理等。在治疗方面,尤其注重中医外治法及外科手术学。 本书的编写综合了文献,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于淋巴结结核诊疗经验的详细阐述,衷中参西,图文并茂,并选取名医验案,极大丰富了肺外结核、中医疮疡病、肿瘤病学研究的内容。
本书基于循证医学和神经科逻辑思维方式,从症候神经定位中提供一种临床推理过程,又可以按照临床遇到的最突出症状和检得的重要体征,按图索骥地搜索出一系列比较可靠的定位方向,通过主要症状和体征即症候,进行树状定向和链式神经定位的搜索,经过著者临床中实践验证,再总结归纳,在理论层面进行创新性的中西医结合尝试。 本书参考国内外相关专著和期刊论著,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实验技术、治疗学、预防学等方面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症候定位诊断进行阐述,兼顾少见病和疑难病,并补充一些新概念。本书首先论述了中西医医学神经内科定位的历史﹑思维的碰撞和重构。继而以临床常见症状或重要特殊的体征为体例,以症候为推手,开展中西医结合探讨,运用现代神经病学的科学知识,来理解和阐述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内
本书总结了业内近十年来肾脏病学,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专著。本书主要阐述肾脏病学的基础知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的近期新进展和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治疗及研究。本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理化检查、病因诊断与病情评估、内科治疗、中医认识及治疗、血液透析疗法、血液净化其他技术、腹膜透析疗法、肾移植的内科问题等。本书对肾脏病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配合医生治疗也有一定帮助。
中西医融合观是世界观,是中西医、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方法论。融合观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建立了一个顶层设计。本书主要讲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包含证态体系与象态体系,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钥匙。主要内容为三个层次:临床诊断治疗层次:病理状态与证的融合,证态体系;医学基础理论层次:器官系统与藏象经络的融合,象态体系;哲学层次即本体论与认识论层次;太极-系统观:阴阳五行、系统论、唯物辩证法的融合,即本体论的融合;取象比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融合,即认识论的融合。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就是中西医融合的途径。本书可作为中西医理论研究者的参考书。
危重症医学是一门在重症监护病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学科。鉴于危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专业、权威著作不多,以及缺乏统一的临床规范的现状,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伟、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陈尔真、上海市医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诸杜明共同倡议,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以及上海市属多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与相关学者团队,历经多年时间的编撰,经反复推敲,打磨润色,几易其稿,合力完成了业界S部危重症现代中西医临床诊疗学专著。全书回顾了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的理论基础,详述了危重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理、诊断鉴别与临床治疗方法,提炼了中西医协同诊疗的思路与要点,总结了危重症疾病监测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累及直肠和结肠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缠绵难愈的疾病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西医对症治疗能快速、有效地诱导缓解,但长期维持治疗患者依从性差,且不良反应多;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多维度辨治,在维持症状缓解和预防复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为了提升临床工作者诊治本病的水平,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诊疗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在诊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做到防治兼顾。为此,我们在参阅相关诊疗规范和共识的基础上,并结合临床医生的临证经验编写了本书。 本书分溃疡性结肠炎概述、西医学对结肠的认识、中医学对肠腑的认识、溃疡性结肠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及病理学、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等内容,重点详细介绍了带状疱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方药及方法,以及带状疱疹的预防与护理等内容。《带状疱疹》系一部带状疱疹中西医诊疗专著,反映了带状疱疹临床诊疗的研究成果、新进展。《带状疱疹》适于医学院校师生及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总结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结节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肺结节研究新进展,阐述了肺结节的定义、分类、检查方法、影像学诊断要点、评估与处理原则、预防与预后等。中篇为肺积(肺结节)的中医辨证论治,重点论述了在国内首创肺结节中医诊治理论体系及全周期管理方案,入选2023中国经济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创建了董氏温阳化结与董氏金甲散结方剂的治疗原则,辅用调理体质与情志疗法,使肺结节的缩小、消退率达到了28.6%。突出论述了中医对肺结节的认识,如:中医病名命名、创立体质与情志学说、病因与病机、辨证论治、特色防治、养生康复与调护、常用中药方剂与中成药、介绍了循证医学在肺结节中的应用、展望了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的前景。下篇为首都名中医董瑞对肺结节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和百问答,指出了中西医结
本书针对基层医疗以及连锁药店从业者的日常识药与识病的能力的建设而书写,包括识药、联合用药、识病三个部分。识药部分依据成分、剂型、相应药品本身特点等认识并使用药品。识药部分对药店一些常见的经典传统中成药名方从通俗易懂的角度进行方解,让“小白”看后都会用药。联合用药部分在对因+对症的指导原则下如何联合用药,并且每个章节都有举例。识病部分从疾病的中西医病因、表现、基本诊断、用药及联合用药、爱心提示进行论述并配有相应的学习测评试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为重点,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立足中医临床,侧重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的系统总结。编写注重先进性,反映近年来外研究的新进展,同时注重实用性,遵循临床诊疗思维的程序,结合作者的心得体会,体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经验与特色。内容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西医发病机制与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新研究进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相关理论、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及辨证治疗、历代名医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论述与治疗、当代名医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论述与治疗经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常用中药、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症的中医结合诊治及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作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医师及有关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