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用各功效类别的中成药为纲目,描述各个中成药的药味组成、功能主治和使用要点,并列出常见不合理处方的不合理类型、处方分析和药师建议,为临床合理选用和处方点评提供资料。例如,藿香正气水在哪种处方诊断下属于药证不符,复方鲜竹沥液与三拗片是否可以联用,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开具安脑片的安全风险有哪些,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的足量联用是不是重复用药,宝咳宁颗粒与小儿肺咳颗粒的合理选择等,都在本书中有详细的展示和说明。同时,药师建议的内容,也为怎样改变不合理处方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本书所列举的不合理处方,绝大部分来自北京市社区处方点评工作组近5年的工作总结,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实际指导临床。本书得到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2081,《基于数学建模的中成药联合用药合理性评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部分,共有五章,简单论述眼科发展史、眼科基础理论,重点介绍眼解剖生理、眼科检查、中医病因病机、脏腑气血津液理论、眼科中西医常用治法、常规用药等。下篇各论部分,共有十七章,分述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内容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等,尤其注重临床表现与治疗。在下篇每个章节,我们对每一个常见病用典型图片展示(包括彩色照片、FFA、OCT等等),在每一章的后面增加专家共识,重点谈谈对该类疾病的国内外共识。附页增加眼科常用正常值、眼科常用方剂及眼科名称中英文对照索引。
本书是汤钊猷院士继 控癌三部曲 (《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后,全新推出的又一部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癌症防治现状的反思、求解之作。 书中汤院士以自己和老伴李其松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对西医的客观认识,提出 创中国新医学 的见解,并认为其核心是中西医结合,关键是 西学中 ,即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华文明精髓。见解振聋发聩,极富启发意义。可供广大中西医肿瘤防治医务人员,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细细读来,书中亦能体会到一位西医大家的家国情怀,无私地将对亲人的浓浓柔情和深情怀念融入到 创中国新医学 的医学事业发展中去!更让人敬佩的是,作为西医大家,对传统中医学的热爱和推崇,对
本书是 部系统总结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结节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肺结节研究新进展,阐述了肺结节的定义、分类、检查方法、影像学诊断要点、评估与处理原则、预防与预后等。中篇为肺积(肺结节)的中医辨证论治,重点论述了在 肺结节中医诊治理论体系及全周期管理方案,入选2023中国经济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创建了董氏温阳化结与董氏金甲散结方剂的治疗原则,辅用调理体质与情志疗法,使肺结节的缩小、消退率达到了28.6%。突出论述了中医对肺结节的认识,如:中医病名命名、创立体质与情志学说、病因与病机、辨证论治、特色防治、养生康复与调护、常用中药方剂与中成药、介绍了循证医学在肺结节中的应用、展望了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的前景。下篇为首都名中医董瑞对肺结节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和百问答,指出了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结节是
本书分为理念篇、实践篇、问答篇,从原理到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念篇讲解中医对肝的现代阐释;实践篇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讲解肝病的养生及其原理;问答篇中聚焦当下关注的肝病问题,并进行解答,辨析亚健康生活误区,帮助大家回归健康。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其他对中医肝病养生感兴趣的人群参考阅读。
生殖医学疾病关系到人类繁衍、家庭幸福与社会安定和谐问题,是世界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医中药在治疗生殖医学疾病方面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西医生殖医学也发展很快,成绩卓著。在生殖医学疾病的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所长和不足。因此,《中西医临床生殖医学》将中西医生殖医学巧妙地结合,是治疗生殖疾病的*途径,填补了我国中西医临床生殖医学的空白,可喜可贺! 《中西医临床生殖医学》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生殖理论、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疾病、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疾病、辅助生殖、避孕节育、保健优生等内容。可谓内容丰富,是一部有较高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的好书。
本书试图从跨文化和医学历史的视角,为大家揭示东西方自然医学中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使大家认识到常规生物医学的局限性,鼓励每个人在尊重各自文化传统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合东西方优秀自然医学成果,积极参与健康事业,共同建造一个以精神为生命本质、以预防疾病为宗旨、以治愈(而非抑制症状)为目的、以无毒性作用为*标准、以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支付得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医学体系。用主动的养生医学替代被动的疾病医学,这是每个医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广大民众的殷切期盼。
本书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主要介绍青光眼的基本知识、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青光眼相关的解剖及病理生理、青光眼的检查与诊断、中西医治疗概要、预防与调护等。各论从中医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专方专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防和调摄、预后和转归、疗效评定标准、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研究进展、古籍精选、评述等方面介绍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疗,并介绍了青光眼的相关诊疗标准(共识)和临床指南、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附录主要介绍眼科有关正常值、与青光眼相关的中医文献摘录等。 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使用。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介绍了“经方三十六讲”的两大基石,其中包括穿凿会通理论体系的来源及特点,以及六经三十六方的总体概况。第三部分,是整本书的核心,通过“经方三十六讲”,可以详细了解中医诊病的思路方法,全面掌握具有创新性的中医诊疗体系。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为“经方三十六讲”的实践,分别为诊病实践和医学杂论分析实践。最后一个部分,为“经方三十六讲”中涉及的中药方剂附录。本书适合中医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其防治研究多年来一直都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热点。本书以AD及相关疾病防治的现代研究为核心,结合 中医药防治脑病 研究团队30多年防治老年脑病的科研工作经历,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 临床诊治、实验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方面,系统讲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AD及相关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突出了中医药防治的特色和优势。以提升学生用正确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开展防治老年脑病研究的能力,开拓科研思路。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涉及AD的基础研究,中编包括AD的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编主要介绍AD研究的最新进展。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供从事衰老研究、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相
《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由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临床研究工作的专家主编,一批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青年男科医师参与了编写。书中详细介绍了男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编写内容力求新颖而实用,每个章节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的新进展,把前沿、权威的信息展现给读者,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个人宝贵经验荟萃其中。《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既注重理论高度,也注重临床实用和可操作性,参考了*的相关男科疾病诊疗指南,从而为专科医师提供了准确的临床实践操作规范,而且多数章节后均介绍了作者的临证体会,将作者个人宝贵的经验与读者分享,以便读者能掌握一般教科书中缺乏的但又迫切需要的实用经验。
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璀璨瑰宝,发展了几百年的 西医 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利器。处在时空交汇点上的中华民族,理应肩负起贯通古今、融会中西,使两种医学体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历史责任。 自20世纪50年代始,出现了这样一批医学工作者,他(她)们责无旁贷地担起了重任,开创了 中西医结合 这样一个研究领域。使上海成为这个领域的铸鼎重镇。这里所记录的是这批探索者的历史回忆,有他们历经的艰辛,有他们挥洒的心血,有他们跋涉的足迹,有他们收获的成功,更有他们对 中西医结合 这份开创性事业的执着和期待。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篇为总论,包括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妇产科诊断概要、治疗概要等,概括介绍中医妇产科与西医妇产科的发展史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与现状;中医与西医对女性生殖生理与病理的基础理论;中西医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如中医内治法、外治法与周期疗法,西医内分泌治疗等。第二篇为各论,包括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带下病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器肿瘤与滋养细胞疾病、妊娠病、正常分娩、产时病、产褥期及产后病、不孕症、子宫脱垂与阴道膨出、计划生育、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等。各论的每个病症均列出中西医病因病理、诊断与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并提出“临床思路”,使学习者掌握中医与西医的诊疗特色与优势,切合临床需要。
薛史地夫主编的这本《中道的医学(东西方自然医学的复兴与融合)》试图从传统文化和医学历史的视角,为大家揭示东西方自然医学中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使大家认识到常规生物医学的局限性,鼓励每个人在尊重各自文化传统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合东西方 自然医学成果,积极参与健康事业,共同建造一个以精神为生命本质、以预防疾病为宗旨、以治愈(而非抑制症状)为目的、以无毒性作用为 标准、以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支付得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医学体系。用主动的养生医学替代被动的疾病医学,这是每个医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广大民众的殷切期盼。
本书详细介绍了妇产科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和医嘱等内容;在治疗部分将治疗处方、治疗方案、药物信息、辩证论治、方剂组成及用法等实用内容单独列出,并做重点介绍,同时按照典型病例列出了常规医嘱以供读者参考。本书适合妇产科医师及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专业、西医专业等相关专业医师及基层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就胰腺炎这一临床常见急腹症的相关前沿问题进行论述,并加入编者单位的诊治经验和 体会,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基础篇,主要阐述胰腺炎的基础理 论,包括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影像学检查及祖国医学对胰腺与胰腺炎的认识等;中篇为临床篇, 主要阐述轻型胰腺炎与重症胰腺炎病因、病理、重症度判定方法、自然病程、中医见证规律及中西医 结合治疗要点等;下篇为实验研究,就急、慢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方法与现状做较详细论述。 该书是一本汇集高水平的西医及中医胰腺外科诊断及治疗经验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专 著。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吴咸中院士担任丛书总主编、本书荣誉主编;中国中西医 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乃强教授担任本书主编;全部编者都是长期从事胰腺外科
本书内容包括总论篇和各论篇两部分。总论篇主要介绍疡科发展简史、疡科疾病的命名、疡科 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介绍疡科常用抗菌药物、诊疗技术、麻醉以及疡科现代研究进展等。各论篇介绍疡科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外科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损伤、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疾病等,共70余种疾病;介绍每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现代研究等内容,能够反映疡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及当代疡科基础及临床研究水平,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还编写了方剂索引附于书后。
本书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糖尿病专家陈艳教授主编,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本次修订版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原则、综合治疗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增补了糖尿病并发症的近期研究进展及新药应用。修改后的内容更为全面翔实,科学实用,可供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阅读,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中西医结合基层儿科实用手册》简明扼要的论述了儿科基础知识、儿科常用检查、儿科操作技术、儿科常用疗法。内容包括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儿内科及儿科传染病、中医儿科疑难病等重点知识点,每种病均详述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案。书中还详细论述了儿科常用中草药的名称、药味、功效及临床应用,介绍了部分中成药及中药针剂的组方、主治、用法、用量等。《中西医结合基层儿科实用手册》文字精练,言简意赅,内容实用性强,可进一步指导基层卫生人员的学习,提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技术水平。
本书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分别介绍便秘的各种病因、诊断方法、中西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历史沿革,最为重要的是梳理便秘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包含新近火热的肠道菌群、粪菌移植和心理学的疗法。与其他便秘专著相比,本书不但介绍了近期新的便秘诊治的进展,而且对便秘以往所有的诊治方法均有一定篇幅的介绍,希望大家在便秘的临床诊疗中能开拓眼界与思路;同时还增加了便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便于阅读者快速的掌握临床和基础研究动态;文中最后还附全国各地专家治疗便秘的经验方,方便查阅,以期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良师益友。
编者立足于男科中西医临床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男科常见疾病的中 西医诊疗精要。全书共7 章,分别阐述了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睾丸及附睾疾病、精索静脉曲张、男子外生殖器疾病及男子杂病等各类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预防保健、名医验案,为临床医师在治疗男科疾病时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适合男科学方面的临床工作者、研究人员及医学生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