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伤寒论白话图解
    •   ( 3734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原著,何赛萍 编著 /2009-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伤寒论白话图解》参照中医院校历版伤寒论教材的内容,选取宋,林亿校正《伤寒论》原文22篇中的10篇,条文398条,基本上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为依据,具体参照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书中选取了398条原文,每条原文都配有注解、白话图解和按语,对原文中的生僻难解的字进行了解释,对一些中医临床症状配上了通俗易懂的图片,按语中详细解释了该条原文的含义以及笔者的一些临床经验。每条原文改用简体字印刷,便于广大读者阅读。

    • ¥14 ¥28 折扣:5折
    • 四圣心源
    •   ( 1528 条评论 )
    • 安关峰 /2019-09-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四圣心源》是清 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 ¥11.2 ¥19.8 折扣:5.7折
    • 集古良方(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800 条评论 )
    • (清)江进 纂辑,邱玏 校注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集古良方》十二卷,刊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江进纂辑。本书为验方汇编,内容系清以前医方,分成48种门类,各卷按照疾病分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等各科。卷一分为诸风门等;卷二分为危症急救门等;卷三分为五绝急救复苏门等;卷四分为痰嗽门等;卷五分为疟疾门等;卷六分为诸疮门等;卷七分为跌打损伤门等;卷八分为补养门等;卷九分为眼目门等;卷十为妇人门:卷十一为小儿门;卷十二分为子嗣门等。本书计收成方1017首,多数方剂编有七言歌括,方便诵记。本书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占代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经验,切合实用,是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方书。

    • ¥10.2 ¥18 折扣:5.7折
    • 伤寒论通俗讲话 伤寒论证治类诠
    •   ( 2827 条评论 )
    • 刘渡舟任应秋 编著 /2009-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 为了普及《伤寒论》的学习,本书以六经辨证为纲,将《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和传变特点,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广泛吸取了各个注家之长,又参以编著者的体会和经验,每个方证之后多附有临床医案。 本书可作为学习《伤寒论》的参考书,也可与《金匮要略通俗讲话》互相参证阅读。

    • ¥15 ¥30 折扣:5折
    •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661 条评论 )
    • (清)邵成平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编著者清·邱成平。《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十卷,清代邵成平(字庸济)编著,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邵氏精伤寒学,认为张仲景《伤寒论》非独疗伤寒,亦为疗诸科之本。然其辞古奥,其义深邃,其法百变,读者每以为难。历来注《伤寒》者数百家,其中或同或异,皆可互参考证。故对历代医家所注《伤寒论》进行考证、研究,并结合己见,务期洞筋濯髓而必求其是。暮年不避寒暑,奋笔纂成《伤寒正医录》。书名“正医录”,系从博览中觅其精髓之内涵,体现了本书较强的实用性,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参考价值。

    • ¥11.4 ¥20 折扣:5.7折
    • 金匮指归
    •   ( 274 条评论 )
    • (清)戈颂平 著 /2008-08-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戈氏医学丛书》为清末戈颂平撰,四种,三十卷。清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纂成。作者戈颂平,字直哉,江苏泰州人,清末医家。其早年习文,研读四书五经,致力探求格致之理。后其子女患痉病、痘病不治先后故去,其兄、母亦患病不治而终。于是发奋研究医学,封《伤寒论》等经典医籍〔逐字逐句,推理穷原〕,历年渐有心得。经二十余年,易十三稿,乃纂成是书。 该丛书包括《黄帝内经素问指归》九卷、《伤寒指归》十卷、《金匮指蹄归》十卷及《神农本草经指归》四卷(附录一卷)。自序云:〔原名下增〕〔指蹄〕二字,俟门下士有所指归焉。〕意思是使学者能〔由此而求之己误知改,如倦游之归家,如改邪之归正。未学者知慕如行人之归市,百川之蹄海,使天下殊途而同蹄〕。(闵序)此语虽有赞誊之意,但是书内容确有参考价值。书中采

    • ¥14.8 ¥26 折扣:5.7折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667 条评论 )
    • (清)奇克唐阿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四卷,刊于清光绪九年(1883),清·奇克唐阿手辑。本书为验方辑录书,再经著者本人“屡试而屡验”之方分类汇编而成。诸方编次,按部位分类,包括头面、目疾、鼻疾、口齿、耳疾、须发、咽喉、脾胃、腰腿等诸症:按疾病分类包括补益、痰嗽、痫症、风症、血症、黄疽、痞积、伤寒、瘟疫、感冒风寒证治;另有妇科、儿科、外科等证治。书后附有膏药、药酒方等。本书特点在于收方广,选方精,用药简便廉验,正如序言所云“用药尤有寻常易购,价廉工省者,虽至穷乡僻壤之区,马足船唇之地,靡不可仓促立致以收其功”。

    • ¥13.1 ¥23 折扣:5.7折
    • 医林绳墨(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848 条评论 )
    • (明)方隅 撰,王小岗贾晓凡 校注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医林绳墨》,又名《医林绳墨大全》,明代综合性医书,全书八卷。明·方隅集撰,方毂校正。初刊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清康熙十六年(1677)江宁周京(字雨郇)重刊时,对本书篇目有所调整,另增补家藏奇效验方及眉批,辑为九卷,易名《医林绳墨大全》。本书原系方毅为便于后学习医者而撰写之讲稿,由其子方隅整理编辑,方穀复逐一校征而成。其医论多宗《内经》《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旨,旁及刘河间、张予和、李东垣、朱丹溪及后世著名医家学说,并参酌己见,加以阐发,论理既不拘于成说,也小泥古非今。各科病证,均首列医论,推论病源,剖析机理,后继以随证处方,据方措药,并详其药性、配伍、加减变化,各证之后,另立“治法主意”一项,概括阐明本证诊治要点,及其宜忌。凡前人立论,之所未及,或所立之方,未及著

    • ¥11.4 ¥20 折扣:5.7折
    • 简便良方(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485 条评论 )
    • (清)游光斗 辑,赵艳于华芸刘衍凤 校注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简便良方》六卷,清·游光斗辑,刊于道光五年(1825)。游氏,亨紫垣,清道光年问人,籍贯安浦县。作者念及穷檐小户,求治维艰,故博采群方,删繁就简,汇成此书。是书以民间单方、验方为主,疾以门分,证以类别,使人一目了然。全书共列病证千余种,囊括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常见病证,每一病证前简述病因机理、病证要点、治疗原则,次列方药,共载方三干余首。书中除收载部分前贤医方外,多为简便廉验效方,所用之药亦寻常所得,以方便乡村贫民延医乏力而取用。

    • ¥15.9 ¥28 折扣:5.7折
    • 丹台玉案(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53 条评论 )
    • (明)孙文胤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丹台玉案》,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崇祯九年(1636)。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后列调摄养生十六条,继之以灵兰秘典(内论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二至卷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口齿等多种病证。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证、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本次《丹台玉案》点校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年丁丑孙氏仁寿堂刻本为底本,改繁就简,加以句读,横排出版。

    • ¥14.8 ¥26 折扣:5.7折
    • 治法汇(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18 条评论 )
    • (明)张三锡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治法汇》全书八卷。明·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嗣全),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念西居士)校,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系《医学六要》之一。《医学六要》收藏张氏所著六种,即《经络考》、《四诊法》、《病机部》二卷、《治法汇》八卷、《本草选》六卷、《运气略》。本书按总要、气、血、脾胃、虚损、发热等分门别类,列有内科杂病、妇、五宫等各科八十余种病症。首载治疗总则、药物性味、用药宜忌,补、泻、汗、下等各种治法,再以六卷、八十余门、五百余论,详录内科杂病、外、妇、儿、五官各病症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及服法,论述较为全面扼要。在《内经》、《伤寒》、《难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博采前贤经验,并提出独特见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9.3 ¥34 折扣:5.7折
    • 方证相应方歌集 四川大学出版社 伤寒论金匮要略 中医经方后世方
    •   ( 11 条评论 )
    • 唐文富 /2025-02-1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文富教授总结临床常用善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及后世原方,为了辨析原义、服务临床、方便记忆,参考《金匮方歌括》《长沙方歌括》等书,自编方歌2000余首。所编经方方歌主要包括方名、药物组织、剂量、和主症眼目等内容,省略病机、治法,尤其重视经方的原方原剂量或者固定剂量比例,而能直接方证相应、椐证选方而快速切入临床。后世方则选择广泛,如李东垣、吴鞠通、王清任、黄元御、张锡纯等诸家常用之精华方剂都有选编;部分方剂编入了特征性脉证或病机,并与唐氏三才脉法,特别是双手诊脉交相辉映,丝丝入扣。熟读背诵这些方歌,能帮助中医临床医生拓展方剂视野,注重经方和经方剂量,提高临床疗效。

    • ¥18 ¥36 折扣:5折
    • 医说 续医说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50 条评论 )
    • (明)俞弁 著,曹瑛 注 /2013-04-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医说》十卷,南宋·张杲撰。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大约生活于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医说》广泛收集了南宋以前有关医学的典故、传说、见闻等资料,全书分49门,前7门总叙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奇疾的医案等,之后是杂证30门,杂论6门,妇人、小儿各1门,疮、五绝、疝瘅痹各1门,而以医功报应1门结束。《医说》记载了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是我国现存早的载有大量医史人物资料的书籍。为医史文献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书中虽有少量神怪驳杂荒诞的内容,但只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利用,其会在医疗和科研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续医说》十卷,明·俞弁撰。俞弁(1488~1547),字子容,号守约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另著《脉证方要》十二卷,已佚。《续医说》成书于1522

    • ¥16.5 ¥29 折扣:5.7折
    • 医学通灵
    •   ( 788 条评论 )
    • 清·余道善 /2021-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医学通灵》:全书共四卷,卷一摘录中西汇通切要处,指点人身中脏腑、经脉、六气、阴阳大略,卷二剖明伤寒六经及杂病脉证治法,卷三分别明晰十二经诸病及其脉证治法,卷四详论二十八脉法及药性。该著作以浅略文字编成,内容由浅入深,从理论到临床,使学者容易参阅和记忆。

    • ¥15.9 ¥28 折扣:5.7折
    • 伤寒类证活人书
    •   ( 205 条评论 )
    •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类证活人书》宋 朱肱撰。成书于公元1108年(北宋大观二年)。朱肱编著的《伤寒类证活人书》共二十卷,为伤寒类著作。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为体例,论述经络、切脉、表里、阴阳,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至卷十五,以方类证辨析《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卷十六至卷十八,采撷各家方论一百二十六首;卷十九至卷二十一,兼论妇人、小儿伤寒疮疹等杂方。全书学宗仲景,参合各家,首倡以经络论六经方证,提出 因名识病,因病识证 ,强调脉证合参以辨病性,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挥,是《伤寒论》研究早期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清代徐灵胎曾赞誉道: 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 本书实为中医临证和基础研究的参考之书。

    • ¥17.1 ¥30 折扣:5.7折
    •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
    •   ( 412 条评论 )
    • [明] 袁学渊 编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共六卷。卷一、卷二收集《内经》以下有关论述,如目睛生理、五轮八廓理论、目疾致病之由、内外障之辨、阴阳气血五脏虚实病机证候等。卷三至卷五详细叙述了眼科二十四种内障、五十种外障的形证、病因、病机、治法。其中对于各种内障的金针拨障手法讲求独精,诸如进针部位、角度、分寸和进针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停针时间、针后摄护调养以及翳膜的颜色、形状、厚薄、大小、粘连程度等都作了深入的介绍。关于外障之论述则多取自《银海精微》。卷六为眼科常用之丸、散、膏、丹及点洗药方。我社影印所据仁和鲍氏据杨春荣绣棉本精抄本。袁学渊,字晴峰。武夷(今福建祟安)人,明代医家,精于眼科,不仅精于医药治眼,且因精研眼科金针拨障手而名。

    • ¥16.5 ¥29 折扣:5.7折
    • 高注金匮要略
    •   ( 427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撰, 黄仰模,田黎 点校 /2013-05-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为我国古典医著之一,立 义定方,均可为后人法则,但文辞简赅,义理深奥, 读者往往难以理解。《高注金匮要略》为清人高学山 所著,见解独到,叙述精微,阐发详尽,对杂病的病 情、诊断、方义,都做出了精确的分析。(上海卫生 出版社,1956) 《金匮要略》以汉代文字写就,文辞古奥,读起 来不易理解。清人高学山(汉峙)诊余深入钻研《金匮 要略》,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沣解《金匮要略》,著 成《高注金匮要略》二十余万言,对读者理解《金匮 要略》有很大的帮助,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注金匮要略》1956年版《高注金匮要略》用繁体 字排印,且只有句读(只有顿号、句号),给阅读带来 一定困难。为了弘扬仲景学说,推广《高注金匮要略 》,点校者点校此书,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和中医药院校学生及教师临床、教

    • ¥14.8 ¥26 折扣:5.7折
    • 小儿药证直诀
    •   ( 544 条评论 )
    • (宋)钱已杨金萍 于建芳点校 /2022-07-29/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上卷 脉证治法 ,主论小儿常见病证81条,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了阐述,为后世儿科学的辨证论治及脏腑辨证理论奠立了基础;中卷 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乃治病验例;下卷列治小儿病证诸方120余首,其中多有化裁古方所刨制的新方,如六味地黄丸、异功散、豆蔻香连丸、小香连丸等,都是流传至今、切实有效之方。《小儿药证直诀》后又附有 阎氏小儿方论 及 董汲小儿方论 。

    • ¥10 ¥20 折扣:5折
    • 成方切用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631 条评论 )
    • (清)吴仪洛 /2013-04-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成方切用》编者吴仪洛氏取《医方考》《医方集解》两书加以增改,得古今成方凡一千三百余首,逐方解释制方原意,列述加减之法,使读者既知规范,又审时宜,以求通变适用,而无拘执之弊。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成方切用》共14卷,卷首冠之以“方制总义”及“《内经》方”,从卷至第十二卷,每卷各分上、下,根据方剂性类使用的不同,分列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等二十四门,每方先述适应证候,次为组成药物及加减法,再次为方义及附方,条理概括,词旨明爽,而注释引证不厌详明,尤便读者深切体会。 吴氏精于医理、又重临证,其所著《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17.1 ¥30 折扣:5.7折
    • 本草汇(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598 条评论 )
    • (清)郭佩兰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草汇》,药物学著作,共18卷,清.郭佩兰(章宜)撰,刊于康熙五年(1666年),主要参考《本草纲目》,兼取《本草经》 《本草经疏》 《本草通玄》之旨。全书总论部分篇幅宏大,涵盖广泛,为诸本草著作所不及。各论之中分为用药总纲及各药条目,纲举而目张,所论务求实际,绝少牵强附会之处,就各家本草所言药性,必追求其原理,有不合情理之处,坦言其虑,备注以查,其求实务真之处可见矣。前8卷为医药理论,后8卷为各论,分草、果、菜、谷、木、虫、鳞、介、禽、兽、人、金石、服器、水、火、土等16部,474种药物,补遗14种,共计488种。各药之下,先言其气味;升降、阴阳、归经,再集数句对语,标明药性,便于记诵,后选诸家所论,探讨药性机理,附述产地、炮制、七情等内容,并增入有关验方。所附方剂中有“传自异人,历试而验’,之秘授

    • ¥19.9 ¥35 折扣:5.7折
    • 《标幽赋》集注
    •   ( 829 条评论 )
    • 李磊 /2019-09-0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元代窦默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的名篇,历代注解者不乏其人,但见仁见智,各家所注颇有不同,释义亦多有与赋文原意相违之处。本书以《标幽赋》原文为据,逐句作释,每句下集列各家注文,详加评析,希望能够阐明赋文奥旨,为初学者提供参考。

    • ¥16 ¥32 折扣:5折
    • 冰壑老人医案?东皋草堂医案【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
    •   ( 305 条评论 )
    • (明)金九渊 撰, (清)王式钰 撰, 李鸿涛张明锐贺信萍吴晓锋 点校 /2016-05-30/ 学苑出版社
    • 《冰壑老人医案》为金九渊的门人辑录其生平经治的74个疑难病案而成。本书涉及伤寒、内科、急症、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痘疹等诸病。该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医贵识证、法贵圆通 ,并且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一位胆见卓然的大医,临危不惧,行圆智方的风采。希望能够为读者阅读研习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东皋草堂医案》,清代医家王式钰撰。本书详实地记录了他临诊的验案。作者所经治的一些病症,确属疑难危重,他能够精准辨证,从容投药,获得疗效。全书病案以病证名称为纲,共记录了43个病证,把具体案例分列其中,每案详略不一。论辨中阐发了其独到见解,并和医案交相辉映。因此,本书可作为培养临证思路、提高临证素养的较好的参考读物。

    • ¥14.8 ¥26 折扣:5.7折
    • 女科医则玄要
    •   ( 422 条评论 )
    • (清)照碑山人 著,李积敏 点校 /2013-05-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照碑山人所著之《女科医则玄要》系民间传抄之本,原序落款为照碑山人撰著,然真实名无从查考。 本书成书年代约为清乾隆戊寅年(1758),主要收录了清乾隆之前有关治疗妇科疾病的各种办剂。《女科医则玄要》分调经、崩漏、带下、种子、胎妊、产后、乳症、前阴、杂症十章,计六百余方,大多经临床实践且有功,疗效良好、稳定。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妇科医著。

    • ¥14.2 ¥25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