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证因方论集要
    •   ( 2605 条评论 )
    • 汪汝麟 编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证因方论集要》为方论专著,共分四卷,为清代汪汝麟所著。成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一八三九年)。其博采前贤诸书之方证,尤以喻嘉言、王晋三为重。书中共介绍五十一个病证,其中内科杂症多,另有一小部分温疫、外科、耳、眼、鼻、喉等症。共列方剂一一○条。因作者谓 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 ,故弃而不载。诸证之下,均先扼要阐述其病因、或辨证要点,后举方剂若干,每方均详论其主治功效、组方法度、君臣佐使等,或广泛引用各家之说,深入阐述。

    • ¥34 ¥68 折扣:5折
    • 中医四小经典(大字诵读版·白话简释版):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
    •   ( 2975 条评论 )
    • 钱会南 /2020-11-1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四部著作,被称为 中医四小经典 ,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其内容涉及中药的药性与作用、方剂的组成与功效、脉象的主病与鉴别,以及常见病的诊治等,是学习中医的重要入门书籍,也是初学中医者的启蒙读物,一直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但是,因其分别以歌诀或韵语体裁编写,文辞简约,语言凝练,初学者读之难以深悟其内涵。为了便于初学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理解上述著作的内容,本次校释参考四部著作的早期底本及相关校本,在对原文进行校对的基础上,于每段原文之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白话解读;为便于读者反复诵读记忆,对原文加注标点符号,并对难字、冷僻字加注汉语拼音,采用大字排版。

    • ¥33.6 ¥59 折扣:5.7折
    •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   ( 5017 条评论 )
    • 王金城 /2019-03-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研习《四圣心源》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对*卷 天人解 、第二卷 六气解 与第四卷 劳伤解 逐字逐句的解读,第二卷 六气解 与第四卷 劳伤解 所用药材的解读。人秉一气而生,气秉周流之态。学中医就一个字 气 ,学中医就一个方法 象 。 气 与 象 是本书的主线。本书*的特点是 以经解经 ,即所有对《四圣心源》内容的解读依据均来自于《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以确保对黄师原意的解读。本书对原著内容解读深入、细腻,语言通俗,是一本很好的中医入门书籍,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33.6 ¥59 折扣:5.7折
    •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   ( 6208 条评论 )
    • 胡希恕 /2008-07-01/ 学苑出版社
    • 胡希恕(1898-1984),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其学说贯穿大论诸条,于临床每多实效。本书是根据先生生平*后一次讲授《伤寒杂病论》(以明代赵开美本核校)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此时其学术思想已处于成熟期,理论与临床造诣已臻化境,尤能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其真知灼见在讲课录音中处处闪现,贯穿始终。读文章著作,大意虽能知晓,但其细节处仍嫌模糊,现在闻其亲自讲解,自比看文章更进一步,特别是讲解中的一些 闲话 ,更多启发之处。书后附有讲方证的内涵和讲柴胡剂的应用两讲,并编制有条文索引、方剂索引。

    • ¥44.4 ¥78 折扣:5.7折
    •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   ( 5757 条评论 )
    • 金锐 /2022-01-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汤液经法图 是商 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 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 汤液经法图 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 汤液经法图 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 汤液经法图 理论体系,对至少80个常用经方时方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全书分为25讲,首先解读 汤液经法图 的基本原理,接着按照 肝木 心火 脾土 肺金 肾水 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穿插讲解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辅行

    • ¥38.7 ¥68 折扣:5.7折
    • 辅行诀传人张大昌遗著
    •   ( 2313 条评论 )
    • 陈志欣 /2019-07-12/ 学苑出版社
    • 本书为中医张大昌先生遗著的合集。张大昌先生的关门弟子陈志欣将其所藏遗稿,选择保存完好的做蓝本,校对出版,供大家研究、学习。遗著共有19个部分,基本囊括了全部著作。如《医统心法一册》医理部分论述;《医诀》诊断学的总结;《二十四神方》《处方正范》处方之总诀;《药性四言韵语》药物部分:《三十六脉》用表式文体,简而精的总结出了脉的宗旨。以上部分著作,具是理、法、方、药总诀式代表作,体现了先生的经家学术思想,义理深奥,语言精辟。这次再版,均是两种以上稿本,相互参照,相互校对,尽量保持原稿原貌,有变动或有不一致的均加注说明。

    • ¥38.7 ¥68 折扣:5.7折
    • 傅山手录《单亭真人卢祖师玄谈》校释
    •   ( 473 条评论 )
    • 张明亮 /2022-05-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书中深刻体现了傅山先生的学术特色-重视先天后天调理,重视脏腑辦证,以及 王道治法 (调和脾胃,为医中之王道)。通过中医的脏腑辨证直指病机,阐论简要,辨证精细,并且选用不同的导引呼吸功法作为临床处方,简单易学,调理气血,防病养生。明亮先生此次整理的书稿可以说是对傅山丹功导引文献首次系统、全面的挖掘、整理。此书稿有多处珍本、孤本内容被收录在册。可谓对后辈传承功不可没。本书为原稿配了译文、注释、校瞰,这有利于文脉的传承;团队在整理书稿的同时,还探寻到傅山先生与丹亭真人、虛白真人、还阳真人等先辈之间的师承关系,这些都为后辈一边修习、一边钩沉,做出了榜样。

    • ¥44 ¥88 折扣:5折
    • 御药院方
    •   ( 431 条评论 )
    • (元)许国祯 /2021-10-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御药院方》十一卷,内分风药门、治伤寒门、治一切气门、治痰饮门、补虚损门、积热门、治杂病门、治咽喉口齿门、治眼目门、治妇人诸疾门等,搜集金元及以前的宫廷用方,而以丸散膏丹之成药为主。元人方书,如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萨谦斋《瑞竹堂经验方》、李仲南《永类钤方》等外,传世无多,《御药院方》弥足珍贵。据此不但可以窥见宋元时代宫廷用药之一斑,亦可资今日临床实践之借鉴。

    • ¥49.5 ¥99 折扣:5折
    •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   ( 3059 条评论 )
    • 胡希恕 /2008-07-01/ 学苑出版社
    • 胡希恕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又是当代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作为当代著名的伤寒学家,先生不但擅长治疗外感热性疾病,而且对中医伤寒论的理论有所发展。先生根据长期大量的临床体会和对伤寒论经典理论的深刻理解,针对临床诊治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到见解。这部《胡希恕伤寒论讲座》是根据先生生平*后一次系统讲授伤寒杂病论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

    • ¥42.7 ¥75 折扣:5.7折
    • 神灸经纶
    •   ( 237 条评论 )
    • [清] 吴亦鼎 著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神灸经论》为清代安徽歙县名医吴亦鼎(砚丞)所撰,内容专论灸法。全书四卷,详列蓄艾、用艾、灸忌以及十二经及奇经八脉的循行径路。每一经络,采用歌诀体式,颇便记忆,并有附图。另有按病分类的灸治法等。有关灸法的专著较少,《神灸经论》不失为一部有独特风格的著作,为保存古籍原貌,内容不予更动。现据清咸丰三年癸丑(一八五三年)刻本影印。

    • ¥38.7 ¥68 折扣:5.7折
    • 《金匮要略》新解:基于六经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疗方案
    •   ( 80 条评论 )
    • 倪青陈玉鹏 编 /2024-11-0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其中运用六经辨证法对杂病进行了辨证施治,使杂病的辨治方法得以扩展,为后世进一步运用六经辨证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著者从六经辨证角度系统解读了《金匮要略》。全书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共 33 章。总论部分概述了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方药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各论部分是每个病证六经辨证应用的具体内容,以方证为主,从 症 - 病 - 证 - 治则 - 主方 - 加减法 - 现代应用 等多层次,剖析了杂病治疗中六经辨证的整体性,详述了每个经方的方证循证依据,并附以经典名家案例。 本书立足临床实践,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杂病六经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体系,便于临床掌握与应用,可供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

    • ¥49 ¥98 折扣:5折
    • 本草纲目拾遗
    •   ( 235 条评论 )
    • [清] 赵学敏 著,刘从明 注 著 /2017-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草纲目拾遗/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清。赵学敏撰。十巷,另卷首一卷。初稿完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卷首列有小序、凡例、总目、正误、目录等项。正文载药921种(其中正品716种,附品205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各、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八部,大致按《纲目》次第排列,将金石细分为金、石两部,增加藤、花两部,删去人部。各药阐述,不分项目,无格式,基本包括引述文献与个人心得两方面内容。阐述范围颇广,有药物生态、形态特征、性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炮制及制药法、使用经验等,对性味功能、药物质量与药性关系进行广泛引证、讨论。全书参考、引据医药文献282种,经史书籍343种,其中不少书籍今已亡佚。所载药物有716种《本草纲目 未曾收载,其中不少药物疗效显著,直至现在仍

    • ¥37.6 ¥66 折扣:5.7折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513 条评论 )
    • 邢汝雯 /2017-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素问》八十一篇偏重于人体生理、病机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养生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俞穴)、针灸治则等。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是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和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 阴阳五行学说 脉象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病证 诊法 论治 和 养生学 运气学 等学说,以及辨证诊疗大法(规律、原则),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等。书中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

    • ¥39 ¥78 折扣:5折
    • 三元参赞延寿书
    •   ( 16 条评论 )
    • 范延妮 /2024-04-0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三元参赞延寿书》,又称《三元延寿参赞书》,是元代李鹏飞所撰的养生著作。五卷。该书核心内容为 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 ,下列欲不可绝等九目,并明确提出了 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有所忌,欲不可强,欲不可避,嗣续有方,妊娠所忌 等告诫和论述。 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 ,下列养生之道等二十三目。 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 ,下列五味等十目。其中卷三为食疗专论 饮食有度 ,专谈饮食宜忌。摘取历代有关资料,分成五味、食物两部分阐述食疗注意事项。另外,还分类辑录诸家养生要语,极有参考价值。 译者团队选取权威版本为蓝本,并参照多个通行本进行校勘,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颁布的标准翻译基本名词术语,力争最大限度理解和再现典籍原文内容,为中医海外从业者和研究者开展中医理论溯源和传承创

    • ¥39 ¥78 折扣:5折
    • 柴松岩妇科思辨经验录:精华典藏版
    •   ( 2560 条评论 )
    • 滕秀香 /2019-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柴松岩行医七十载,诊治病患无数,屡起沉疴。柴师以 柴松岩月经生理理论 肾之四Z 二阳致病 妇人三论 等学说为代表,创建了一套完整、独到的中医妇科学术思想体系。临证遵循中医学 天人合一 的古训,因人、因地、应时、应个性化因素辨证,尤擅治女性闭经、不孕症,治则以顺应周期、调养阴血为特点,注重调整气机与恢复气化功能。组方灵活、选药广泛、性味平和、药少力专,在现代中医妇科界独树一帜。本书选取柴师辨证治疗妇科疾病验案数十例,既有对柴师治疗成功经验的记载,亦有当疗效不如预期时,柴师对疾病的辨证思考及理法、方药之调整。医案记录力求还原柴师辨证、施治过程原貌,案末附按语及柴师经验掇菁,条分缕析柴师遣方用药之窍要,阐述柴师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知识体系,体现具有鲜明柴师特色的中医妇科用药经验。

    • ¥38.7 ¥68 折扣:5.7折
    • 精选清末云南名医著作集萃:仲景大全书
    •   ( 289 条评论 )
    • 清·余道善 /2021-07-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书共计五卷,前三卷是余氏结合云南本土风情、社会文化、气候条件等对《伤寒杂病论》条文进行深入剖析,并汇集云南诸位医家临床经验增补方论;后两卷为《卒病论》上下卷,是余氏总结自己及诸位同道的临床经验汇编而成,该部著作系仲景之学在滇西多民族地区临床的应用、理论的总结、经典的传承。

    • ¥33 ¥58 折扣:5.7折
    • 神农本草经辑注【医道传承丛书 第二辑 医道准绳】
    •   ( 554 条评论 )
    • 尚志钧 /2018-04-28/ 学苑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 诸经 ,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时,将 诸经 中《本经》文糅合为一体,收入《集注》中。以《集注》为分界点,对《集注》以前的多种《本草经》,称之为陶弘景以前《本草经》;收载在《集注》中的《本草经》,称之为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保存于历代主流本草中。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散见于宋以前类书和文、史、哲古书的注文中。但是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和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均亡佚。本书为求得比较精确的《本经》文字,将历代善本本草中所含《本经》文,进行收集互勘,凡同一条文中出现诸多异文时,本书择其善者而

    • ¥33.6 ¥59 折扣:5.7折
    • 张景岳医论医案
    •   ( 96 条评论 )
    • 主编 沈钦荣 /2021-04-1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稿拟通过对张景岳存世著作中有关医话、医案内容,进行发掘、分类、总结,结合笔者临床实践进行阐述发挥,有助于读者理解张景岳学术思想,为临床服务,促进越医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医话内容涉及摄生、阴阳、藏象、脉色、藏象、方药、论治、疾病、针刺、会通等方面。医案内容涉及伤寒、眩证、不寐、中毒、呕吐、肿胀、痞满、腰痛、喉痹、吐血、衄血等方面。

    • ¥39 ¥78 折扣:5折
    • 三真补遗
    •   ( 288 条评论 )
    • 吴南京 /2021-08-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著者从医近三十年,博采众长,独辟蹊径。为求医术精进,曾问业浙江省中医院宋世华教授、脾胃病专家周亨德前辈,后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陶广正教授和吴中朝教授。本书是著者对 医道求真 医道存真 医道传真 三大系列的遗漏补充。著者以《黄帝内经》为主题,针对其中适用于临床实际但又学习有困扰的内容,以经注经,以历代名家为补充,同时结合自己真实的治病经验来解读说明,再针对其中不足处,以历代名家理论进行补充完善,并结合自己的治学心得进一步疏注,帮助读者整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医学脉络,以便理解及应用。著者所述看似随意,实则思路精巧,一气呵成,尽显画龙点睛之妙。全书内容原创,写作质朴,真实可参,实为研习中医治学的上佳读本。

    • ¥39.3 ¥69 折扣:5.7折
    • 神农本草经校义
    •   ( 645 条评论 )
    • [清] 王闓运 辑刻 [民国] { /2020-01-01/ 华夏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这本汤液经方医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成果,汇集了多代名医的行医用药经验,成书于东汉,一度失传,后又通过辑佚汇总重新传世。其中,清末名士王闓运校刻的 嘉祐官本 是其中的佼佼者。本书正是王闓运刊刻版《神农本草经》为蓝本,对经书原文校释解读,增补用药案例,集纳刘复(刘民叔)、廖平(廖季平)、杨师尹(杨绍伊)为代表的多位学者研究成果并*终出版的。 本书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专家李鼎教授校义,杨大华先生释例,邱浩编辑校核,张潮、李恒协校。本书的编排体例为: 一、按照《神农本草经》原书三卷(分别为上中下三品)的次序,按所属部类,逐一列出药物的名称及原文。 二、经文校义:此项目在原文之后,以 经文校义 四字作为标注。即李鼎先生对《神农本草经》的校义,逐条列在对应的篇题或药物原文后

    • ¥43.8 ¥79 折扣:5.5折
    • 国医学粹
    •   ( 74 条评论 )
    • 包识生 /2021-10-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国医学粹》是近代包识生撰写的一部医案医话类中医著作,成书于1930年。本书专述药物学,分二十四章,载有药物二百六十余种。章总论,阐述药性、选药法、制药法及服法;第二至第十四章分述汗、吐、下、和、利及驱寒、清热、燥湿诸药;第十五至第十九章讨论心、肝、脾、肺、肾五脏药物;第二十至第二十四章分别录气、血诸药及赋形药。全书内容广博,涉及经解(八卦 、阴阳 、五行、六气、经脉等)、 脉学、证论、药性,为包氏在编著伤寒杂病之后 ,将平日研究心得汇集成书,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都有极大发明。

    • ¥38.7 ¥68 折扣:5.7折
    • 百草良方速认速查小红书
    •   ( 41 条评论 )
    • 路臻李其信余亮 /2022-04-28/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精心编选了近200种常见的中草药,分别从别名详解、科属形态、生境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实用良方、用法用量、温馨提示等方面全面介绍中草药,以方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书中还精选了在民间广泛流传、疗效显著的药方近千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直观精美,能够有效帮助读者快速查找和识别中草药。适合中医药专业学生、研究机构从业人员及中医药文化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 ¥49 ¥98 折扣:5折
    •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
    •   ( 125 条评论 )
    • 周鸿飞 等整理 /2019-12-3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主要包括中医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在认识疾病、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也为后世中医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次对药物进行分类,其中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伤寒杂病论》使《黄帝内经》中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更具体地结合,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温病条辨》对温病学说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将四大经典荟萃成一册,可供中医从业人员及爱好者随时阅读参考。

    • ¥39 ¥7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