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谦斋医学讲稿
    •   ( 5670 条评论 )
    • 秦伯未 编著 /2009-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为中医名家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笔者中医学术方面讲稿12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种种退热治法、温病一得、论肝病、感冒论治、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腹泻的临床研究、痛证的治疗、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漫谈处方用药等专题。每篇讲述均结合笔者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并附治疗实例。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或中医院校师生参考。

    • ¥9 ¥18 折扣:5折
    • 温病条辨
    •   ( 379 条评论 )
    • (清)吴瑭 著,孙志波 点校 /2010-03-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温病条辨》系温病学著作,清·吴瑭(鞠通)撰于1798年(嘉庆三年)。作者受吴又可、叶天士影响,在多年临证实践的基础上,著成该书。因书仿《伤寒论》写法,分条列论,以求简要易诵;又恐简则不明,故将一切议论分注于各条之末,因以“条辨”各书。 书分6卷。卷首《原病篇》,引《内经》有关条文19条,其下分注,讨论温病之原始。卷1~3分上、中、下三焦立篇目,共列治法238条,方201首。卷4为《杂说》,论救逆、病后调治等。卷5为《解产难》,专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诸症。卷6为《解儿难》,议小儿急慢惊风、痘症等。吴氏按三焦分部论述温病发展过程,总结归纳出病变转机,提出三焦辨证纲领,有别于伤寒六经分证,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之说相得益彰,使温病学说体系获得进一步充实、完善。本书是中医学“温热”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 ¥7.2 ¥12.8 折扣:5.6折
    • 十四经发挥(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3 条评论 )
    • (元)滑寿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十四经发挥》由元·滑寿所著。滑寿著的《十四经发挥(大字版)》共3卷,每卷1篇。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总论三阴三阳经脉循行的规律。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论十四经循行路线、腧穴位置及手足十二经“是动”病的临床表现。卷下为“奇经八脉篇”,为滑氏杂取《素问》《难经》《甲乙经》《圣济总录》中有关内容,参合为篇而成,论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本书循经列穴,训释名物,编写经穴歌,倡十四经之说,把督、任二脉提高到与十二正经同等的地位,对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正如承淡安所云:“针灸得盛于元代,滑氏之功也。” 本次整理以明万历《薛氏医案》中的《十四经发挥》为底本,以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清东溪堂朱墨本、承淡安《古本十四经发挥》为校本。

    • ¥5.4 ¥10 折扣:5.4折
    • 内科摘要(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7 条评论 )
    • (明)薛己|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申玮红...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 早以内科命名的医著。书中所载之病案,以脾胃亏损和肾命亏损类居多。著者薛氏善于运用脏腑辨证,突出脾、胃、肾和命门虚损证的辨治,体现了其擅长温补脾胃、滋补肾命、脾肾并治的治学思想。薛氏尊崇李杲之脾胃学说,治病以脾胃为根本,临证多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以温补脾胃;并遥承王冰、钱乙之学,重视培补肾阴、肾阳,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金匮肾气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薛氏倡导脾肾同治,书中病案多有一日之内,朝服补脾胃之剂以培后天、夕服补肾命之剂以滋化源,或朝服补肾剂、夕服补脾剂,或脾肾补剂同服,以此治疗虚损,实有成效。 薛氏在用药上倡导温补,一反元代医家多重视寒凉降火、克伐生气的治法,融李东垣脾胃之说及钱乙等肾中水火之说于一炉,加之作者自己的潜心研究与

    • ¥6.5 ¥12 折扣:5.4折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3 条评论 )
    • (明)缪希雍|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杨洁...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明末名医缪希雍所著。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其书斋名还读斋。祖籍常熟,曾侨居浙江长兴,后迁江苏金坛而终,葬在阳羡山中。约生于明嘉庆三十五年(公元1546年),卒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 全书共四卷。卷一至卷三主要记录了缪氏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病的治疗心得、所用方剂和经验案例,并且还总结了一些病证的发展和治疗规律,如中风治法大略、伤寒治法总要,以及 的“吐血三要法”等,另缪氏在外感热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方面也为后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卷四为药物的 制大法,选录了常用药物四百余味,详细说明了这些药物的 制方法和畏恶宜忌,以及丸散膏丹的制法和适应症,对煎药和服药的方法也都一一作了论述。 全书有理、有法、有方、有案,要言不繁,切中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

    • ¥9.8 ¥18 折扣:5.4折
    • 广生编 (清)包诚 著;郭明章 校注
    •   ( 3 条评论 )
    • (清)包诚 著;郭明章 校注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广生编》,作者包诚,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全书引用古人观点,对怀孕机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予以详细论述。本书强调应不违背四时养生规律,结合适时气候调养身体则有利孕育,为一部关于孕育生子的实用之书。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清同治七年(1868)蕴璞斋木刻本为底本。

    • ¥7.9 ¥15 折扣:5.3折
    •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四)-陈超临床经验辑要
    •   ( 599 条评论 )
    •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编委会 主编 /2009-11-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陈超先生是著名的中医内科、儿科专家,从医六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书共分3个部分。部分为医案,其中有内科病58个,105例;儿科病24个,48例;外科病15个,24例;妇科病10个,12例。以内科、儿科病为主,每个病例阐释了主症、病史、诊察、辨证、治则、方药、按语等,进行了深人的分析,有理有据,且易懂易学。在疾病诊断方面,采用辨证与辨病、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灵活运用。第二部分为医学论著,对8个病证进行了分析和辨证论治的探讨。第三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碰到的经验教训,这是其他医书很少见的,为后学树立了很好学习的典范。 本书的医案、论著、经验教训,阐明了作者的个人见解,以及在临床治疗的经验,是一本论理简要明晰、切合临床实用的参考书,对于学习中医和继承老中医经验,不无裨益。

    • ¥8.5 ¥15 折扣:5.7折
    • 中医临床必背/中医师承经典必背丛书
    •   ( 2 条评论 )
    • 编者:邹运国//高侃 /2015-09-01/ 中国医药科技
    • 邹运国、高侃主编的《中医临床 》主要从四大经典和温病学派的精品言论人手,精选中医 经典、 实用、 临床性的经典条文,言言金石,字字珠玑,能将中医的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切于临床实用。精选《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等中医临床经典 条文,逐字点校、精心编排,并以口袋书的方式呈现,便于携带。本书适用于中医院校学生、民间中医工作者、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初学者阅读参考。

    • ¥8.7 ¥16 折扣:5.4折
    • 中医四大经典教学医案选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李宇航 编 /2013-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普遍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设置为中医学经典必修课程,简称中医“四大绎典”。这四门课程~脉相承:《内经》是我国古代东方科学理论的总结,形成并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伤寒论》、《金匮要略》所创立的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六经与脏腑辨证体系,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而发展至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又集先贤之大成,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方法,进一步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7.9 ¥15 折扣:5.3折
    • 广嗣要语/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明)俞桥 著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广嗣要语》系明代医家俞桥所著。该书是一部阐述生育之道的专著,书中着眼于优生优育之法,强调摄养之术,谓天地之气尚且可以转移,人体更可以通过摄养调理,使身体强健而延续子嗣。全书内容包括调理精血、直指真元、男女服药之论等,并涉及调元、调精、安胎、便产之法,书末附经验方药,并阐述其适应证及加减用法。此次整理以台湾地区“国立”图书馆馆藏的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原刊本为底本。

    • ¥9.4 ¥18 折扣:5.2折
    • 脉诊速记手册 黄泳,陈俊琦 主编
    •   ( 57 条评论 )
    • 黄泳,陈俊琦 主编 /2016-04-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介绍中医脉诊的方法,书稿中详细描绘了28脉的脉形、特点和辨别方法,列举了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并入用了《脉经》部分内容,用来进一步说明脉诊的应用,使读者对脉学有正确的认识。书稿内容线索清晰,配图精美,文字简练,方便读者学习、记忆和查询。

    • ¥2.7 ¥5 折扣:5.4折
    • 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国医精华系列
    •   ( 351 条评论 )
    • 潘德孚 /2010-01-01/ 浙江科技
    • 本书作者为民间中医师,75岁,行医50多年。 作者学历不高,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悟出许多行医之道。两年前,他把自己的行医经历以及在行医过程中看副的、听到的事件记录下来,并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发布到网络上。 但就是这一篇篇的博客,让网友跟帖不断,许多网友加入了对中医疗效的讨论。 潘医师的许多见解被传播得越来越广:“中医队为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中医治人,西医治病”、“病是你自己好起来的,医生只是在帮忙”……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向你讲述一个个看病的故事,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医在诊病、治病时是如何思考的,从此明白:不是中医疗效不好,而是没有找到真正的中医。

    • ¥9.9 ¥20 折扣:5折
    • 谦斋医学讲稿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60 条评论 )
    • 秦伯未 编著 著作 /2009-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谦斋医学讲稿》为中医名家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笔者中医学术方面讲稿12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种种退热治法、温病一得、论肝病、感冒论治、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腹泻的临床研究、痛证的治疗、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漫谈处方用药等专题。每篇讲述均结合笔者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并附治疗实例。《谦斋医学讲稿》可供中医临床医生或中医院校师生参考。

    • ¥9 ¥18 折扣:5折
    • 医学读书记(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4 条评论 )
    • (清)尤怡|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艾青华...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医学读书记》为清代医家尤怡研读医书和临证之余的心得笔记。全书凡上、中、下三卷,续记一卷,共计86篇,每篇一论,篇幅无多,但论述精辟,末附静香楼医案三十一条。卷上论及 《内经》理论和部分医籍校勘正误析疑;卷中是对仲景伤寒理论的发微探妙;卷下是对一些医家的述评;续记为杂录,理、法、方、药,均有所涉及;附录的医案都比较简略,以分析病机见长。 本书主要以病证名和方名为论题,侧重于经典与临床证治的结合,是继《金匮要略心典》之后,尤氏的又一本吸英吐华之作,即启发后学,又精简实用,适合于广大中医工作者和爱好者参阅。

    • ¥6.5 ¥12 折扣:5.4折
    • 全生指迷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   ( 10 条评论 )
    • (宋)王贶|责编:吴晓川|总主编:柳长华//吴少祯|校注:丁侃... /2020-07-01/ 中国医药科技
    • 《全生指迷方》,又作《济世全生指迷方》,医方著作。共4卷。宋代王贶撰。 王贶,一作王况,宋代医家。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曾拜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毅叔学医,为其女婿,尽得其传。宣和年间(1119~1125)授官朝议大夫。 该书“采古人之绪余,分病证之门类,别其疑似,定其指归”,足以解惑指迷,扶危救困,故名指迷方。 该书分为四卷,二十一门。卷一为脉论及诊脉法,卷二至卷四为寒证、热证、风食、风湿、疟疾、痹证、劳伤、气病、血证、诸积、诸痛、眩晕、厥证、痰饮、消证、疸病、咳嗽、喘证、呕吐、小便二十种病证,以及一部分妇科的方剂。 不同于一般的方书,《全生指迷方》有其独特的体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方书所载,大都皆标某汤某丸,主治某病,详其药品铢两而止。独贶此书,于每证之前,非

    • ¥8.2 ¥15 折扣:5.5折
    • 笔花医镜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清)江涵暾 著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笔花医镜》又名《卫生便览》,全书共分四卷。卷一是四诊、八纲及外感内伤、虚劳等的辨证论治原则。卷二是脏腑证治。主要是内科杂病的论治原则及方药。以脏腑为纲,以十二经分部,以表里、虚实、寒热为目。先明病因病机,再叙证候表现,后列方药。药物均按功用分为温、清、补、泻四个队,又按药力之缓急分为猛将与次将两类。选方皆常用有效简便者。卷三为儿科病。卷四为妇产科病。

    • ¥7.3 ¥13 折扣:5.6折
    • 温氏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 0 条评论 )
    • (清)温存厚|校注:杜鹃//张明选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
    • 杜鹃、张明选校注的《温氏医案》为清末医家温存厚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撰成。全书共收载治疗验案48则,多为临床常见病证,但也包括其他医案著作中少有记载的治疗疯狗咬伤方药等。书中辨证思路清晰,方药应用得当,随证变化灵活,颇具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光绪十二年丙午(1886)温氏皿刻本为底本。

    • ¥8.48 ¥15 折扣:5.7折
    • 笔花医镜(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清)江涵暾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江涵暾著的这本《笔花医镜(大字版)》又名《卫生便览》,系清·江涵暾所著。江氏名秋,字涵暾,号笔花,浙江归安人。江氏素精医术,该书成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全书共分四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便于临床医生辨证选药。《笔花医镜》自刻版后被称为“医学门径书”,内容简要,流传较广。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四年(1824年)本为底本,清道光十四年本为校本。

    • ¥7.8 ¥13 折扣:6折
    • 揣摩有得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   ( 0 条评论 )
    • (清)张朝震|校注:刘桂荣//刘娟//姚文轩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
    • 张朝震、刘桂荣、刘娟、姚文轩编著的《揣摩有得集》系清末河南渑池张朝震所著,刊刻于光绪十四年(1868)。全书一卷,载方101首,包括小儿科37首,妇科21首,男科33首,外科秘传奇方10首,涉及儿、妇、男、外科等病证的治疗方药,并载戒毒与戒烟效方,均为作者“二十年历经亲验之方”。其中,“男科”方药实多用于治疗内科病证,外科秘传奇方中杂有治疗痫证方剂。张氏临证承薛己父子,重脾胃,滋化源:宗王清任,主张气通血活,疾病可除,灵机在脑,宜补气血:不拘古方,善创新方。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四年上党郡廨刘鼎新刻本为底本。

    • ¥9.97 ¥18 折扣:5.5折
    • 小儿药证直诀(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宋)钱乙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小儿药证直诀(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由北宋钱乙所著,其门人阎季忠(又作孝忠)整理编撰而成,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儿科专著。全书共3卷,上卷为脉证治法:中卷记载钱乙所治医案23例:下卷载方123首。卷末附《阎氏小儿方论》及《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昧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泻黄散、白术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次整理以清《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武英殿聚珍本为主校本,以张山雷《小儿药证直诀笺正》等书为参校本。

    • ¥7.2 ¥13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