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名医精华、医案集锦、肖氏家藏、民间拾遗四个部分。文献资料早自1905年, 其中病案记录始自1935年, 书中亦收集了散在民间的宝贵中医学资料。作品涵盖中医内、外、妇、儿、五官、针灸、推拿及骨伤各科。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妇人良方大全(大字本)》,又名《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集要)《妇人良方》等。作者陈自明,字良甫,宋代临川人。作者深得《内经》要旨,博览历代医家著述,结合临证经验和家传验方,于嘉熙元年(1237年)撰成《妇人大全良方》。该书计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广嗣、胎教、候胎、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九门。前三门为妇科,后六门为产科。编排体例是:门下设论,论后附方及治验。全书共计269论。内容丰富,纲举目张。陈自明序中说:“采摭诸家之善,附以家传经验方。”《四库全书提要》称其:“提纲挚领,于妇科证治,详悉无遗。”《中国医籍考》则评价道:“良方出而阁阅之调,将大备矣。”南宋以前,中医妇产科专著内容比较简略,论述多散漫无统,流传于世不多,陈氏集各家之大成,按证缕析,先论后方,使
《活解温病条辨》是“老中医白话讲经”系列之一。 《温病条辨》原著为清代医家吴塘(字鞠通)所写。全书共5卷,将温病归结为9种,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对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法有很大的发展。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实用方剂,现在仍广泛运用于临床。《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为医界所推崇。 《活解温病条辨》是通过多种形式,以现代逻辑思维方法,对《温病条辨》原著进行全面而灵活的解说。主要方式:按篇或小节对原文进行注释如现代白话翻译;文中插入趣味性的图画辅助说明;对每卷、节的内容归类,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结合各卷、篇阐述的病理、法、方、药等,增补了方剂趣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是叶橘泉方证代表作之一,由《合理的民间单方》《实用经效单方》集结而成。作为“方证药证”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叶橘泉先生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
本书在参考了国际高血压防治指南和高血压药物治疗方面的专著和文献的基础上,由中国高血压联盟众多专家编撰而成,旨在配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在临床上的应用。全书分总论和各论,各论包含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肾素抑制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利尿药、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中枢性降压药、直接血管扩张药、其他类药物和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共11章,介绍了“新指南”推荐或涉及的药品,内容除包含中英文药名、通用名、商品名,还对临床药理、适应证、禁忌证、用法与用量、循证证据、指南建议、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制剂与规格等做了详尽的描述,方便读者应用。《新编高血压药物手册》适合各年资心脏科医师、全科医师和社区医师阅读参考。
补阳还五汤原为王清任治气虚血瘀的经典方,后世医家屡有演绎,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本书分三部分:上篇从理论上对补阳还五汤的方义、功效、主治进行研究,并汇集了古今医家对补阳还五汤的认识和评价。中篇突出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各科,以临床病案为主,结合编者临床经验,按病证逐一加以论述。下篇综述了国内外对补阳还五汤的实验研究,阐述了补阳还五汤的全方及各组成成分的药理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详实,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研究的成果,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其他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