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讲究多学科渗透、合作作战。比如中药理现代化、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有植物、化学、药理、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内容。电视中播出的现代战争的DA师虽是虚拟的,但从中可以得到启迪,科研工作也要这样,学科之间的深层次渗透,引进的新技术、新方法,综合得越好,就越能有所突破。这本书采用了一种自由漫谈的形式,主要谈谈自己从事中药研究的经历、体会、感触、经验,也可能其中扉的交流形式,也是叙述了作者对绿药情有独钟的缘分。大家可以从中看到作者是如何从一个中药的“门外汉”成长为“活字典”的历程。这里要强调的是:文中提到的中药仅是作为例子来说明,请大家不要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盲目使用。
本书由卫生部高校规划医专《药理学》第三版主编人、牡丹江医学院抗衰老研究所所长吴景时教授主编、有关教授、专家协编。收载《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化学药品165种,160种。共325种非处方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非处方药总论,中篇化学药品,包括活性成分与复方制剂;下篇;附录和索引。内容全面详实,本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通俗性。是一本面向大众消费者,指导合理使用非处方药参考书,可供医药公司、社会药房、药店、超市销售药品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及药厂和药品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执业药师培训参考。
中医中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挑选品质优良的药材,如何根据病症运用中药调理等问题,成为了中医爱好者关注的话题。老中医养生堂的专家学者们本着为读者解决这些疑问的目的编写了本书。本书收录400余种中药材。以功效分类,采用清晰大图展示药材特征,针对中医爱好者买药认药的盲区,突出饮片识别和优质品表现的内容。一药一码。详述其使用注意、优品表现、别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配以高清中药饮片图及特征示线,使消费者辨别中药时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同时,本书在各药下收录了该药的传世名方与实用验方,供读者自我调理与疗疾参考。
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格局,素有“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等美称。其药用植物资源也异常丰富。编写人员历时两年多时间完成了野外调查工作和查阅、研究、整理文献工作,并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记载高黎贡山地区的药用植物200科、1298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65种;裸子植物8科、15种;被子植物167科、1218种。适用于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药学、中药学科研、教学工作者,以及从事或有志于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学习者。
《常用药物手册(第4版)》由张家铨、程鹏主编,共49章,收载药物520余种,主要包括《国家基本药物》(208种)及大、中专药理学教材所讲授的品种。每类药物有一简短的概述,着重论述该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使读者对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以及如何合理选用药物有一基本的概念。然后对每个药品介绍其常用中文、外文名称,药动学参数,简要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用途、用法与剂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制剂等内容,尤以用法紧密联系临床,一般写得较为详细,以资临症参考。
《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三版是作者对第二版进行全面认真的增删和个性后的版本,其容量和新补充的药物量都比第二版增加了30%,药品品种达1200多种,全面反映了1992年以来药物的新进展、新品种和新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药学工作者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本更新、更完备、更实用的参考书。
《本草纲目图鉴(完全读懂中国药典)》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的贡献。《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我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图鉴(完全读懂中国药典)》本着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诠释。首先,删繁就简,精挑1300种品物,3000多条实用附方,都是今人常用能访的品物和疗效确切的附方,将《本草纲目》中的适合现代人养生、治病的实用性功效提炼出来。其次,细选1024幅珍贵金陵古图,512幅栩栩如生的手绘彩图。增加《本草纲目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