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国内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用药(OTC)、少用或不用,以及临床认为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200余种。 本版仍采用表格形式,药品名称规范,剂量、用法准确,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点详实。突出特点是编排巧妙、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医学、药学、护理工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
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清楚医院现有药品品种。有鉴于此,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介绍本院现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和医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权威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要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书后还附有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用药禁忌书》二卷。近代医家陆循一辑纂。陆氏字培良,为近代名医陆晋笙之子.培良幼承家学,学堂肄业之暇,兼治岐黄家言,颇有心得.后从父命,补纂《用药禁忌书》二卷。是书乃为医家用药而设,特以申明医家用药之禁忌、平日保养之禁忌,病后产后调摄之禁忌及食物药品相犯之禁忌等等,以备医家措方、病家检方、初习者识证选方之用。
本书作者李婷婷,临床药学博士,副主任药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云南省卫生健康医学后备人才。刘海燕,主任药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凡一种植(动)物有几个组成部分供药用,并各具不同之功用者,按临床应用习惯,每个药用部分均作独立的一味药,条分著述。
《常用药物手册(第4版)》由张家铨、程鹏主编,共49章,收载药物520余种,主要包括《国家基本药物》(208种)及大、中专药理学教材所讲授的品种。每类药物有一简短的概述,着重论述该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使读者对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以及如何合理选用药物有一基本的概念。然后对每个药品介绍其常用中文、外文名称,药动学参数,简要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用途、用法与剂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制剂等内容,尤以用法紧密联系临床,一般写得较为详细,以资临症参考。
中医中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挑选品质优良的药材,如何根据病症运用中药调理等问题,成为了中医爱好者关注的话题。老中医养生堂的专家学者们本着为读者解决这些疑问的目的编写了本书。本书收录400余种中药材。以功效分类,采用清晰大图展示药材特征,针对中医爱好者买药认药的盲区,突出饮片识别和优质品表现的内容。一药一码。详述其使用注意、优品表现、别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配以高清中药饮片图及特征示线,使消费者辨别中药时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同时,本书在各药下收录了该药的传世名方与实用验方,供读者自我调理与疗疾参考。
本书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 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用药(OTC)、少用或不用,以及临床认为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200余种。 本版仍采用表格形式,药品名称规范,剂量、用法准确,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点详实。突出特点是编排巧妙、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医学、药学、护理工作者 的工具书,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
笔者曾在大型医药企业担任专职教师多年,近年来又工作在药品销售的线,比较了解药店店员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将药店店员日常营销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顾客最关心的疾病治疗和如何护理才能尽快康复等相关内容,经过悉心整理,编撰了这本集药物基础知识、药品中外名称查询和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等内容为一体的药店店员工具书兼培训教材,以供药店店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本书所列的一些常见病,大多是可以在药店购药治疗的疾病。内容分为病因、症状、诊断要点、选药治疗、护理常识及预防等。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被称作中国科技的“五大发明”之一。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中药的应用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形成了“理、法、方、药”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因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中药名称则有古今之异、区域之别,或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或彼此混称,或张冠李戴,造成许多混乱,甚至出现医疗事故。为了给中药研究、种植、采制、经销、使用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作者参阅了大量古今文献,逐一甄别,去伪存真,编写了这部辞典。该书收编常用中药700余种,收录别名、商品名、处方名2万余个。同时,还分别介绍了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慎忌、用量及注意问题等。书后附有各类名称索引备查。全书共分20篇,计90余万字,是我国部中药名称大典,被誉为“本草新声”。 本书由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卫生部
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以安全用药为基本原则,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治疗特点,详细介绍儿童用药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简明翔实,编排新颖,实用性强,便于速查,可作为医生、护士、药师及其他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患者查阅参考。
药物疗法是临床各科主要或重要的治疗方法。本书以各系统和各科常见疾病及病症为中心,对每种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疗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其中包括化学药物疗法、中医药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疗法;也包括常规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药单方、及经验方,中西药物新用及联合用药等。在药物评介中,编者也全面介绍了各种药物疗法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适应证及禁忌证、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介绍各种病症药物疗法的新进展和新趋向,以便临床医药人员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本书的特点是全面和新颖。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中医药科技论文概述、中医药科技文献的检索与管理、中医药科技论文的评价与选择、中医药科技论文的阅读、中医药科技论文写作,内容贯穿学生从选题到完成论文写作的全流程,可以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 参与编写的老师均常年面向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教授写作、文献检索相关课程,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让本书的内容 贴近中医药专业学生的需求,且相对于市面上已有的科技论文写作相关教材,本书增加了科技论文阅读相关内容,可以在有效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文献阅读,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