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国内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用药(OTC)、少用或不用,以及临床认为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200余种。 本版仍采用表格形式,药品名称规范,剂量、用法准确,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点详实。突出特点是编排巧妙、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医学、药学、护理工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
本书是一本化妆品监管实务用书,主要介绍化妆品基础知识、生产过程和监管实务。 全书内容权威,文字简明,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供化妆品监管人员,以及化妆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随时查阅。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等。
《麻醉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医生案头药物速查丛书》编著者张树林。 《医生案头药物速查丛书:麻醉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尽可能全地收集了目前麻醉科临床上应用的众多药物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药,并根据本专业的临床规律和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分章节编排,以突出本专业特点,力争做到本专业涉及的药物全,与本科关系不大的药物不再收录。并尽可能收齐药物的别名,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一药多名的困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知道医院是否有某种药品。有鉴于此,医院药事委员会委托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药物速手册,介绍医院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及本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权威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收后还附有处方书写规范、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书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生处方时的本院药品速查手册。内容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而详细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则省略,注意事项仅列出重要者。本手册仅供医生参考,不作法典使用。
老药新用是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和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从现代医学发展的视角,分析介绍了传统老药在疾病治疗中的新用途、新用法。以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用药知识,使传统意义上的老药重焕青春。本书共两章,分别介绍了“老药”、“新药”基本知识以及200多种老药的临床新用途,特别是中成药具有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应用前景广阔。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适合广大群众阅读,也可作为医药工作者的参考书。
为配合每年一次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应试人员参考,我们组织了具有多年培训经验、全国知名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专家编写了本书。 全书内容紧扣大纲、覆盖全部考点,并力求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每章均分为考点进阶详解、真题模拟与解析两大部分。每本书末都附有三套全真模拟题,以帮助考生迅速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本书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简要介绍了医院常用中西药品近300。种。其中西药按中文通用名、英文名、适应证、禁忌证,中成药则按名称、主要成分、功能主治,以及中、西药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剂型规格等常规项目编排,并对每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其共性知识在各章节前归纳、总结并比较,便于临床用药选药,与现有药物手册不同的是,为方便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本书突出了妇女儿童用药警示与医保自付比例等内容。书后编有药名索引,查找十分方便。可供各级医院医生处方与药师临床药学咨询参考。
《健康时报》编辑部编著的《全家人的小药方(2)》选取《健康时报》“健康饮食”、“中医保健”、“老年养生”、“读者支招”等栏目中与中药、药膳、偏方相关的内容组文,成书内容规划为五大板块,即“学点中药小知识”、“家庭常备中成药”、“简便廉效不金方”、“药膳食疗不秘方”、“生活中来小偏方”。材料筛选时以简便、实用、有效、易得为依据,故《全家人的小药方(2)》贴近百姓生活,能很好地满足百姓的健康需求。
一、本书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医师处方时的本院药品速查手册。内容以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而详细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则省略,注意事项亦仅列出重要者。本手册仅供医生参考,不作法典使用。 二、各药品商品名项下从左至右为厂家名简写、剂型(医保类别)、规格和价格。 三、由于药品同类品种繁多,本手册亦列出商品名和相应的厂家名供医生参考。为节省篇幅,厂家名仅为简写,如需全名,可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等资料。 四、为方便医保病人处方,本手册列出药品所属甲、乙类医保药物类别及药品价格。由于药品价格时有调整,故其仅供医师处方时参考,切不可作为购药的价格依据。 五、药品规格含义。固体制剂:每片(粒)的药品含量X小包装数量[如每盒(瓶)多少片(粒)]。液体制剂:每支(瓶)的药品含量:液体体积。
本分册为《护士安全用药操作指南丛书》之一,以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为核心,简要介绍相关药学知识,全面阐述护理人员给药过程可能存在的各个风险点,收录护士在临床给药操作中的实际案例并予以分析和警示。希望该书能成为肿瘤内科护士案头的参考书。 本分册通过化疗药物相关知识介绍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评价,为肿瘤内科专业护士提供了抗肿瘤药物应用和操作的参考书。
本书在汇聚目前国内外有毒与泌香动物养殖及其开发利用的已有成果基础上,吸收精选药材采制、加工、人工活体取毒和取香及应用于医药和香料工业新产品的新经验、新技术编写而成。本书包括药用价值较高的13种有毒与泌香动物养殖品种,在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病害防治、药材采制与加工、人工活体取毒和取香及药材加工技术与利用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内容科学、系统、新颖、翔实,技术先进而具体,适于特种养殖药材生产及其经营人员阅读,亦可供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徐世军主编的这本《基层中医师***药物手册》针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和基层医疗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现状,根据“辨证论治、个体诊疗、对证用药” 的理念,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为主,共收录530种基层常用中成药,同时附录了200味常用中药性能主治和药理及252种常用西药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便于快速查找。中成药的编写按临床分科分为内科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男科用药、头面五官科用药、皮肤肛肠科用药和骨(外)科用药。每个中成药下设【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特点分析】、【药理作用】、【传统应用】、【现代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板块。书后附录中医病名索引、西医病名索引和方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选用。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钟赣生教授主编,包括总论和各论,共28章。内容主要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总论1-7章,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方法。各论8-28章,分类 以图表形式介绍了不同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章末则为各类中药功用归纳小结、功效及主治病证背记表。 本书主要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的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部参考资料《协和用药参考手册》,其使用两年来一直广受一线临床医师和读者的喜爱。此次修订编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通用名】【常用商品名】【英文名】【药理作用作用特点】【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剂型规格】【用法与用量】【临床应用要点】分项阐述。由于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急救药物多采用精确的静脉微泵注射,故本书心血管系统部分特单列一节阐述临床常用急救药物的微泵静脉注射用法,以便查阅。限于篇幅,本书取材多限于贴近临床实际应用的概要内容,如若读者在某方面需进一步了解,请参阅相应的参考书或有关专著。书中所介绍的中药注射液,仅供参考,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以国家药监(检)部门的相关规定为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药品市场也正向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在药品研制开发和审评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各国在法规管理上的技术要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提高药品研究开发的效率,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全球医药界和药品管理部门所共同关心的议题和努力的目标。 整个译本将分三个分册依次出版,即质量部分、安全性部分和临床部分,各分册均有中英文对照,并附中英文对照术语。它是中国本完整的ICH译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郑筱萸局长作为顾问为本书写了序言。 本书可供新药开发研究人员、药品检验人员、临床研究人员及药品审评管理人员等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收录了大量基层医院广泛使用的西药及中成药品种,分成西药篇及中成药篇。西药篇依抗感染用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药等分为16章,每章各品种内容包括药物的中文标准名、英文名、商品名(俗名)、制剂、规格、适应证、用法用量、作用特点、注意事项。中成药篇依内科用药、外科用药、肿瘤用药等分为8章,每章各品种内容包括药物中文名称、规格、处方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作用特点、注意事项。 本书所录药物品种较全,突出实用性,以表格形式介绍内容, 简明易查,可供临床中级医师及社区医生使用。
本书是适应中医临床用药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收载了常用中药18类539味,其中主药418味,附药121味,并介绍了古今用药的经验、某些中药研究成果和多种新的中药剂型。对每味药都具体地叙述了来源、成人、药理、功能、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还列有一章有毒药物的中毒与解救。全书简明、实用、新颖,是中西医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医学院校师生较好的参考书。
全书共4章。第1章为药物不良反应概论,叙述了概念、影响因素、机制,回顾了“重大药害事件”,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第2章介绍19类药源性疾病,包括肝、肾、心血管、造血等器官和系统,每类疾病介绍了引发药物和防治对策。第3章介绍了25类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每类药物分系统阐述了对人体各系统的不良反应。第4章讨论了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主要介绍了中药有毒无毒的源流、有毒无毒的含义、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等内容。 本书可供临床医师、药师及医药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