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医骨伤科常用药物、方剂、中成药及临床效验方,全书共分三篇,上篇概论,概述了骨伤疾病的诊治特点,骨伤方剂组成,常用剂型和煎服法。中篇药物篇,介绍了100余味骨伤常用药物的处方用名、药物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下偏方剂篇,分别介绍了内服方、外治方、常用中成药和常见骨伤疾病经验方,其中分十二类介绍了280个常用内服方,分八类介绍了100多个外用方的组成、用法、功效及区别应用,并收录了目前临床常用中成药及著名骨伤专家治疗常见18种骨伤疾病的效验方。内容丰富实用,可供广大骨伤医疗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8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孙世发编著的《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册第2版)(精)》在保持《中医方剂大辞典》原有的基础上,主要对该书中的脱、衍、倒、讹,86年以后至今正式出版的方书及有价值的中医药著作中确实有值得收录研究的方剂,以及86以后的方剂研究的新成果如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等,从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多种角度,分别进行考证、校勘、辑佚、辨伪等研究与补充,按辞书形式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工具化、实用化、现代化,编纂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完整的方剂专书,全面反映每首方剂的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成就和现代成就。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3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本手册着眼于如何问病荐药,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手册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7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围绕骨科的纸版口袋书。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照疾病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方便做笔记及翻阅。具体而言,本书拟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介绍骨科临床相关用药,全书拟初步分为: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 第二部分:术后感染及开放性伤口给药方案 第三部分:疼痛评估及镇痛方案 第四部分:围手术期抗凝及血栓的处理 第五部分:骨质疏松管理 第六部分:神经修复用药管理 每个部分按照疾病/状态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
各分册处方集的内容*章为概述,扼要介绍本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措施、治疗原则、治疗药物分类与研究进展等内容。其后章节按药物类别展开写。每一类药物简述开发应用情况,写出上市药品每个品种的准确信息与用药经验,具体内容包括:药物名称、药物特征(简述类别、药代特征、药效特征)、适应症、剂型与特点(特别是缓、控释制剂、微球制剂、混悬剂等,写出特征与应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复杂的表格化,便于应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FDA分级与孕妇应用、用药实践(临床实践经验、FDA与SFDA等发出的各种安全警示、超说明书应用情况与分析)等, 用药实践 板块将加入说明书中没有的临床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将成为本丛书*的亮点。其它各板块下的信息做到精练、准确、可读性强。每个分册后边可以专章总结本专业疾病已有的
本版药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增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二是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三是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四是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五是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六是*专家扛鼎之作。本版药典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学者、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中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新近发展成果。
《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中国药用植物志(第十卷)》收载有文献记载的中国药用植物约12000余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分13卷出版,其中前12卷为正篇,每卷收载1000种左右,每卷后附有该卷收录的药用植物中文名与拉丁名索引;第13卷附篇名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词汇》,汇编了本志收录的药用植物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兼作综合索引,内容包括全书收载的药用植物中文名称索引、拉丁名称索引、英文名称索引、中拉英名称互译、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称互译及其原植物来源等,使其既可作为阅读药用植物的科技文献工具书使用,又可方便杏到正篇中词汇的出处。
本书收录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中成药部分共1238种(含民族药88种)以及2017年7月13日新增的5种中成药,以现代医学病症大类为主线,以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每味中成药正名之下设【药物组成】【方解】【剂型规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提示】等栏目。重点介绍药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医保药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中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药包材的质量标准,统一各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加强对药包材的监管。从2009年开始,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组织全国药包材检验检测机构对现行的139个国家药包材标准进行了整理、勘误和汇编,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内容特成此书。本书包含130个现行有效的药包材标准,共1册,分为七个部分:部分为玻璃类药包材标准、第二部分为金属类药包材标准、第三部分为塑料类药包材标准、第四部分为橡胶类药包材标准、第五部分为预灌封类药包材标准、第六部分为其他类药包材标准、第七部分为方法类药包材标准。我国现行的药包材标准是国
本书收载的缩略语以药学为主,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学、生 物化学、药物流行病学、药事管理等,还包括部努相关学辩,如医学、化每、生理学和生物学等。来源于中文药学期刊文献、国外相关文献《药学名词》及其他词典。具体词条内容涉及常月j药品(精选常用、国家基本药物),化学试剂(常用氨基酸、糖类、生化试剂),分析测试仪器及其涉及的方法,常见疾病名称,生化检测指标,生化代谢物质,常用量符号等。 本书可供医药院校的教师、学生,药学科研人员,药师及图书、期刊编辑参考。
《国家医保手册2017年版》分为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西药部分包含了2017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全部的药物以及36种增补药物,分别从 药物组成 剂型规格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等方面对纳入国家医保的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进行详解。 本书按照医保目录编码方式进行章节设置,编号也全部保留了医保目录的编号,以便对照查询。
《袖珍抗感染用药手册》(第三版)共收录300余种抗感染药物,并结合药物种类和上市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排序。每种药物主要介绍其商品名、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适应证、用法用量、制剂、注意事项等7项内容。药物介绍针对性强,文字简洁,同时装帧设计精巧,是一本便于临床医师、药师随身携带和查阅的抗感染药物手册。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被称作中国科技的“五大发明”之一。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中药的应用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形成了“理、法、方、药”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因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中药名称则有古今之异、区域之别,或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或彼此混称,或张冠李戴,造成许多混乱,甚至出现医疗事故。为了给中药研究、种植、采制、经销、使用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作者参阅了大量古今文献,逐一甄别,去伪存真,编写了这部辞典。该书收编常用中药700余种,收录别名、商品名、处方名2万余个。同时,还分别介绍了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慎忌、用量及注意问题等。书后附有各类名称索引备查。全书共分20篇,计90余万字,是我国部中药名称大典,被誉为“本草新声”。 本书由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卫生部
李幼平主编的《循证用药手册——基本药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分册》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遴选的品种,收载医院基本用药229个(未纳入注射用水、消毒防腐剂及特殊辅助治疗制剂等,如腹膜透析液、复方氯化钠(林格)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升华硫、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碘酊、药用炭、乙醇等),逐一编写用药专论而成。
现代物理药剂学是以物理化学原理与实验方法为主导,研究和阐述现代药物制设计、成型和质量评价基本理论及技术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本书分为两个单元: 单元阐述药物与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原理,包括药物的溶解、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性质、表面现象、剂型的物态分类体系及特征、电学性质,以及生物物理学有关理论知识,即物理药剂学的基础理论部分。 第二单元讨论现代药物制剂前处理过程的单元操作、成型技术、新型释药技术、工艺优化设计、药物新剂型的设计要点、质量评价方法中的分析技术、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评价,即现代药物制剂和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部分。 为了便读者参考和使用,每章附有参考文献;正文后面设有“术语英汉对照”和“符号与计量单位”。
你会用药、找药吗? 《家庭用药手册》是一部全世界使用广泛的家庭用药指南书,介绍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用药信息。此书出版至今已有30多年,每两年更新一次内容,保证提供的用药知识是*的,准确的,被上千万的读者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誉为权威的家庭***药品查询书。 2010年第14版完整版:在第13版的基础上增加了20多种新药和12种品牌特效药。 三十多年以来,全球上千万读者为信赖的用药手册!《家庭用药手册》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誉为权威的、家庭***的用药指南:提供一千八百多种普通的处方药,每一种药都提供容易理解的药品详细说明。当你对某一种药物心存疑虑时,本书可为你提供权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