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编撰。徐氏针对当时医界的现状和某些弊端,结合《内经》、 《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其历代中医名家贤言,从不同方面予以阐述,目的是以正异说,明其渊源,故称《医学源流论》。书中所论内容广泛,个人观点鲜明,医论多不过干言,但阐述透彻,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徐氏尊从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其博学识广与丰厚的临证积累。其中某些篇章,如 用药如用兵论 论说格外精彩,广为流传,被后世视为论药佳作。本书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医论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半松斋初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经典医籍相关内容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本教材根据组成听力学基础理论的学科知识编排,即主要介绍听觉相关的声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其中,解剖和生理学的知识按照耳的结构特点合并介绍。因此,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听觉声学的基本内容,第2~4章主要阐述了听觉系统解剖及相关的听觉生理学知识,第5章讨论了前庭系统结构与平衡功能的一些特点,第6章叙述听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运用。
《中药拉丁语(供中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创新教材自2005年出版以来,已经重印多次,受到了使用者的广泛好评。根据使用者的反馈意见,我们对教材作了修订。在修订过程中,根据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对中药材拉丁名称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药提取物及单复方制剂的命名方法;增加了部分练习题;删除了关于中药处方、药品说明书等内容;更新了《处方管理办法》;突出了本版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撰写,是《人体寄生虫学》第6版的配套参考书,全书共四篇十九章,完全按照第6版《人体寄生虫学》的章节顺序安排内容,每章分重点提示、教材精要、测试题三部分。在教材精要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测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四种类型,各题均备有参考答案,集中置于题后。在书末附有综合复习题及综合测试题,涉及较多的跨章节内容,便于读者从不同角度综合测试自己对人体寄生虫学各章节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本书面向医学生,兼顾各专业,内容翔实,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新巧,具有系统性、兼容性。测试题紧扣教学目标,题型式样齐全,命题严谨,题解准确
全书共分8章,每章包括“教材精要”、“重点提示”和“测试题”三大部分。“教材精要”是教材的浓缩和部分系统解剖学内容的补充,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局部结构;“重点提示”是按照教学大纲提出的学习要求和目的;“测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四部分,并附有参考答案。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并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教学大纲,章节安排与教材同步,便于与课堂学习同步;同时也较全面地体现了*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2)本书作者均为多年一直在教学一级工作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常见的难点,并对此进行了适当的强调,有助于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医学营养学》是*“十五”期间国家规划教材,与该教材配套的《医学营养学学习指导》也同期问世。本书共分为21项实习内容和12个附录,内容颇为丰富、实用。 本书是按照教学和自修的需要,将本专业基本技术方法经过精选编写而成。希望本书既可为医学、轻工食品、农业高等院校内医学技术、护理、预防、临床、口腔医学,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等专业以及相关专业五年制本科生提供广部较高质量的实习教材,又可作为在不同岗位从事营养食品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不仅包括了本专业中基础的实验方法,还有营养学检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也有不少讨论分析和实验设计内容。书末的附录很实用,供在读学生和本专业人员选用。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配套用书之一,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脊柱区、上肢、下肢的解剖结构、检查、诊断等。本书提纲挈领,内容简洁精要,切中要点又充分保留了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更广泛汲取了各名校优秀学习者的宝贵心得,利于读者提升学习效率。本书是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记忆及应考的书,同时也可作为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编写。内容包括:医学信息学与intemet概述、网络基础知识、*医学搜索引擎的使用、网上医学刊物的订阅、医学电子论坛和网络新闻组的使用、个人网站的设计和网页的制作、*医学资源检索与浏览、电子邮件的使用以及*intemet医学资源网站介绍等。书中还给出一批医学卫生领域的网站,读者可以根据本书提供的网址浏览医药信息。 本书可作为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相关领域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其他读者自学使用。同时它也是跨学科专家进入医学领域的桥梁,是立志于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医务人员的书。
《生物药物基础》是根据*、卫生部和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卫生职业教育教材评审委中会于200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精神组织编写的,供全国中等卫生学校三年制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使用。 本教材以培养能适应我国医学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线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医学生物技术专门人才为宗旨。以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试行)为依据。在编写中力求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同时,又充分考虑到本教材的使用对象,尽量作到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内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编者针对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一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教材丛书》,涉及服务类、建筑类、机械加工类、电工电子类等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50多个岗位,对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全省各有关机构要适应形式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和保护好农民朋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大力推动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本书是卫生部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的配套学习辅导教材,是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其突出特点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测试紧密结合起来,较全面地反映了《护理学基础》的所有内容,既可以指导学生复习,又可作为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本书选用了五种常用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并附有各类自测题的参考答案。本书题型丰富,内容覆盖面广,科学性强,是学生自测学习水平、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参考依据。 本书可作为全日制护理本科生、大专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辅导教材;对于攻读护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及本科、大专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是一本极有指导价值的参考书;对于从事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教师,亦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同时,对于在职护士继续教育
系统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学好系统解剖学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是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愿。为了帮助医学专业学生系统地复习掌握系统解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编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本书。 本书内容和章节编排以卫生部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8版)为依据,进行了全新修订,分为绪论、骨学、关节学、肌学、内脏学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腹膜、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视器、前庭蜗器、神经系统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传导通路、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内分泌系统等。 每个章节分为四部分,即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剖析、同步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教学要点提示、圈画各章节重点内容,以便在系统学习时有侧重地把握重点知识。重点难点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病原体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全国中等医学《传染病学》第三版规划教材是以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第二版《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组编写、修订而成,供社区医学、妇幼卫生、助产和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全书共分七章,只有附录。章为总论,阐述传染病学的基础理论,并鉴于四个专业中有三个专业不开设《流行病学》课程,在总论中变概述了流行病学(传染病部分)的基础理论。第二至七章为常见传染病,包括病毒传染病、立克次体传染病、细菌传染病、螺旋体传染病、原虫感染和蠕虫病。
本书与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教材配套的大纲,摘取了大纲要求熟悉与掌握的相关原文,按照其不同要求层次,对原文进行了详略不同的分析。部分条文根据需要尚设有“词解”、“难点”两栏。在本书后尚附有要掌握的条文及方剂方歌的汇总。在本书的后尚附有要掌握的条文及方剂方歌的汇总。汇总原文,是为了方便学生背诵原文。因各院校课时设置不一。要求背诵的条文有所出入,故我们列出了要求掌握的全部条文。关于方歌的来源出处,分为两部分,被《方剂学》收入的方剂录用了《方剂学》的方歌,以便于对前期课程的复习,其余的方剂都是抄录自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作为此套“易学助考口袋丛书”的一本分册,与本丛书书的编写相一致,在关于其所遵循的大纲、原文内容的解释标准等方面皆与上述教
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筋伤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综合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所谓 筋 主要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凡因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的人体上述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 筋伤 ,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范畴。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本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供药剂专业用)的配套教材,用于指导教师备课和学生复习。 本书编写以“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为指导,以培养21世纪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满足社会对药学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前提,充分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原则。本书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为编写依据,涵盖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全部内容。 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为理论指导部分:按章节顺序编写,每一章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指导、测试试题及试题答案四部分内容。学习指导以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与记忆为主要目的,对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根据教学内容,指出其中的规律
尽管全国有许多医学院校的各类医学专业已开设了“医学遗传学”课程。但相应的“医学遗传学实验(或实习)课”却显得相对薄弱。一方面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包括课时、学生数、实验室条件等等),以至于不能满足开设医学遗传学实验(实习)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医学遗传学实验(实习)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宏观的内容可涉及人群或个体、微观的内容则可达细胞、分子),这使其在一个具体的教学实验室不易得到实施。然而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实验(实习)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提倡应积极争取实验课的开设。 作为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既带有基础医学实验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实习的特点,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是由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的
《中医基本功》分为基础篇、经典篇和临床篇三个部分。其中,基础篇收录了《濒湖脉学》《败脉歌》《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医学三字经》《续编医学三字经》和《汤头歌诀》,经典篇收录了《素问选》《灵枢选》《伤寒论选》《金匮要略选》和《温病条辨选》,临床篇收录了《四诊心法要诀选》《伤寒心法要诀选》《杂病心法要诀选》《妇科心法要诀选》《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选》。本书采用64开本,方便携带,所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本书共提供20套模拟题,所覆盖的内容包括中医骨伤科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解剖学和影像学等学科)等,题型包括有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病案分析等。其中多选题是使用*形式的客观多选题,共3类,7种题型,包括有A1-2、B1-2、X、AX和A4等形式。每套模拟题有选择题60题、名词解释5题、简答题5题和病案分析2题。这些各型多选题是近年来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在职称晋升考试中普遍采用的考试题型。
“医学遗传学”课程是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它既带有基础医学课程的一些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课程的某些特点,具有不完全等同于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因此如果能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并通过一些习题加以复习巩固,则不仅有助于“医学遗传学”的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医学遗传学》第4版中对医学遗传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介绍不足,而这对于启迪医学生的思路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经与部分编写人员协商研究,决定编写《医学遗传学》第4版的配套教材《医学遗传学学习指导》。 该《医学遗传学学习指导》包括两部分内容,部分为“现代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启示”,编者选取了一些对医学遗传学学科发展产生过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