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应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针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贯彻四年制教育思想,体现适合四年制教学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全国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决定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并根据*确定的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启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六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轮规划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 本轮教材的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创新教材体系,促进学科发展 本套教材兼具医学检验专业第六轮教材修订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首轮教材编写的双重
医学检验技术是归属于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的二级学科。吕建新、王晓春主编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点课程,编写内容上在不遗漏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摈弃既往教材编写中求多求全的思想,不能以作者的兴趣或专著式编写,内容的取舍及轻重要符合教材的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严格控制篇幅。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和技术,要明确并重点详尽介绍,切实体现“三基”,突出“检验技术”的专业特色。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中医养生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的一个分册。教材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并围绕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人员写养生教材,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的中医养生学人才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各种病因所致皮肤病的特点,皮肤病自觉症状及他觉症状(皮损)的辨证,皮肤病、性病的诊断与检查,皮肤病的中医内治、外治疗法,以及美容疗法、皮肤毛发的保健等。各论为临床篇,以中医病名为主,无确切中医病名的用西医病名,按疾病的性质分章。介绍了70多种常见皮肤病性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外治疗法等,以及名老中医经验、历代相关的文献。突出实用性,辨病有条理,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体现古代及现代中医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
随着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对当前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要求,培养出具有现代医院管理水平的医院管理人员,编写了适应新的医院管理工作环境及教学要求的本教材,以满足卫生管理专业本科、专科和函授班教学及各级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需要。 本书共分19章,主要涉及组织管理、医疗管理、科教管理、信息管理、药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及后勤管理等。希望通过医院管理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和读者能够掌握医院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更好地应用到医院管理实践中。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和诊治方法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与疾病的课程。本教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召开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与制定的教学大纲,并结合七年制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编写。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从而为从事中医或骨伤科临床与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全书系统地论述了有关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内容,共十三章,分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介绍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辨证、临床检查、治疗方法、创伤急救、骨伤科实验、骨伤生物力学基础;各论包括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及骨病。在章、节或疾病之后大多附
刘保江等编著的《麻醉护理学》共分为六篇二十二章,篇主要麻醉科的工作任务及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及如何培养麻醉专科护士。第二篇为麻醉护理学知识与技能,介绍了围术期常用药物和液体管理及监测技术与护理。第三篇为临床麻醉护理,第四篇为重症护理,第五篇为疼痛诊疗护理,第六篇为麻醉护理管理,主要介绍麻醉科药品管理、院内感染防治、信息化管理及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
本版《药用动物学》教材,贯彻传统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作了较大补充、调整,强调内容应充分体现系统性、继承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注意吸收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使内容更充实、更鲜明、更准确,易于为学生所理解,如新撰写的绪论,从八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药用动物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和发展概况、药用动物学的概念和任务、药用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在每章之前都设定了“导学栏”,扼要提示本章要点,为学生导读;为强调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专门增加了“药用动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章;在各章的“药用动物举要”项目中,普遍都增补了“药用”内容,以体现现代研究进展情况。在结构上,将全书调整成为4篇(总论、药用无脊椎动物、药用脊椎动物、药用动物资源保
刘克辛主编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供临床药学专业用第2版)》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共25章。总论18章,系统论述了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着重阐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主要理论、公式的临床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在总论中,为强化当今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重点,将药物转运及转运体、药物代谢及代谢酶以及药物分布及血浆蛋白结合分为单独章介绍。在总论中增加了蛋白多肽类药物、手性药物、天然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将第1版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一章融入新增的19~25章各论,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和已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知识,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药代动力学特点、体液药物浓度测定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本教材末的附录包括常用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卢祖洵、姜润生主编的《社会医学(附光盘)》在广泛吸纳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医学基本构架的完整和全面,力求创新。对传统教材取舍不定的内容尽量融汇其中。与目前已出版的《社会医学》教材比较,虽然本教材的章节设置没有大的变化,但对“医学模式”、“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健康管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等章节修改的内容较多。尤其是系列教材统一规定的编写要求,如教学建议、学习目标、各章内容小结、习题、配套多媒体课件等,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必然赋予本教材更多的特点。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随机信号分析基础、平稳随机信号的线性模型及谱估计、维纳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器、自适应滤波、时频分析与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与独立成分分析。为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本书第1章对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及其数学基础进行了扼要的复习,并在各个章节末安排了习题,书中还给出了某些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现代医学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的前沿交叉性学科。因此在使用本教材时,要特别注意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努力把理论和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跟踪本学科本领域的新发展。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争取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本书以临床康复的流程为主线,从临床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选择康复医学科常见的疾病来进行编写,并且引入了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模式,每一章节中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导出关键知识点,融典型案例于教材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内容共分5 章,系统地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内科疾病及其他疾病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流程、康复措施等内容。
本书将卫生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吸收本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力图体现卫生应急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特色。本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部分为卫生应急管理的理论篇,系统阐述和介绍卫生应急管理的学科内涵、性质、任务和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应急风险管理、应急沟通管理、社会心理行为管理、应急要素管理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卫生应急管理的实践篇,主要包括卫生应急预防与准备、卫生应急响应与处置、卫生应急中的恢复与重建、卫生应急管理评估、卫生应急协同治理、中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内容。 本书可用于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教材。此外,还可作为各级各类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化培训教材以及相关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参考用书。
本教材适用于长年制(8年制或7年制)医学生,与医学心理学教材配套使用。主要根据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需要与趋势,以及国内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2003年初版的基础上进符修订、重新编写的。比较系统和重点介绍了有关精神医学的概念、症状学、诊断与分类学、病因学、常见精神障碍(包括认知相关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特殊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儿童、老年精神医学、会诊联络精神医学、社区精神卫生、司法精神医学等),以及治疗学等。 本教材的主要特色:①强调基本概念、临床精神症状的识别与诊治原则;②增加了“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精神医学的教学案例示教;③选编部分专业英文阅读文献;④重视文字叙述的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
《中药炮制工程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总论,讲述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中篇中药炮制技术与设备,详述主要炮制方法工艺操作及常用设备,列举150余种中药饮片的药材来源、炮制方法、质量要求、炮制作用、炮制研究;下篇为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讲述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贮藏养护以及中药饮片厂设计、GMP认证与实施、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等。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物理学(第8版)》以物理的基础内容为核心进行编撰,在应用上结合医学问题的物理解决方法和技术。作为一本适用于医学生的物理教科书,内容丰富、全面翔实,既可以全面学习,也能作为查阅工具。该教材第7版以来,在全国各大院校具有较深厚的基础,在同类教材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医学物理学共19章,继承了第7版的科学性,并保持了内容严谨、翔实、丰富等特点,主要是拟对一些章节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合当前广大5年制教学阶段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安排的要求。在第8版中,物理基础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更加突出,采用基本内容与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排。《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物理学(第8版)》将物理基础按照学科分类特点,以力学、热
全书分为27章。《口腔修复学》前四版基础上,保持了本版教材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并尽可能做到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衔接。为避免内容重复,凡涉及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内容均尽可能地省略。在学生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中,如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加深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可参考其他教科书或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或专著。根据全国口腔教材会议及教材办关于新版教材编写的精神和规定,为保持规则教材的连续性,本版教材的一些章节的文字和插图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权允许的范围内,部分保留或沿用了前几版教科书的文字或插图,在此特作说明,并感谢以前几版编者所作的贡献。 为让读者能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并追踪其来源,在本书的每章节后增加了一些主要参考文献, 为适应七年制本科教学需要,在五年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扩展了
赵进顺、黄水平、徐广飞主编的《预防医学》是 21世纪创新系列教材之一,由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高等院校的有关预防医学专家编写。本书主要介绍生活环境、职业环境、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与健康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医学统计学方法。书中编写了14个实习指导,供各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选用。附录部分包括预防医学专业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及医学统计方法附表,供使用者参考或查阅。 《预防医学》内容简明、新颖,实用性强,可作为临床、口腔、全科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用作教材,同时也是疾病防治和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有用的参考书。
这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第四轮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严格遵循了“教材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引用《护理学基础》(第3版)教材中基础护理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本课程经典教材*版本的新内容,并结合我国现行护理实践,加以创造性利用,使本教材在编写内容上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在编写中重点强化三个基本思想:一是注重打牢基础,强化“三基”内容,将护理专业必须掌握的“三基”内容仍列为教材的重点;二是拓宽知识面,强化学科人文精神,在阐述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机融入人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在各项技术操作中加以运用,力求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三是适当增加深度,使其与中专和大专的同类教材有所区别,注重强化学生的能
《中药学》(第2版)是在原《中药学》(第l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在总论中,补充了中医经典著作中有关药性的理论及中药学科现代研究新成果,并对部分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在各论的药物中,保留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本草记载】等栏目,修订了各项内容,尤其是规范了药物的功效与应用,凝练了药物的性能特点;原【参考资料】中删除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报道等内容,补充【现代新用】栏目,列举了中药在国家常用中成药制剂中的配伍应用,以拓展临床应用知识。本书由陈蔚文主编。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第2版)》主要适用于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康复专业研究生,其他专业本、专科生,临床康复人员参考。
本书中总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人禽流行性感冒、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附录三~五、八由刘金星编写,病毒性肝炎、水痘和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霍乱由陈建杰编写,脊髓灰质炎、狂犬病、麻疹、艾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张书文编写,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猩红热、附录二由李兵顺编写,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由李翰雯编写,弯曲菌肠炎、疟疾、华支睾吸虫病由陈文慧编写,日本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由陈宝国编写,白喉、黑热病、棘球蚴病、蠕虫幼虫移行症、附录一由金萍编写,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炭疽、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由赵国荣编写,恙虫病、阿米巴病、弓形虫病、姜片虫病由张泉编写,鼠疫、丝虫病、旋毛虫病由侯宝峰编写,细菌性食物中毒、布氏杆菌病、肠绦虫病、囊虫病由黄象安编写,百日咳、钩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1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系统、扼要介绍血液学检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造血、骨髓检查以及血液内各细胞系统;下篇介绍血液学检查的临床应用,按临床疾病分章节讲述。本书除保持传统教材的优点外,重点体现内容求新、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等特色。彩色插图形象、逼真,在帮助读者学习、理解相关的理论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教材中内容阐述深入浅出,适于教师讲授,更便于学生和临床工作者自学、掌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临床检验工作者不可多得的教材,同时也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医学专业研究人员的很好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