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现已在呼吸内科专业得到了普遍应用,特别是2004年以来,呼吸内镜下介入治疗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以微创的方法解决了大量临床问题。随着便携式气管镜的发展,气管镜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科以外的科室,如急诊科的抢救室及监护室。我国的《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细则》中明确要求EICU基本设备中必须具有气管镜,每名学习气管镜技术的急诊医生都应在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接受系统、正规的气管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直至能够独立、正确、规范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为推动该技术在急诊科的规范应用,特编写本手册。
本教材分析了大健康和医疗器械行业的改款及发展趋势,简要介绍医疗器械分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的要求和审批流程等内容。以医疗器械研发和创新创业为主线,在介绍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方法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剖析创新产品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创新意识和原创性思维。再结合互联网发展现状和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趋势,系统介绍创业概念、方法、模式和风险;同时,剖析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启迪学生如何遴选合适的创业项目。本书主要供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此外,可供从事医疗器械工作和管理的人员参考使用。
《有源医疗器械检测与评价/高等院校医疗器械系列“十三五”规划教材》着眼于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安全,以典型的有源医疗器械产品为载体,通过介绍其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医疗器械有关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产品安全参数与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阐述有源医疗器械在产品注册申请中的资料性要求和技术审评要点。 《有源医疗器械检测与评价/高等院校医疗器械系列“十三五”规划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医疗器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医疗器械研发、检测、注册、监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ECMO 概况,ECMO 设备组成,ECMO 原理与生理基础,ECMO 模式,ECMO 治疗指征、适应证和禁忌证,ECMO安全上机,体外心肺复苏技术,重症超声基础,ECMO 超声评估,超声指导ECMO 容量评估,ECMO 期间药物应用,ECMO 的监测和护理,ECMO 安全转运,ECMO 患者相关并发症防控,ECMO常见机械故障及处理,ECMO 安全撤机等内容,末尾附有ECMO 典型病例解析和ECMO 上机、撤机操作视频。 本书的编写融入了大量临床经验,应用性强,可作为重症医学ECMO 医生、护士培训用书,也希望能够为开展ECMO 技术的重症医学同道提供帮助。
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操作流程,能够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维修成本。为进一步加强实验用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化,结合仪器设备质量管理相关要求,遵循实际、可操作性原则,编制《实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手册》。本《实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手册》共涵盖包括计量设备及功能仪器在内45种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主要阐述了实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目的、应用范围、维护内容及流程、常见故障处理、维护周期、维护内容记录6方面内容。同时附带维护保养操作记录表,旨在通过加强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提高仪器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实验人员的工作质量。
本书通过平实的语言、简易明了的图解等方式,介绍体外循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涉及心肺转流系统、体外反博装置、血液处理等领域,以及体循环技委会的发展、标准制修订情况,对相关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1、“十三五”时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通过规模效益、创新能力、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四个维度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十三五”期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趋势。 2、构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发展指数(NFI指数)的目的、意义和构建原则。依照构建原则,筛选出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权重,建立模型。 3、实证研究。开展数据(十三五期间)调研、收集工作,应用医疗器械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测算近五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发展指数,连续性跟踪分析各指标表现情况,直观地对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 4、展望“十四五”医疗器械产
本书是急救医学装备领域的部专著,共分为14章,分别为急救医学装备工程概述、机械通气技术与质量管理、监护技术与质量管理、心脏除颤技术与质量管理、麻醉技术与质量管理、高频手术器技术与质量管理、血液净化技术与质量管理、输液泵注射泵技术与质量管理、体外循环技术与质量管理、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技术与质量管理、心脏起搏器技术与质量管理、心电图机技术与质量管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与质量管理和其他急救设备。同时,收录了与急救医学装备相关的术语。本书在参考大量外急救医学装备资料,并结合我国急救医学装备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急救医学装备的基本概念、特点、范围及其在现代医院中的地位、作用,并对目前医院主要的急救医学装备进行了系统阐述。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急救医学装备专业培训,
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呼吸机操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讲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型呼吸机的操作流程、消毒和维护以及呼吸机的参数、气道管理等,讲解了使用呼吸机的适应证、并发症的防治及使用呼吸机时的病情观察等,另外,呼吸机治疗中心的管理和常见疾病呼吸机治疗特点在本书中也做了详述。本书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以图示的方法全面、系统、直观地指导呼吸机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及其他初学者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本书是一本颇有价值的口袋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以尹庆水教授为主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专家团队自行研发的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系统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和改良,以及TARP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围术期病人管理及其他相关问题,全面总结了该院骨科三代人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本书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独特,描述细致具体,资料翔实可靠,是一部极具创新价值,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著作,适合骨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实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学》重点阐述多普勒超声基本知识,血管手术前后图像特征,颅脑、颈部、眼部、四肢、腹腔血管疾病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表现,以及新型超声对比造影剂在血管超声检查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目前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发展现状及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为读者拓宽了诊断思路。适于各级超声医务工作者及临床医师参考。
本书围绕医疗器械注册和管理,主要介绍了医疗器械标准、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和安全要求及其检测、无菌医疗器械的环境控制及微生物检测、医疗器械的常用理化性能要求及其检测、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申报注册和不良事件监测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医疗器械专业和国家医疗器械职业资格考试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教学、监管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作者以全新的治疗理念、独特的视角,针对我国目前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难以治愈的老年病、慢性病,系统地介绍了高电位交变场的临床应用与治疗,内容包括高电位交变场: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与发展,高电位交变场的治疗设备,高电位电子笔刺激穴位疗法,高电位交变场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康复治疗保健作用,重点介绍了高电位交变场对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康复治疗作用。本书具有说理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医疗保健与康复治疗书,适用于临床全科医师、医学院校学生,以及广大心脑血管病、老年病、慢性病患者阅读参考。
本书分为5个部分:基础篇,医疗器械管理篇,申办者/CRO管理,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常见问答及附录。基础篇包括新药研究开发过程的概述,GCP概述,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人员职责、临床试验的设计及临床试验相关文件的设计填写与数据分析;医疗器械管理篇包括临床试验机构的认定、组成、用药管理、文档的保存,相关制度与SOP的制定及临床试验标准操作流程;申办者/CRO管理篇包括临床试验的组织与协调、外CRO公司的简介与管理模式;伦理委员会篇包括伦理会员会的组成、审查内容与程序、伦理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制度管理、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操作流程。本书可为进行研究临床试验各方面提供模板,并从操作层面为我国临床试验管理提供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