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以翻译为其重要标志,又以翻译为其由外而内的启发性动力。翻译借助异域文化的外因,又使其内渗而转化为自身文化的内因。同时,翻译文学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世眼光和审美方式,催化着中国文学从传统的情态中脱胎而出,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并充实、丰富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谱系。 百余年以来的翻译文学乃重要的文化资源,借此可以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和发展形态,研究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共同建构的多层性和互动性的文化时空。文学史因翻译文学的介入而变得博大纷繁,从而具有文化论衡的精神史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集合了一批现代文学专家,兼及少数的比较文学专家,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文化需求和思想精
《西湖梦寻》五卷,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是张岱晚年编撰的一部以西湖为题材的忆旧之作。全书共七十二则,按景物地理位置编排,经西湖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追记旧游,介绍西湖掌故、名胜古迹及地理风俗,既摹山水自然,亦写人文景观。或专注景物,涉笔成趣;或绕开风景,着墨逸闻;或拈来传说,娓娓道述;或只述历史,孜孜考证。其语有时率真,自成妙谛;有时清逸,遂至忘言之境;有时雅淡,言外有无限感慨。 该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凤嬉堂初刻行世,《四库全书总目》列其于存目。光绪年间收入《西湖集览》《武林掌故丛编》等书中。《西湖梦寻评注》本以《武林掌故丛编》本为底本,参校他本及今人整理本。《西湖梦寻评注》中评语力求抉取原文的轻灵雅逸,评出诗意。本书由俞琼颖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