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鬃毛的獅子是公的、沒有鬃毛的獅子是母的」,這麼簡單的性別分辨方式,在其他動物身上,也找得到嗎?《動物比較圖監:公的還是母的?》就是要告訴你,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許多動物,從體型、顏色、班紋、羽毛、頭上的角或是牙齒,就能分得出哪個是公的、哪個是母的! 除了以一目了然的圖鑑方式,比較動物在外觀上的性別差異,還有更多圖文對照的說明,讓你恍然大悟:這些特徵跟許多有趣的動物習性,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為什麼公長頸鹿的角頂是禿的?公無尾熊的胸毛,是怎麼變成咖啡色的?獨角仙的角、鴨嘴獸後腳上的尖刺,是用來做什麼的? 想知道這些動物為了產下自己的後代,如何贏得異性的青睞?小無尾熊,小豎琴海豹長什麼模樣?要到多大,才分得出牠們的性別?每一頁裡,這些動物如何求偶、交配、育
◆首批超值加贈限量水滴元氣包。 ◆入圍第二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 入圍第二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卻從未發表的繪本。 一本與流浪狗相遇,貼近台灣生活經驗,經由作者整本重新繪製,成為引人深思的沉澱之作。 你怕狗嗎? 如果有一天,一隻流浪狗出現在你家門前,你會怎麼做? 牠或許健康可愛,也或許饑病交迫,這時候,你會有不同的做法嗎? 這是一本作者自身經歷的故事,一段短暫與小黑邂逅的故事。 一向怕狗的作者,在唸美術系的時候,因為流浪狗小黑的出現,牠貼心的對待,讓作者突破障礙,與小黑共築了一段歡欣分享的時光。 然而,隨著課業的加重,作者夜歸次數增多,慢慢地,很少見到小黑…… 再度重逢時,小黑的外型完全變了樣,不復先前的清潔可愛,但是牠完全沒有意識到,依舊熱情的奔
「对字,多一点感觉!」这个书系,就像一场又一场「和字谈恋爱」的过程。以「认识一个字的形音义」做起点,深入观察,停格感觉,自由联想,透过一本又一本不同切入点的「字书」,有时候,想象一个字的身世故事;有时候,从真实的字里虚构出拟人的悲欢忧喜;有时候又延伸成历史的理解、小说的聚焦、大自然的体悟,甚至是文化的熏陶、生命态度的实践……,从小小的字出发,用心领略,联系到更宽阔的世界。——黄秋芳 ?每一个字都有一个美丽的声音:轻轻的一声、慢慢拉长的二声、短而有力的三声、重重落下的四声。?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图:圆圆的日、尖尖的月,还有一横线绵延的天和地。?每一个字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觉故事:轰隆隆的雷,为干旱地带的人带来丰收的希望,却为住在低洼的人们,带来灾难的恐惧。从认识字型和字音开始,黄秋芳
陪孩子轻松玩出专注力,打好学习基础 从游戏中自然养成孩子注意看、注意听、注意细节的能力 增强孩子的持续性能力,有助提升课业表现 专家临床治疗游戏公开分享,可改善注意力不足之孩童。
在《清明上河圖尋寶記》中,我們以放大鏡的手法,將圖畫中許多人物、場景,全都清晰放大,讓您彷彿身歷其境,在《清明上河圖》中尋寶探索。除了欣賞完整的《清明上河圖》之外,我們特別設計袖珍版的卷軸,讓孩子動手做,完成自己擁有的《清明上河圖》,可以觸摸互動,隨意捲動,欣賞把玩,享受遂意逐點,觀察欣賞的樂趣。 隨書附贈「清明上河圖袖珍版卷軸」紙卡,九個簡易圖文教學步驟說明,讓孩子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清明上河圖》。 下一次,當天空開始下起雨了,請別再躲在家裡,出門去探險吧!你會發現在大自然裡,下雨天的熱鬧聚會才正要開始!到處都藏有許多異想不到的好玩世界呢!看完這本書,相信你也會開始愛上下雨天! 以放大鏡手法,完整清晰的介紹北宋張擇端的歷史名畫鉅作《清明上河
中國原創淡彩水墨畫與文字,謳歌農村童年生活、鄉間動物的真與美。 《鄉下動物園》繪者梁培龍先生為中國十大著名兒童題材畫家之一,他的畫作以清雅童真見長,景致簡潔清新,動物寫真則神情各異、栩栩如生。作者蕭袤老師則對童書的創作頗有心得,每本作品都傳遞著他對孩子們濃濃的愛意。 《鄉下動物園》翻開頁寫著:「鄉下動物園,沒有圍牆,不收門票,對全世界開放。」短短的一句,卻有著極開闊的視野。以中國水墨和民俗畫為主調的畫風,搭配幽默風趣、朗朗上口,展現語言音律之美的文字,給孩子一個截然不同的中國繪本。
人生需要冒一點風險,糟遇一些危險。腳步可以堅定,也可以放慢。走上自然探索的旅程,一定要帶著一點點勇氣,學會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才聽得見自然在耳邊的絮語。可以追求一個未知的終點,或者乾脆不設定終點,只是單純的想一個人去探險。試探一個人能有多少勇氣,了解一個人能否駕馭內在的恐懼,尋求個人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這本精采的探險手記,分為「女生的探險Explorer」和「男生的挑戰Challenger」兩部,分別收錄10篇女生的探險故事,10篇男生的挑戰經驗,從台灣的日月潭、玉山,哈薩克、西藏、阿富汗、赤道、北美、南美、地中海……將帶你跟著他們一步一腳印,認識全世界值得一一探究竟的地方。他們的足跡各自不同,夜闖撒哈拉沙漠,攀登大洋洲峰卡茲登茲峰、南美洲峰阿空加瓜峰、新疆北阿克蘇山口,深入婆羅洲原始雨林,玉山
對孩子,家長從來「捨不得」,捨不得他們跌倒、捨不得他們失敗、捨不得他們受傷、捨不得他們「執輸」,事事為孩子強出頭。 這些年,孩子都走得比前人快,三歲已上網、五歲學會三種語言四種樂器、七歲懂得製power-point......但待人處事的應有態度,卻被遺忘了、或者該說:被犧牲掉。 金鐘罩下,圈養出一個個沒痂沒疤的完璧孩子,也孕育了一群群張牙舞爪的怪獸家長。教育生態抓狂,怪獸家長橫行,學校成了鬥獸場。 屈穎妍的新作,像一口清泉,文章風趣默之餘,也讓家長靜靜反思,時刻警醒,過分催谷孩子也是罪。